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55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55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355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部编版一、知识检录。(39分)书写展示。(2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2.看拼音,写词语。(8分)jié shěng fú hào gūdú bǎo cún( ) ( )( ) ( )ōu zhōu zhì huì chuàng jǔ shè jì( ) ( ) ( ) ( )3.读《自制孔明灯》片段,将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5分)扎 绑 糊 点 搭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找来材料,开始制作孔明灯。先用竹篦___支架,爸爸在一旁提醒我,要把灯做得稍大些,以免火烧到纸罩。_ __好架子,在上面和四周___上纸,下面空着用来___火。在支架下面的横梁中央___上浸了酒精的棉球,孔明灯便制作完了。4.比一比,再组词。(6 分)欲( )借( )酒( )佳( )验( )历( )浴( )惜( )洒( )挂( )脸( )厉( )5.精挑细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9分)(1)千门万户瞳曈日。(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B.太阳落山时光辉灿烂的样子。C.月亮刚出来时的样子。(2)遥知兄弟登高处。( )A.在高处眺望。B.爬上高楼。C.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3)遍插茱萸少一人。( )A.一种鲜花,花蕊好看,惹人喜爱。B.依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插戴的花的统称。C.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6.按要求写句子。(9分)(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2)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二、积累锦囊。(15分)1.根据意思写诗句或根据诗句写意思。(6分)(1)我独自在他乡客居飘荡,每次一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2)千家万户被旭日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课本精彩回放。(9分)(1)每逢过节,出门在外的人最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日”是指农历的________________(时间)。从《元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联想到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3)__________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 )(多选)A.原料容易得到 B.可以大量制造C.价格便宜 D.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4)“中医四诊”是指__________、闻、__________、切。“花中君子”是指__________、兰、__________、菊。三、阅读展台。(21分)课内阅读。(21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 ,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 的龙,嘴里吐出 的水花;有的刻着 ,前爪 ,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按原文填空。(8分)(2)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松软一( ) 丑陋一( )(3)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 ”画出来。这是一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4分)(4)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赵州桥 的特点。(2分)(5)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栏板上的 ,既赞美了龙的 种 美,又赞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才干。(5分)四、习作。(25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要求:题目自拟。表达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自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一、略。节省;符号;孤独;保存;欧洲;智慧;创举;设计扎:捆,缠束。绑:捆,缚。糊:粘合,涂附。点:引火。搭:支;架设;用棍棒等东西交接捆扎起来。结合语境,应依次选“搭、扎、糊、点、绑”。故答案为:搭扎糊点绑示例:欲望;洗浴;借书;可惜;喝酒;洒水;佳节;挂衣;经验;洗脸;历史;厉害(1)A. (2) C. (3) C.(1)修改病句,原句表述不清,应添加“之_”。 (2)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据此造句即可。(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两个句子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故答案为:(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女娲创造了人类。(3)虽然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帛的价钱太贵。二、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人一个个无精打采、忧愁苦闷。2.(1)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2)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3)东汉 ABCD(4)望 问 梅 竹三、(1)石栏 精美 相互缠绕 美丽 两条飞龙 相互抵着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2)坚固 美丽(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 承上启下(4)美观(5)排比 精美的图案三 姿态 智慧四、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