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示范课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摘、掏、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字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认识“祖先”。
(1)板书“祖先的摇篮”。
(2)“祖先”是指什么人?
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在这首诗歌中,“祖先”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瞧,他们正在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呢!
(3)出示原始人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的图片。
2.理解“摇篮”。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摇篮”吗?
预设:摇篮是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温馨。
3.齐读课题。提问:那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利用原始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标好小节。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为了更好地读故事,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zǔ tāo dòu
祖先 掏鹊蛋 逗小松鼠
qiáng wēi dǎi yì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回忆
(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形声字、图片。
点拨:
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祖、掏、逗、逮、忆”。
(出示“示字旁”)和老师一起读:示字旁,示字旁,与祭祀、宗庙有关。“祖”怎么记?
预设:祖,祭祀祖先不忘记,所以用“示字旁”,基本字“且”在古代和作为礼器的“俎”字最初是同一个字,读作“zǔ”,所以“祖”读“zǔ”。组词:祖先、祖国。
很好,我们继续看下一个部首宝宝。
(出示“扌”)和老师一起读:提手旁,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掏”该怎么记呢?
预设:掏,掏的时候要用手,所以用“扌”,基本字“匋”的音节是“táo”,所以“掏”读“tāo”。组词:掏出、掏空。
(出示“辶”)和老师一起读:走之,走之,与走路行动有关。谁来说说“逗”怎么记?
预设:逗,停下来逗弄,所以用“辶”,基本字“豆”音节是“dòu”,所以“逗”读作“dòu”。组词:逗笑、打逗。
预设:逮,走过去抓住他,所以用“辶”,基本字“隶”音节是“dài”,所以“逮”读作“dǎi”。组词:逮住、逮捕。
(出示“忄”)和老师一起读:竖心旁,竖心旁,与心理活动有关。
预设:忆,心里思念、回想就是忆,所以用“忄”,基本字“乙”音节是“yǐ”,所以“忆”读“yì”。组词:回忆、记忆。
②借助图片识记“蔷、薇”。
出示蔷薇图片帮助学生识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增加识字趣味性,加深识字记忆。
(3)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老师出示儿歌,巩固识字。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
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1小节,明白“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2.探究活动
(1)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理解:“祖先的摇篮”指原始森林。这里的“摇篮”是一个比喻,是指祖先从小生活的地方。(板书: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那原始森林
是祖先的摇篮。
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是( )的摇篮。
那( )
是鸟儿的摇篮。
点拨:
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是鱼儿的摇篮。
那茂密的大树
是鸟儿的摇篮。
(3)这是怎样的原始森林啊?
预设一:这是很大很大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引导学生抓住“多大”“!”体会原始森林的大,随机指导朗读。(板书:广阔无边)
小结:哇,摇篮本来是小小的,而祖先的摇篮竟然是那么大的原始森林,怪不得句子中说“真有意思”呢!
齐读句子。
预设二:这是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我读到“浓绿的树荫”时仿佛看见了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随机朗读)
预设2:我读到“遮住”一词时仿佛看到树叶密得连蓝天都看不见了。(随机朗读)
预设3:我从“一望无边”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这原始森林是非常广阔,看不到边。(随机朗读)
出示图片理解画面。(板书:绿荫蔽日)
出示草原、大海图片,引导说话练习:一望无边的( )
(4)全班齐读第1小节,读出原始森林广阔、繁茂的美丽,读出有趣、赞叹、惊奇的语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小节,形象具体地理解原始森林和祖先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摇篮”和延伸意义,并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等方法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祖、浓、摘、掏、忆、啊
点拨:“祖、浓、摘、掏、忆、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祖”,最后一笔横的位置高于左边的竖,穿插到点下面。
“浓”,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九笔捺写得舒展。
“摘”,右边里面是个“古”字,不要写成“八口”。
“掏”,左右两部分的上端基本齐平。“缶”要写得紧凑。
“忆”,“乙”的起笔与“忄”的右点起笔齐平。
“啊”,中间的“阝”要比两边的“口”和“可”略高。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第1课时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五、课堂小结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那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我们还知道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那我们的祖先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祖、浓、摘、掏、忆、啊
2.课后作业: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
广阔无边 绿荫蔽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4 羿射九日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第2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619 大象的耳朵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