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反思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4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反思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4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展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的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一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孩子买《青年近卫军》一书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本课的教学,借“拍电影”活动创设情境,以“梳理可拍的场景——小组讨论选择场景——老师介绍拍电影的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怎么拍——班级交流展示”。因为考虑到孩子们对场景、细节的感悟,所以第一课时先对文章中的场景进行了梳理:场景一:我特别想买书。(1~5自然段)场景二:母亲工作的厂房。(6~9自然段)场景三:“我”走近母亲。(10~19自然段)场景四:母亲给“我”钱。(20~34自然段) 将文章中的场景梳理后,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了赏析。第七自然段抓住“七八十台”“低矮”“潮湿颓败”“光线阴暗”“犹如身在蒸笼”等词语,体悟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抓住第八自然段的“呆呆地”一词,“我”没有想到母亲工作的环境是这样艰苦,也表现了“我”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十九自然段是一个慢镜头,连用三个“我的母亲”突出了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个句子都是倒装句,按照一般的顺序应该是将“我的母亲”放在句子的开头。作者运用倒装句,将母亲的动作和神态放在句首,就突出了母亲工作非常辛劳、身体非常疲惫。 为了让孩子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抓好每个场景的细节之处,我分别对每个场景的细节之处进行了点拨,不知道他们最后的拍摄结果如何。经过半个课时的分工、彩排、道具准备,孩子们大致准备的差不多了。按照“导演说戏”、“演员演戏”、“观众评戏”三个环节进行小组汇报。拍电影”的活动设计,能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进行展演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指导,比如第十九自然段对母亲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学生展演的扮演者动作一定要慢一点。在场四中,母亲和“我”的对话,“我”话语的断断续续,母亲说话的直接,体会母亲工作时间紧迫,“我”内心的挣扎。 我给每一个参演的小组都拍了视频。在回看的过程中,不得不说部分同学在场景中的细节表演抓得很到位,参演的角色是文中的和母亲一起工作的大姐,她言辞犀利,言语中充满了愤怒和对“我”的指责,从声音中都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强度也比平时上课回答问题提升了好多度。 还有的同学把“我”向母亲要钱的矛盾心理通过声音表现了出来,一边是扮演母亲精炼快速的提问,一边是“我”很想买书,但看到母亲这样辛苦又难以开口的小声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场景有了自己的体会。还有一些同学也很出彩,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耽误了很多时间。他们在进行汇报的过程中,我只抓了他们各个情景的细节刻画,而且还是老师在评论,孩子们虽然在看,我不应该忽略他们看后的感受,应该让同学们对此次汇报进行交流。按照“导演说戏”、“演员演戏”、“观众评戏”三个环节进行小组汇报。 “导演说戏”,除了有说到在筹备过程中的体会,其余小组的导演皆只是简单介绍了场景的选择,而没有具体交流他们在这个片段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当时也没有就重点之处进行特别突出的表扬和肯定,导致孩子们只注重了“演员演戏”,在另外两个环节是空白的。 《慈母情深》一文学完之后,他们每天的语文学习日记继续记录着。作者在母亲对自己的爱中学会了去爱母亲,也就是我在课堂最后所提出的“在被爱中学会了去爱”。 最近也在做有关“学习日记在小学语文高段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的探索,不知道怎么让高段的学生写语文日记。通过两个星期的撰写,他们已经从刚刚开始机械化的抄写书上所做的课堂笔记,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思考,我也需要在孩子们写日记的过程中给与指导,具体应该怎么指导,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