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目标区域认知: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综合思维:从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构建出自然环境的整体图式。地理实践力:准确画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人地协调观: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结构特点。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难点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教学准备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教学过程首先利用图片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地球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介绍,认识地球的三大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水圈: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连续而不规则的。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大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利用四者的结构图,认识,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照片中主要事物。2、将找出的事物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3、思考各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探讨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尝试对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安全提示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练习设计课后达标训练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