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 七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叙事 七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理解文章当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学习名家是如何表现真挚的情感的。3.在写作过程当中,能够选取恰当的材料,学会制造文章波澜及细节描写,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学习名家是如何表现真挚的情感的。2.在写作过程当中,能够选取恰当的材料,学会制造文章波澜及细节描写,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文字展示,引入新课。导入:PPT展示“叙”的甲骨文、小篆、楷体。先让学生猜字,之后PPT呈现叙的本义——铺排茅草为屋。【设计意图】由叙的本义导入关于记叙、叙事的探讨,方便学生理解。二.字形拆分,把握含义拆分叙,左边余的本义为单住、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现在我们大多解释为“我”。提问学生“我”与叙事之间的关联。(记叙的是“我”的真实的、有真切感受的事件)叙的右边为又,意为再一次,又一次。结合课前写作单中学生对于第二单元《散步》、《秋天的怀念》、《金色花》主题共性和主题个性的梳理,分析得出,同一个主题(亲情),可在个人深入思考之后,延伸出不同主题。【设计意图】对“叙”的含义进行个性化分析,让学生更理解叙的含义,同时学习名篇名家的选材,思考生活,能够从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中观察思考到不平常。三.聚焦矛盾,写出波澜1、课内分析《散步》分析障碍——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解决-——我决定走大路 《秋天的怀念》分析障碍——现实中儿子自暴自弃沉浸于自己的痛苦之中与母亲希望儿子振奋、坚强未解决记事可写出障碍解决过程。生活中遇到障碍的时候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达成愿望每个人都会付出努力。在记事中恰当叙写人物为解决障碍所做的努力,写出障碍解决的过程。也可如《秋天的怀念》中,以障碍呈现为主,聚焦于障碍中人物的细节表现。当有多个障碍时,要注意文章的详略;障碍是否需要被解决则取决于文章主题的表现。2、练笔修改找例文中障碍与解决。小组讨论,课堂交流修改想法,确定文章波澜。四、抓住细节,以情动人。作业单中布置:从第二单元中任选一篇文章,选择与细节描写相关的语句,谈谈从中获得的写作启迪。(原句+分析)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总结细节描写在单元课文中主要体现为人物、景物/场景的描写。 五、练笔结合课堂内容,在例文中,任选一处修改。当堂投影学生作品,交流想法。六、作业布置作业(2选1)1.修改自己的作文2.同桌交换,互改作文七、板书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单姓名 班级 1.课内回顾课文主题共性主题个性《散步》 《秋天的怀念》 《金色花》 2.从第二单元中任选一篇文章,选择与细节描写相关的语句,谈谈从中获得的写作启迪。(原句+分析) 3.选点修改那次,我真感动好温暖啊!那高大,朴实的背影!记得那是烈日炎炎的一天,太阳烤着大地,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可就在这一天,我们家的天然气轨道坏掉了,不能烧饭,爸爸去工作了,妈妈不会修,只能将外公从乡下叫过来修。外公大老远赶过来,顶着烈日,抱着一大箱子的修理工具来到家里,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望了一眼他的脸,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有着一条一条又深又长的皱纹,上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汗珠,头发也湿透了,风尘仆仆的也没有多说,就抱着一堆已经堆成山的工具走进厨房。我进了房间,因为还有一大堆的作业在向我招手,也没有多想,就直接扑进了书的海洋里。我房间的门外,早就忙开了花,在房间里听声音就知道外公在干嘛,移冰箱,移桌子,不一会儿敲墙的声音传出来了,轰轰轰,我想象着外公那满头大汗、汗流浃背的样子,不禁心颤了一下,继续写作业,呀!一点半了,赶快穿好鞋子去学校了。晚上放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凉爽了下来,心想外公一定走了吧!厨房应该修好了吧!可这只是一个猜想。刚进门,我就看到了外公,他仍然在敲墙,声音震耳欲聋,那些灰尘在空气中舞蹈,我吸了几口,不禁咳了起来,感觉整个肺都炸了,而外公,竟然没有戴口罩!他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干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我看了看他的那张脸,满是灰尘,那皱纹好似更深了,皱着眉头,其中夹杂着几颗豆大的汗珠,他艰难地露出一丝笑容,说到:“你回来啦?”我默默点了点头,眼睛有些湿润了。外公怕打扰了我们的休息时间,加快了速度修好,抱起工具,向门外走去, 说我回去了。接着,向停车场走去,那背影高大中带着几分劳累,坚定中又带着几分慈祥。我到这天才知道,还有一个人在用尽全力默默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我爱这背影!它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它是那么感人,是它支撑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