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摘、掏”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摘、掏”两个生字;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2.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准备: 课件 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摇篮图)。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小宝宝在摇篮里睡觉是舒服快乐的。)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祖先的摇篮》。相机学习生字“祖”。指生认读生字,引导读准字音,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并组词,说说还知道那些示字旁的字。师讲解“示字旁”的演变,明确“示字旁”的字多与祭祀有关。3.板书课题,生书空,强调示字旁的写法。4.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课题。5.相信同学们的小脑袋里一定会好奇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在那里生活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吧。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语句。)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一生当小老师领读。生齐读两遍。(2)去掉拼音,同位互读,再指两生认读。交流识记“蔷薇”两个字的方法。(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蔷薇”两字都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3)生齐读两遍。2.指导诗中两个“啊”的读法。(1)课件出示句子。 真有意思, 啊!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啊”这个字,你能读准吗?指生读句子,相机正音。第一句句尾的“啊”字发音有了变化,读“na”,第二句“啊”在句首,读四声,表示强烈的感叹之情。(2)生齐读句子。三、品读感悟,学习表达。(一)学习第一小节。1.同学们,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指生读句子。)2.课件出示爷爷说: 啊! 那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 我们祖先的摇篮!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告诉了我们祖先的摇篮就是原始森林。它们还真是遥相呼应呢。 3.让左右两排学生分别读一句,初步感受呼应写法。4.说到原始森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始终是怎么写的?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先读句子,再说感受) 5.哪些字、词给了你这样的感受呀?引导学生抓住“大、一望无边、遮住”来感受。谁能给“一望无边”换个词?6.课件出示森林的图片,师描述:这就是广袤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一棵紧挨着一棵,一眼望不到边,多像绿色的海洋呀!它是那样的美丽与神秘。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课文了,仔细听。 (1)师配乐范读。(2)引导学生交流评价,相机指导诗歌朗读的方法:读好停顿,读出韵律;关注重点词语和标点符号。(3)生练读,指生读,评价。(4)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四、小结美丽迷人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这绿色的摇篮诗那么美好,叫我们怎么能不爱它呢? 我们衷心希望这绿色的摇篮能永远青翠、苍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拓展延伸,突破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