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教版九上化学 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九上化学 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纯净物和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第二章 第一节 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 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 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相关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