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 ||||||
学科(版本) | 初中物理(苏科版) | 章节 | 第十四章 | |||
学时 | 1课时(课内) | 年级 | 初三 | |||
知识要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 | 课型 | 新授课 | |||
二、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 1.“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一节安排在教材第十四章最后一节,与本章初始提出的目标任务相呼应,既能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又是对本章内容的具体应用;活动本身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本活动通过操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通过本活动的操作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的I与U和R关系,为后续的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前期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本活动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并且愿意运用所学的内容对身边的电器进行探索;但更多的时候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形象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理解深度不够。
| ||||||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理念。
| ||||||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依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并实现本活动连续调光这一目的。 2.设计电路所采取的保护方式。 解决措施:设计过程中允许学生试错,在质疑过程中提出整改措施,对电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整改,日趋完善。
| ||||||
五、教学资源 教师活动资源: *希沃一体机,手机(拍照、移动展台)、台灯、收音机、调光电路、NB物理实验 学生活动资源: *直流电源、小灯泡(2.5V 0.3A)、灯座、开关、导线 *铅笔芯、回形针、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电压表、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
| ||||||
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本课从情境导入,分成课题任务、电路设计、评估交流、课后制作等几个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既有各自的主要培养目标,又相互渗透,既相对独立,又层层递进。 情景导入 台灯、收音机、风扇调速
思考问题 改变的什么量?如何改变?
课题任务 ★设计模拟调光灯
设计电路 ★如何实现连续调光,安全工作
评估交流 ★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估交流
课后制作
| ||||||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核心 素养 | |||
情 景 导 入 | 带领学生回顾本章首的情景:调光台灯、收音机音量调节、风扇风速调节……
思考: 1.这些应用都是通过改变电路中什么物理量来实现的? 2.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 学生观察并思考: 台灯的亮暗发生改变 收音机的音量改变 风扇转速改变
1.通过改变了电路的电流来实现。 2.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压和电阻来实现。 | 概括理解(观察与建模) | |||
出 示 课 题 | 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 要求: 一、调光灯的亮度能够连续调节 二、注意安全,在调节的过程中要避免损坏小灯泡 思考: 3.能不能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不能,这样不能实现连续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 学生阅读制作要求,并找出设计要点
要求一:调光灯的亮度能够连续调节
要求二:安全,操作者的安全,电路的安全。(本讲的设计主要是考虑电路的安全,因为所采用的电源电压较低。)
| 概括理解(概括与推理) | |||
提 供 器 材
设 计 电 路
提 供 器 材
设 计 电 路 | 器材超市: *直流电源、小灯泡(2.5V 0.3A)、灯座、开关、导线 *铅笔芯、回形针、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电压表、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课内所需材料) *各种工艺材料和工具等(课外制作所需材料)
引导学生关注小灯泡的规格
智慧大比拼: 指导学生设计电路,对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 通过希沃助手将选取的学生作品拍照上传,交流讨论。 请同学说明自己这个电路设计的理念。 如上传的右侧的两幅图,同时对第二幅图有同学们进行诊断性评价。
思考: 4.除了接入滑动变阻器还有没有其他选择?相对于滑动变阻器接入你有什么看法?
所以经过上述论述将滑动变阻器作为我们的第一选择。
思考: 5.上述设计能不能保证我们设计电路的安全?
借助NB物理实验展示,并进一步的思考该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因为不确定有没有超出小灯泡的额定值,所以在滑片移动时无法保证电路的安全。 思考: 6.小灯泡的保护措施可以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作哪些调整?
通过NB物理实验进行模拟,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演示。
出示台灯,供学生观察我们的台灯上有没有用来检测的电流表电压表呢?请大家思考我们的设计如何才能往实用的角度上再迈出一步呢?
对于加入的保护电阻有没有什么要求呢?想让保护电阻在什么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如何确定保护电阻的阻值? 指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保护电阻的阻值 | 学生阅读,提炼信息
2.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0.3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学生思考、交流设计电路图
可以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一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可以达成目的,但是电路图画的不够规范,首先没有尺规作图,还有笔画线断开,不能正常工作。
可以选择铅笔芯和回形针进行实验,一样可以连续改变灯泡的亮度。
使用铅笔芯相对于滑动变阻器,一个较长的铅笔芯不太容易获得,二是铅笔芯在实验时操作不便,并且容易折断。
能,因为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被烧毁了,滑动变阻器在初始时,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随着滑片的移动这一作用将逐步消失。
在电路中加入一电流表或是电压表,对灯泡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测,控制流过的电流或是两边的电压不超出额定值。
没有,能够安全却不怎么实用。
加入保护电阻,让电阻在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小时起到保护作用,
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保护电阻的阻值 | 实验探究(设计与操作)
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 | |||
连 接 电 路 |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电路连接实物。并提醒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将连好电路选择进行展示交流。
对其他设计的电路进行交流评价,肯定方案,鼓励课下进行制作。
| 小组连接,操作展示。 | 实践应用(分析解释,反思评价) | |||
制 作 | 课后制作建议,牢固美观。同时考虑到制作的大小滑动变阻器也可以用电位器替代,减小了制作的大小,同时趋近于生活实际。 | 课下制作包装。 |
| |||
◎总结本讲内容 设计和制作模拟的调光灯
| ||||||
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标准中强化了科学探究的理念,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资源和评价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将物理和生活、技术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利用这些活动有助于对学生进行STSE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的项目学习活动,经历全程的探究和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课内容活动本身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本活动通过操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通过本活动的操作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的I与U和R关系,为后续的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足之处,在设计电路环节教师参与有些高,设计过程中相当于给学生搭建了台阶让学生往上爬,没能在具体的问题情景困难面前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错失了思维能力提升的机会。同时在设计电路环节也有不少其他的设计方案,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在课堂上逐一展示,形成思维碰撞。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究自己家的用电线路),教师小结并引入下一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