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2 声音的特性(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1.3 运动的快慢(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2 次下载
- 1.2 运动的描述(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展开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易错题集
【高频考点梳理】
1、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只能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不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3)实验过程:
①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③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④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⑤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实验数据记录表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S3=
t3=
V3=
(5)实验结论: (后半段 > 全程 > 前半段)
(6)注意事项:
①测量后半段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小车从中间位置由静止释放。原因:小车通过中间位置时有一定的速度;
②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必刷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
1.(2022•福州模拟)电动小车上装有滴墨水的装置,它在每隔相等的时间内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在纸带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墨迹,如图所示。小车这段时间在做( )
A.加速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减速运动 D.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
解: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墨滴在纸带上留下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纸带知:小车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路程越来越小,则小车运动的速度逐渐减慢,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答案:C。
2.(2022•广州模拟)成成同学测量了四个小球的运动情况,把四个小球运动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小球中平均速度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解:将各点与坐标原点相连,并作出相应的“辅助线”,如图所示,
A、由图知,甲和乙运动距离相同时,甲所用时间较少,根据v=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丙和乙在同一条斜线上,说明其运动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相等,即丙和乙的速度相同,故B符合题意;
C、若丙和丁运动的距离相同时,丙所用时间较少,根据v=可知,丙的速度大于丁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乙和丁所用时间相同时,乙运动的距离较多,根据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丁的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2022•南宁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
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
解:
(1)由v=得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
t1===1h;
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
t2===1.5h;
总时间:
t=t1+t2=1h+1.5h=2.5h,故AB错;
(2)平均速度:
v===48km/h,故C正确、D错。
答案:C。
4.(2021•北京期末)“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C.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解:A、已知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由图可知甲球从a到b的时间为5t,乙球从a到b的时间为3t,因此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从a到b,甲球与乙球运动的路程相同,甲球所用时间比乙球长,由v=可知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小,由v=可知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D错误。
答案:C。
5.(2022•洛阳模拟)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某人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他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 )
A.6km/h,65cm B.1.5km/h,1.2m
C.6km/h,20cm D.15km/h,0.6m
解:行走的时间t=40min=h,行走的路程s=4km=4000m;
他行走的平均速度:v===5km/h;
一步的长度:L=≈0.67m/步=67cm/步;
故BCD错误,A正确。
答案:A。
6.(2021•武汉期末)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
C.BC段汽车处于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D.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解:A、AB段汽车的路程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路程为90km,平均速度v===30km/h,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BC段,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BC段的平均速度是vBC===45km/h,故D错误。
答案:B。
7.(2021•荆州期末末)某次运动会的100m决赛中,甲、乙、丙三位运动员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据起点的距离
20m
80m
100m
甲所用的时间
2.3s
8.4s
12.2s
乙所用的时间
2.4s
8.3s
11.8s
丙所用的时间
2.5s
8.4s
11.4s
A.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的是甲
B.乙在全过程中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C.在2.3s时,丙领先甲,乙领先丙
D.比赛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
解:A、由表格的第2列数据分析可知,到达距离起点80m处,乙所用时间最短,故乙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A错误;
B、乙前20m的平均速度v1==≈8.33m/s,从20m到80m处的平均速度v2==≈10.17m/s,最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5.71m/s,v3<v1<v2,故乙在全过程中不是一直在做加速运动,B错误;
C、由表格的第1列数据分析可知甲跑完前20m用时2.3s,而此时乙丙尚未到达距起点20m处,所以三人中此时甲领先,C错误。
D、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丙用时最短,所以比赛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D正确。
答案:D。
8.(2021•龙岩期末)小龙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v﹣t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v﹣t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路程。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0﹣3s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8m 0.3m/s B.1.8m 0.6m/s
C.0.9m 0.3m/s D.0.9m 0.6m/s
解:阴影部分的面积S=vt=×0.6m/s×3s=0.9m,
由题意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车运动的距离,即是小车在0~3s内运动的距离s=S=0.9m,
小车在0~3s内的平均速度v′===0.3m/s,故C正确、ABD正确。
答案:C。
9.(2021•三门峡期末)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随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两木块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上方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间隔时间都相等
B.上方木块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C.t1~t7时间内上方木块始终比下方木块运动快
D.t3~t4时间内两木块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它们的速度也在任何时刻都相等
解:A、由图可知,上方的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是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上方的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由v=可知,它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t1~t7时间内,上方木块刚开始的时候的运动速度比下方木块的运动速度慢,后来上方木块的运动速度比下方木块的运动速度快,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t3~t4时间内,两木块通过的路程相等,但是上方的木块的速度是变化,而下方木块的速度是不变的,所以它们的速度不是在任何时刻都相等的,故D错误。
答案:B。
10.(2022•大庆模拟)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解: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
C、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答案:D。
11.(2021•宝鸡期末)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解:
由题照相装置每秒拍10次,所以图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sAB>sBC>sCD>sDE,
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E间平均速度最小。
答案:A。
12.(2021•合肥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解:
A、由图知,图中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故A错误;
B、已知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由图可知sAC=80.0cm,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故B正确;
C、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v=知,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故C错误;
D、如果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故D错误。
答案:B。
二、填空题
13.(2022•天津模拟)晓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以汽车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 静止 的;图中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该行程的平均速度是 30 km/h。
