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

    1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第1页
    1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

    展开

    这是一份1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共5页。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宇,会写“融、燕” 12个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默写《绝句》。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默写《绝句》。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默写《绝句》。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一说到春天,你的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说一说?同学们说得真是美啊,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描写春天的成语,一起来读一读把!2.春天是如此美好,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赞美春天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同学们也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诗句。3.那老师要考考你:请你看画面,猜诗句,看谁记得牢,说得准。看到这悄悄探出院墙的一支红杏,你会想到……看到道路旁青翠的垂柳,你会想到……看到这可爱的黄鹂与空中的一行白鹭,你会想到……看来同学们真是把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几首描写季节的古诗。二、读通读顺【学】1、出示自学三部曲①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自读双横条的生字。③同桌对读生字,互相正音。(老师走动检查预习情况)【展】2、交流展示①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赛读。②重点字正音:鸳  鸯 惠      注意读准翘舌音“崇”,前鼻音“鸳”,后鼻音“鸯”。③去拼音生字过关。三、学习《绝句》过渡:扫清了生字障碍,相信你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好了。第一首《绝句》来自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学】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一首——五绝【学】1.自读古诗,注意正确停顿。【交】2.抽生展示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呢?1)展示读,学生评价。2)出示划节奏的古诗,自主练读,展示读、齐读,引导读出节奏和古诗抑扬顿挫的味道。(课件出示:)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2.诗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呢?景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3.杜甫的诗“诗中有画”,读一读,找出“画”中绘出了哪些春天的景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结合注释或借助插图,想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可以把你想到的画面简要地写在句子的旁边。【交】和同桌交流你的阅读感受。【导】预设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2)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预设:能,因为“迟日”指的是“春天的太阳”。3)想一想,为什么“春日”叫“迟日”?(课件出示:)“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指名读——范读——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古诗的味道。)4)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花草香气呢?给图片感受春天花草的香味(我闻到了…的香味。)拓展描述香味感受的词语“沁人心脾、香气扑鼻、清香四溢、香气袭人”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5)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6)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预设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可爱的小燕子也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2)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鸳鸯睡觉图,介绍鸳鸯,“鸳鸯”字形)(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师小结: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3)再读诗歌,说说你体会到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概括描写以及对燕子和鸳鸯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安宁舒适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四、读宽读深了解创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杜甫的生活虽历经坎坷,但他仍然心存美好。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课件出示:)         绝句          绝句         杜甫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         七绝           五绝小结: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小结诗歌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诗歌的学习方法,学生交流,师引导:读诗句,明诗意——想画面,绘景象——明作者,悟诗情(板书)五、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一)带着我们总结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惠崇春江晚景》。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课件出示)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2.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读通读顺【学】1.自读古诗,注意正确停顿。【交】2.抽生展示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哪些春天的足迹?1)展示读,学生评价。2)出示划节奏的古诗,自主练读,展示读、齐读,引导读出节奏和古诗抑扬顿挫的味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读懂读好【学+交】1.读诗句,明诗意1).你从这首诗中找到了哪些春天的事物?(竹、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河豚)     (2).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学+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里为什么说桃花三两枝呢?预设:桃花数量少,说明是初春时节。通过这一句,诗人描写了江岸的竹林,江面的鸭子戏水。【学+交】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导】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配图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想画面,绘景象【学+交】(1).齐读全诗,抓住景物布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江岸:竹、桃花   江面:江水、鸭   水边:蒌蒿、芦芽    水中:河豚(2).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诗歌描绘的景象。(3).从图画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景象吗?(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4).(课件出示)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四)明作者,悟诗情。【导】《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此时的苏轼事业一路迁升,可见他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再看到这副充满生机的江南早春“鸭戏图”,寥寥几笔就将画中之景描绘得生动传神,让人如临其境。(五)看图背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融、燕”等12个宇。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流程】上节课我们通过《绝句》、《惠崇春江晚景》的学习,感受到了大好春光中美丽生灵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曾几的《三衢道中》这首诗。一、学习《三衢道中》   过渡:梅雨时节不能出去玩耍,多烦恼啊!现在阳光明媚,梅子熟了,溪水潺潺,小朋友们,快放飞心情,跟随诗人一起去浙江《三衢道中》游玩吧!(一)简介作者(二)读通读顺【学】1.自读古诗,注意正确停顿。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学。【交】2.抽生展示读,其余同学认真听。1)展示读,学生评价。2)出示划节奏的古诗,自主练读,展示读、齐读,引导读出节奏和古诗抑扬顿挫的味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4)自由读一读古诗,解诗题,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交流展示(三)读懂读好【学+交】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导】3.全班交流。(介绍“梅子黄时”梅雨时节)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情。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4)《三衢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兴浓厚、愉悦的心情。因为梅子黄时应为阴雨天,这年却天天是晴天。在这种天气里,诗人泛舟小溪,听潺潺水声,已经够美了,再行走山路,绿荫不减,又添鸟鸣,越发高兴。5)现在我们来试一试,你知道老师说得诗意是哪句吗?4.小结诗歌: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三衢山中树木繁茂、黄鹂声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题画诗                     (宋)曾几桃花、芦苇、蒌蒿、鸭子           梅子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二、学习生12个生字。重点关注融、鸳、鸯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