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1 温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2 声音的特性(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2.3 声的利用(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展开2.3 声的利用 同步易错题集
【高频考点梳理】
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1、医生用听诊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2、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鱼群位置等。
3、铁路工人根据铁锤敲击铁轨发出的声音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4、根据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风向和位置。
5、超声波金属探伤。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1、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
2、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3、超声波雾化器。
4、发声扬声器旁的火焰摇晃。
三、判定声的作用
如果声起到的作用是引起物体的变化,则传递能量;反之,则传递信息。
【必刷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
1.(2022•深圳模拟)下列各项中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
B.利用超声波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C.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解:A、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回声测距,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答案:D。
2.(2022•宁夏模拟)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情况,与声现象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道理
C.演奏排箫时,排箫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D.把塑料桶底钻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看到纸杯纷纷落下,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解:A、钟锤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其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但同一编钟的音调是相同的,故A错误;
B、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道理,故B错误;
C、演奏时,箫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不同长度的箫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故C错误;
D、把塑料桶底钻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看到纸杯纷纷落下,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答案:C。
3.(2021•南阳期末)元旦联欢晚会上,一同学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时,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小鼓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次声波
C.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
D.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解:当他敲响小鼓时,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4.(2022•泉州模拟)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解:根据v=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B=sD>sA=sE>sC,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5.(2022•绵阳模拟)无风环境下,在发声的扬声器前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当扬声器音量足够大的时,就可以明显看到烛焰晃动。该现象主要说明了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传播需要介质
C.可以传递信息 D.可以传递能量
解:扬声器发出声音,是由于扬声器在振动;当扬声器加大音量,可以看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D。
6.(2022•成都模拟)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监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当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从而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下列与该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超声波碎石 B.利用倒车雷达倒车
C.超声波清洗眼镜 D.超声波加湿器增湿
解:超声波能进行反射,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及方向,能反映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这是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倒车雷达倒车是利用超声能够传递信息,与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给房间空气加湿;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7.(2021•铜陵期末)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
B.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C.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
D.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解:
A、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
B、任何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故B错误;
C、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并能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故C正确;
D、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答案:B。
8.(2021•鞍山期末)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
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故A正确;
B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错误、C正确;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高于20000赫兹,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故D正确。
答案:B。
9.(2021•鞍山期中)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装饰美观 B.增强对声音的吸收
C.减弱对声音的吸收 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
解:松软多孔的物质容易吸收声音,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弱回声,不影响听原声,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0.(2022•泉州模拟)如图是一种能发出超声波的电动牙刷,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解:A、能发出超声波的电动牙刷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B错误;
C、所有的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之所以听不到,是因为超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故D错误。
答案:C。
11.(2021•合肥期末)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4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6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
A.480m B.640m C.960m D.1280m
解: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4s,在图中占据了1格,声信号从开始发射到接受占据了4格,即1.6s,则声信号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0.8s,则该处海水的深度为:
s=vt=1600m/s×0.8s=1280m。
答案:D。
12.(2022•南通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通过细棉线实现
B.该实验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D.若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
解:
A、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传播的,故A正确;
B、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说明声音的传播引起纸杯的振动,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不能成功,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C错误;
D、若说话声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大,则光点晃动幅度越大,故D正确;
答案:C。
二、填空题
13.(2022•郑州模拟)运用3D打印技术与医用彩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彩超发出的是 超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利用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 信息 。