解:司机相对于汽车座椅的位置没发生变化,说明司机是静止的;
由发票可知,晓明乘车时间t=10:10﹣10:00=10min=,乘车路程s=5km;
根据v=可得:他在该行程的平均速度v=。
答案:静止;30。
14.(2021•青海中考)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变速 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3.5 m/s。
解:由图可知小汽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小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小汽车的运动路程为3240m,时间为4min,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13.5m/s。
答案:变速;13.5。
15.(2021•无锡期末)小红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1公里即为1km。则她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1.5 m/s,合 5.4 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 480 s。
解:看图可知:跑步路程0.3km用时3min20s,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v===1.5m/s=5.4km/h;
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用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m/h,则配速:t====480s
答案:1.5;5.4;480。
16.(2021•咸阳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0.08 m/s;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慢 (选填“快”或“慢”)一些。
解:
(1)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
(2)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故其平均速度是v===8cm/s=0.08m/s;
(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答案:运动;0.08;慢。
17.(2021•衡水期末)有甲、乙、丙三辆小车,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甲和丙 。若某两地相距6000m,丁小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0m/s的速度行驶,后一半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那么丁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4 m/s。
解:(1)在第一个s﹣t图象中,t=5s,s=20m,所以甲车的速度v甲===4m/s,
在第二个v﹣t图象中,乙车的速度v乙=6m/s,丙车的速度v丙=4m/s,综上所述,甲车和丙车的速度相同;
(2)汽车在前半段行驶的时间:t1===100s,
汽车在后半段行驶的时间:t2===150s,
汽车行驶完全程的时间:t=t1+t2=100s+150s=250s,
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24m/s。
答案:甲和丙;24。
18.(2022•大庆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 加速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 8.00 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0.10 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
(1)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则小球从A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为:s=8.00cm;
(3)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时间为:t=0.2s×4=0.8s;
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vAE===10cm/s=0.1m/s。
答案:加速;8.00;0.10。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1•南京期末)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0.2s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C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小球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则小球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0.8 m/s。
解:(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C符合题意;
(3)照片上A与B之间为3个时间间隔,所以运动时间为0.6s,小球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v===80cm/s=0.8m/s。
答案:(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2)C;(3)0.8。
20.(2021•聊城期末)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 v= 。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25 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50 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快 (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小 (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他的做法正确吗? 不正确 。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 (用v、v1)。
解: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2)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tAB=1.6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
小车运动距离sBC=40.0cm﹣00.0cm,tBC=tAC﹣tAB=2.4s﹣1.6s=0.8s,
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vBC===50cm/s;
(3)通过(2)可知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快,是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4)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不正确,理由是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6)已知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已知前后两端路程相等,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设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前半段的时间,t1=,
后半段的时间,t2=,
全程的路程为2s,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
全程平均速度,v==,即:=2,
整理可得,v2=。
答案:(1)v=;(2)25;50;(3)快;(4)小;(5)不正确;(6)。
四、计算题
21.(2021•盘锦期末)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的G6543次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试求:
项目
广州南
虎门
深圳北
香港西九龙
到站时间
﹣
15:42
16:01
16:22
发车时间
15:25
15:44
16:04
﹣
里程km
0
66.5
102.0
142.5
(1)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分钟?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一辆长约430米的该高铁动车组,在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运行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羊台山隧道”,隧道全长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运行,全车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多少分钟?
解:(1)由运行时间表可得,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
t=16:22﹣15:25=57min=0.95h,
动车的平均速度:
v===150km/h;
(2)通过隧道的总路程s1=L车+L隧道=0.43km+3.32km=3.75km;
由v=可得高铁动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
t1===0.025h=1.5min。
答:(1)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57分钟;平均速度是150km/h;(2)全车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1.5分钟。
22.(2021•西安期末)小明的父亲是一个运油车司机,他驾驶的运油车长12m(如图所示)。一次,他驾驶运油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穿山隧道,测得运油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20s。
(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2)若运油车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行15min,停车给加油站供油10min,再以72km/h的速度运行20min,则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车速v=54km/h=15m/s
由v=可知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s=vt=15m/s×20s=300m,
s隧道=s﹣s车长=300m﹣12m=288m;
(2)已知运油车的速度v1=60km/h,
由v=可得,运油车15min通过的路程:
s1=v1t1=60km/h×15×h=15km;
运油车的速度v3=72km/h,
由v=可得,运油车20min通过的路程:
s3=v3t3=72km/h×20×h=24km,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通过的总路程:
s′=s1+s3=15km+24km=39km,
运油车在这一路段所用的总时间:
t′=t1+t2+t3=15min+10min+20min=45min=h,
则运油车在这一路段的平均速度:
v′===52km/h。
答:(1)穿山隧道的长度是288m;
(2)运油车在这一段路段的平均速度是52km/h。
6.2 密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6.2 密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62密度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62密度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6.1 质量(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6.1 质量(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61质量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61质量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5.4 眼睛与眼镜(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5.4 眼睛与眼镜(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54眼睛与眼镜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54眼睛与眼镜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