初中数学1.4 有理数的加减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第1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 2.问题: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得不到确定的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的方向. 探究新知 1.发现、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详细些,并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50米,写成算术就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 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情形?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写成算式是(+20)+(-30)=-1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写成算式就是:(-20)+(+3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 )方( )米处. 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所得和的符号似乎不能确定,让我们再试几次: 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4)+(-3)=( ); (+3)+(-10)=( ); (-5)+(+7)=( ); (-6)+2=( ).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就是:(-30)+(+30)=( ). (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就是:(-30)+0=( ). 我们不难得出它们的结果. 2.概括. 教师: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2)+(-11); (2)(+20)+(+12); (3) ; (4)(-3.4)+4.3. 【解】(1)原式=-(11-2)=-9; (2)原式=+(20+12)=+32=32; (3)原式==; (4)原式=+(4.3-3.4)=0.9. 【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4∶1胜黄队,黄队1∶0胜蓝队,蓝队1∶0胜红队,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分析】(1)每队进球总数记为正,失球总数记为负,这两个数的和为该队的净胜球数. (2)比赛双方中一方的进球数也是对方的失球数. 【解】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 4 球,失 2 球,净胜球数为 4 + (-2) = 2 ;黄队共进 2 球,失 4 球,净胜球数为 2 + (-4) = -2 ;蓝队共进 1 球,失 1 球,净胜球数为 1 + (-1) = 0 . 课堂练习 1.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如果a<0,b>0, |a|<|b|,那么a+b____0.
2.计算: (1)180+(-10); (2)(-10)+(-1); (3)45+(-45); (4)(-23)+0. 参考答案 1.(1)> (2)< (3)< (4)> 2.(1)170;(2)-11;(3)0;(4)-23. 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利用提问的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小结.学生先回答,进而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1)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布置作业 1.课本P19练习. 2.课本P26习题1.4第1题. 板书设计 1.4有理数的加减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
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5.2 数据的整理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52数据的整理第1课时pptx、上海科技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数据的整理第1课时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处理5.1 数据的 收集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数据处理5.1 数据的 收集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51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pptx、上海科技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44角第1课时pptx、上海科技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4章直线与角44角第1课时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