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8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12小题)                                                                          1.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药匙B 纸槽C 玻璃棒D 镊子2.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把装置连接好 两手紧贴容器外壁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会膨胀A ②④①③⑤B ③②①④⑤C ①③②④⑤D ①④②⑤③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乙醇可作燃料B 氧气用于炼钢C 金刚石用来玻璃D 氯化钠用来制纯碱4.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用蜡烛照明B 用米酿成酒C 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 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D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6.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B 集气瓶C 锥形瓶D 试管7.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量筒8.上海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焰火表演B 霓虹灯表演C 音乐喷泉D 气球升空9.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而进行的是( A 用完酒精灯后,要盖紧灯帽B 使用酒精灯时,要先检查灯芯是否平整C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 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拿下后正放在桌面上10.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用铝做炊具;用氧气作助燃剂;用碳作燃料;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②⑤D ②④⑤11.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 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D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12.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 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B 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D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二、填空题(5小题)                                                                          13.下列是关于酒精的文字叙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多种物质;易燃烧;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在灯芯燃烧时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_______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_5)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14.我们通过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回答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蔗糖和食盐:________2)酒精和食醋:________3)铁丝和铜丝:________16.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________(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实验与探究(1小题)                                                                          18.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的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镊子夹取,不会用到玻璃棒。所以答案应选C2.【答案D【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连接好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会膨胀,会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所以答案应选D3.【答案】C【解析】A.乙醇可作燃料,是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以上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化学性质; C.金刚石用来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物理性质。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用蜡烛照明,是利用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发出的光; B.用米酿成酒,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是利用了海水蒸发,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答案正确; 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选C5.【答案】D【解析】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却是物理变化;B.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光合作用、钢铁生锈都不需加热,却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变色是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D.物质燃烧时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6.【答案】D【解析】烧杯、集气瓶、锥形瓶均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只有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答案应选D7.【答案】B【解析】烧杯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必须垫上石棉网;试管是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蒸发皿虽然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但不属于玻璃仪器;量筒不属于能加热的仪器。故答案应选B8.【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焰火表演时会发生燃烧,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霓虹灯表演是在灯中充入了稀有气体,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音乐喷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气球升空没有产生新物质属物理变化。9.【答案】C【解析】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所以答案应选C10.【答案】C【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如用铝做炊具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用大理石铺地面说明大理石硬度大,耐磨;这些用途均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氧气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用碳作燃料,是利用了碳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11.【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A选项正确;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B选项正确;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故C选项错误;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故D选项正确。12.【答案】B【解析】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违背实验规则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实验前要检查仪器用品,实验后,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故ACD的做法均符合实验室规则;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故答案应选B13.【答案】1①②③  2345【解析】本题需把握好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都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14.【答案】1)少;(2)多  3)少【解析】1)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少(2)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故答案为:多(3)人体要通过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少15.【答案】1)味道  2)气味或酒精的可燃性 3)颜色【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鉴别。食盐有咸味,蔗糖有甜味,可利用味道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酒精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可利用气味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也可以利用酒精的可燃性这种化学性质来鉴别;铁丝是深灰色的,铜丝是红色的,可利用颜色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16.【答案】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17.【答案】1)水蒸气2A 不能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3C A【解析】据(1)的现象,可推得假设B不成立;因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操作(2)是为了验证假设A成立与否,但这样做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无法判断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由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因此操作(3)可排除假设A,同时肯定了假设C18.【答案】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