解: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B超是超声波的应用,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超声波;信息。
14.(2022•沈阳模拟)如图所示是一艘轮船正在利用声呐系统探测鱼群位置。轮船声呐系统能够发出人耳 不能 (填“能够”或“不能”)听到的 超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这种声波,确定鱼群位置。若发出的这种声波经0.2s反射回来,那么鱼群距离轮船的距离是 150 m。(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解:(1)轮船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
(2)由v=可知,超声波0.2s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2s=300m;
鱼群距离轮船的距离:L=s=×300m=150m。
答案:不能;超声波;150。
15.(2021•珠海期末)地震中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用石块敲击水管向外而求救,这是利用 固体 能传播声音。而声音能传递 信息 ,听到求救的救援人员会快速组织救援;故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声求救,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能量 容易引起雪崩。
解: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固体(铁管)中传播的效果好,使外界的人更有可能听到声音;
求救的救援人员听到声音得到信息会快速组织救援,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声求救,否则有引起雪崩的危险,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固体;信息;能量。
16.(2021•淮北期末)寒冬来了,妈妈害怕开空调太干燥,给小雨买来了一台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 能量 ,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超声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声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能量;不能。
17.(2021•锦州期末)倒车雷达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距离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声信号后经过0.1s返回到接收器,则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是 17 m。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vm=340m/s)。
解:(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2)声波从车尾传到障碍物(走单趟)所用的时间:
t=×0.1s=0.05s,
由v=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s=vmt=340m/s×0.05s=17m;
(3)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超声波;17;信息。
18.(2021•大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导盲杖,它发出的 超声 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被导盲杖接受,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 信息 。
解:新型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超声;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2•盐城模拟)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 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B 。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泡沫;锡箔纸;棉布 。
材料 | 棉布 | 锡箔纸 | 泡沫 |
响度 | 很响 | 较响 | 弱 |
材料 | 棉布 | 锡箔纸 | 泡沫 |
距离 | 很长 | 较长 | 短 |
解:(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
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因此不适合做实验声源;
(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方案B较好;
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A不适合;
(3)由表二所示实验数据可知,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关系为: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泡沫隔音效果最好;棉布的距离最长,说明棉布的隔音效果最差,因此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锡箔纸、棉布;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方案B;泡沫;锡箔纸;棉布。
20.(2022•衡水模拟)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及影响因素。问题:
(1)声音具有能量吗?
(2)声音具有的能量与响度和频率是否有关?
方法:小雨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支点燃的蜡烛。
表格
探究内容 |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 声音具有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 3cm | 3cm |
做法 | 拍动塑料膜 | 轻拍、重拍塑料膜 |
观察内容 | 烛焰是否摆动 |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
评估: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使用同一个圆筒,保持塑料薄膜的绷紧程度相同,在塑料膜同一位置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
解:表格第一列是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所以只需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即可;表格第二列是探究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所以要控制变量小孔距烛焰的距离相同,通过轻拍、重拍塑料膜,比较
烛焰摆动幅度的区别,从而得出结论。
探 究 内 容 |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 3cm | 3cm |
做 法 | 拍动塑料膜 | 轻拍、重拍塑料膜 |
观察内容 | 烛焰摆动 | 烛焰摆动幅度不同 |
为保证每次实验中声音的频率相同,需使用同一个圆筒,保持塑料薄膜的绷紧程度相同,在塑料膜同一位置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答案:3cm;拍动塑料膜;轻拍、重拍塑料膜;烛焰是否摆动;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使用同一个圆筒,保持塑料薄膜的绷紧程度相同,在塑料膜同一位置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四、计算题
21.(2021•阜阳期末)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米深处,需3小时53分20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km/h?
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
所以t=×14s=7s,
因为v=,
所以海的深度:s=vt=1500m/s×7s=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0.5m/s=1.8km/h。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1.8km/h。
22.(2021•咸宁期末)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3)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解:(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t1==0.2s,
由v=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1=v声t1=340m/s×0.2s=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t2==0.1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声t2=340m/s×0.1s=34m;
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s=s2﹣s1=68m﹣34m=34m。
(3)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时间:
t=△t﹣t1+t2=1.1s﹣0.2s+0.1s=1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v===34m/s=122.4km/h。
因为v=122.4km/h>12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超速。
答:(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68m;
(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34m;
(3)汽车在此路段超速。
6.2 密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6.2 密度(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62密度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62密度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6.1 质量(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6.1 质量(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61质量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61质量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5.4 眼睛与眼镜(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5.4 眼睛与眼镜(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54眼睛与眼镜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54眼睛与眼镜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