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动量定理 教案(word版含答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1.3 动量守恒定律 教案(word版含答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教案(word版含答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1.6 反冲现象 火箭 教案(word版含答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2.1 简谐运动 教案(word版含答案) 教案 9 次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理论指导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了解不同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对所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实现减小实验误差,并能够验证动量守恒的目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两种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
【科学思维】按照实验思路设计不同试验方案,科学的在不同实验方案中对各物理量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减小实验误差,达到验证动量守恒的目的;对于发展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和科学思维至关重要。
【科学探究】准确理解实验思路,从更好的执行两种实验方案,达到对实验进行探究或验证的目的,在实验中要注重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理解。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物理实验中要有严谨的实验思路,学会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用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在物理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两种试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思路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两种实验方案中各物理量的测量及实验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我们生活中的物体受到各种力的作用,难以满足这种理想化的条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近似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二、【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实验思路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我们生活中的物体受到各种力的作用,难以满足这种理想化的条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近似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本案例中,我们利用气垫导轨来减小摩擦力,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量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以通过在滑块上添加已知质量的物块来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实验步骤:
1.选取两个质量不同的滑块,在两个滑块相互碰撞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图1),滑块碰撞后随即分开。
2.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图2),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如果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贴上尼龙拉扣,碰撞时它们也会连成一体。
图1 滑块碰撞后分开 图2 滑块碰撞后粘连
3.原来连在一起的两个物体,由于相互之间具有排斥的力而分开,这也可视为一种碰撞。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实现。在两个滑块间放置轻质弹簧,挤压两个滑块使弹簧压缩,并用一根细线将两个滑块固定。烧断细线,弹簧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由静止向相反方向运动(图3)。
图3 弹簧使静止滑块分开
物理量的测量
(1)滑块的质量用天平直接测量。
(2)速度的测量:v=,式中的Δx为滑块上挡光板的宽度,Δt为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滑块上的挡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碰撞情境的实现
利用轻质弹簧、细线、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通过在滑块上添加已知质量的物块来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1)情境1:质量不同的两滑块,一静一动碰撞;
(2)情境2:两滑块追碰、相向碰,碰撞后分开;
(3)情境3:两滑块挤压弹簧后用细线连接,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开;
(4)情境4:两滑块碰撞后,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滑块连成一体。
数据记录与处理
(1)规定正方向,碰撞前后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2)通过计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检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探究点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本案例中,我们研究两个小球在斜槽末端发生碰撞的情况。
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并选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实验装置:将斜槽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斜槽使其末端水平,在地面上铺上白纸,上面再铺好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将斜槽固定在铁架台上,使槽的末端水平。让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滚下跟放在斜槽末端的另一个大小相同、质量较小的小(被碰小球)发生正碰。
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不同高度处滚下,测出两球的质量以及它们每次碰撞前后的速度,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
小球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怎样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瞬间的速度呢?两个小球碰撞前后瞬间的速度方向都是水平的,因此,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出。
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落到地面,它们的下落高度相同,飞行时间也就相同。因此,小球碰撞后的速度之比就等于它们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之比。根据这一思路,也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操作:
注意事项:
(1)“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
(2)斜槽末端必须水平。
(3)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4)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随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量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Q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Q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小球m1、小球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答案】:(1)C (2)ADE
【解析】(1)小球碰前和碰后的速度都用平抛运动来测量,即v=,而由H=gt2知,每次竖直高度相等,平抛时间相等.即m1 =m1 +m2;则可得m1·OP=m1·OM+m2·ON,故只需测射程,C项正确。
(2)由表达式知,在OP已知时,需测量m1、m2、OM和ON,故必要步骤为A、D、E。
例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小球b静置在斜槽轨道末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应________。
(2)小球a、b质量ma、mb的大小关系应满足ma________mb,两球的半径应满足ra________rb。(均选填“>”“<”或“=”)
(3)本实验中小球平均落地点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小球a、b碰后的平均落地点依次是图乙中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
(4)在本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式子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A.ma·OC=ma·OA+mb·OB
B.ma·OB=ma·OA+mb·OC
C.ma·OA=ma·OB+mb·OC
【答案】(1)保持水平 (2)> = (3)A、C (4)B
【解析(1)小球离开轨道后应做平抛运动,所以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必须保持水平,才能使小球做平抛运动。
(2)为防止在碰撞过程中入射小球被反弹,入射小球a的质量ma应该大于被碰小球b的质量mb,为保证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对心碰撞,两个小球的半径应相等。
(3)由题图甲所示装置可知,小球a和小球b相碰后,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知小球b的速度大于小球a的速度,由此可判断碰后小球a、b的落点位置分别为A点、C点。
(4)小球下落高度一样,所以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应有mav0=mava+mbvb,两边同乘以时间t可得mav0t=mavat+mbvbt,即有ma·OB=ma·OA+mb·OC,故B项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实验教案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实验教案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含答案),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公开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