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旋转 课件+教案+习题ppt+素材 课件 3 次下载
- 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课件+教案+习题ppt 课件 3 次下载
- 6.1.1 平均数(2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 6.1.2 中位数 课件+教案 课件 2 次下载
- 6.1.3 众数 课件+教案+习题ppt 课件 2 次下载
5 章末复习 课件+教案+习题ppt
展开章末复习
【知识与技能】
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掌握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旋转的性质并灵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复习,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轴对称、旋转的直观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旋转的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并应用.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旋转的有关性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两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能重合,就叫做图形关于该直线做了轴对称变换,也叫轴反射.
2.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做轴对称变换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原像与像中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点,其中一个叫做另外一个关于这条直线的对应点.
3.轴对称的性质:
①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轴反射后,长度、角度和面积等都不改变.
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①找点(确定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
②画点(画出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③连线(连接对称点).
5.旋转:
将一个平面图形上的每一个点,绕这个平面内一定点旋转同一个角,得到新图形,图形的这种变换就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这个角叫做旋转角.原位置的图形叫做原像,新位置的图形F叫做原图形在旋转下的像.原像上的每一个点P与它在旋转下的像点P′叫做在旋转下的对应点.
6.旋转的性质:
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梳理知识体系,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如下书写的四个汉字,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B)
例2如图,把三角形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得到三角形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的度数是____.
答案:55°
例3下列图案中,含有旋转变换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A
例4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例5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能重合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B.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能重合的图形
C.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对称点连线必过对称中心
D.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
例6如图,已知三角形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E=90°,B为AE上一点,三角形ABC经过旋转到达三角形EDC的位置,问:
(1)旋转中心是哪个点?旋转了多少度?
(2)若已知∠ACB=20°,求∠CDE、∠DEB的度数.
解:(1)旋转中心是点C,旋转了90°.
(2)∵三角形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B=∠CEA=45°,
∵三角形ABC经过旋转到达三角形EDC的位置,
∴三角形EDC与三角形ABC全等,
∴∠ECD=∠ACB=20°,
∠CED=∠CAB=45°,
∴∠DEB=∠CED+∠CEA=90°,
在三角形EDC中,∠ECD=20°,∠CED=45°,
∴∠CDE=180°-20°-45°=115°.
【教学说明】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与旋转的特点和性质,这有助于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掌握的知识与熟练的技能有机结合.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下列标志中,是轴对称的有(B)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如图,将三角尺ABC(其中∠ABC=60°,∠C=90°)绕点B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到A1BC1的位置,使得点A、B、C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等于(A)
A.120° B.90°
C.60° D.30°
3.如图所示,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三角形DEF,已知∠B=35°,∠A=85°,则∠DFE=(A)
A.60°
B.35°
C.120°
D.85°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结BE,将三角形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三角形DCF,连结EF,若∠BEC=60°,则∠EFD的度数为(B)
A.10°
B.15°
C.20°
D.25°
5.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关于点O对称,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C)
A.OA=A′O
B.AB=A′B′
C.CO=BO
D.∠BAC=∠B′A′C′
6.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B为旋转中心,把三角形P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三角形P′BA,连结PP′,求∠P′PB的度数.
答案:∠P′PB=45°
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三角形ABC.
(1)画出三角形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若网格上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1)如下图所示.我们利用图中格点,可以直接确定出三角形ABC中各顶点的对称点的位置,从而得到三角形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三角形A′B′C′.
(2)S三角形ABC=9.
点拨:利用和差法.
【教学说明】这些问题比较有挑战性、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及时的反馈不仅仅检验了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且易于发现学生的易错点,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知识进行强调巩固.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惑?
1.布置作业:教材第129页“复习题5”中第1、5、7、10、11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引导学生时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梳理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经历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快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