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4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4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44页。
2022秋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积累文言词句,品味文章的意境美。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山中宰相 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陶隐居集》。陶弘景陶弘景―― “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古代的“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dú)”“信札(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徵的一封回信。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字玄度,曾任中书舍人。﹚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南北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结合注释,读通大意。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共同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四季。全,都。夕阳快要落山了。消散。纷乱,这里指此起彼伏。坠落。指水中潜游的鱼。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这是一篇尺牍小品。这是一篇骈散结合的文章。这是一篇描山绘水的文章。这是一篇娱情山水的文章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5.“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以谢灵运自比的自我欣赏和自鸣得意之情。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写作特色1.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2.缜密的结构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从古至今人人皆爱山川之美,以“美”点明全文中心。②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③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④文中写景部分,先抑视“高峰入云”是,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分明。3.凝练的语言 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 ①先言“高峰”,给人一个“高”的总体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三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动态表露无遗。 ③以四言为主,非常整齐,最后以长句收束,长短结构,复有节奏韵律感。理清文章结构总起全文(1句):人皆爱 美山川之美(2-6句): 静景:动景:仰视:山之高俯视:水之净平视:岸之美晓:猿鸟应和夕:鱼跃清波总括全文(7-8句):自豪之感 本文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扩展本文描绘的景色(可任取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借助课本注释与词典,扫清字词障碍;记住“户”、“念”、“遂”、“相与”、“空明”、“盖”、“但”在文章当中的音、形、义,并能够在新的语言环境当中运用。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文意,会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能够从修辞、意境的角度赏析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感受作者“闲人”二字中复杂多层的情感。 著名作者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这篇散文中这样高度评价道:“正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梁衡认为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有些什么样的精妙之处? 简约、淡雅、小而美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有集《东坡全集》传世。 诗与黄庭坚齐名,称“苏黄”。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并称“宋四家”。本文选自《苏轼文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文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户:门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解读:以上三句话为叙事部分,点名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原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和张怀民“夜游”原因:月色入户(直接原因) 虽短短三句话,却起伏跌宕,蕴含微妙。 文意:庭院中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大概是。解读:这几句话是写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作者仅用18个字,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文意: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疑问代词,哪,哪一个但:只是。者:代词,……的人。盖:语气词,相当于“罢了”品读“闲人”之情1、“闲人”的游踪这是一篇游记,游记最重要的是所至、所见和所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他落寞,当然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4.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理解性默写(1)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月光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的点睛之笔(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游承天寺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 文言现象1、重点实词:(1)解衣欲睡(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5)怀民亦未寝(6)相与步于中庭(7)庭下如积水空明(8)盖竹柏影也(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欲:想要、打算(2)欣然:高兴的样子。 行:行走。(3)念:考虑,想到。(4)遂:于是,就(5)寝:睡觉。(6)相与:共同,一起。(7)空明:形容水的澄澈(8)盖:大概是。(9)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2、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3、特殊句式: 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 同时也是省略句。 翻译时我们既要注意调整语序,也要补充主语。 翻译:(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层:叙事,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原因。 第三层:议论抒怀。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情感尽在其中。第二层:写景,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树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写景散文。 第一,两篇文章其中都有“值得语言”的朋友,且题材相似,但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各有不同。 第二,这两篇短文,虽然篇幅短小,但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
2022秋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积累文言词句,品味文章的意境美。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山中宰相 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陶隐居集》。陶弘景陶弘景―― “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古代的“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dú)”“信札(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徵的一封回信。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字玄度,曾任中书舍人。﹚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南北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结合注释,读通大意。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共同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四季。全,都。夕阳快要落山了。消散。纷乱,这里指此起彼伏。坠落。指水中潜游的鱼。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这是一篇尺牍小品。这是一篇骈散结合的文章。这是一篇描山绘水的文章。这是一篇娱情山水的文章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5.“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以谢灵运自比的自我欣赏和自鸣得意之情。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写作特色1.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2.缜密的结构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从古至今人人皆爱山川之美,以“美”点明全文中心。②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③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④文中写景部分,先抑视“高峰入云”是,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分明。3.凝练的语言 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 ①先言“高峰”,给人一个“高”的总体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三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动态表露无遗。 ③以四言为主,非常整齐,最后以长句收束,长短结构,复有节奏韵律感。理清文章结构总起全文(1句):人皆爱 美山川之美(2-6句): 静景:动景:仰视:山之高俯视:水之净平视:岸之美晓:猿鸟应和夕:鱼跃清波总括全文(7-8句):自豪之感 本文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扩展本文描绘的景色(可任取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借助课本注释与词典,扫清字词障碍;记住“户”、“念”、“遂”、“相与”、“空明”、“盖”、“但”在文章当中的音、形、义,并能够在新的语言环境当中运用。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文意,会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能够从修辞、意境的角度赏析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感受作者“闲人”二字中复杂多层的情感。 著名作者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这篇散文中这样高度评价道:“正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梁衡认为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有些什么样的精妙之处? 简约、淡雅、小而美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有集《东坡全集》传世。 诗与黄庭坚齐名,称“苏黄”。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并称“宋四家”。本文选自《苏轼文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文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户:门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解读:以上三句话为叙事部分,点名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原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和张怀民“夜游”原因:月色入户(直接原因) 虽短短三句话,却起伏跌宕,蕴含微妙。 文意:庭院中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大概是。解读:这几句话是写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作者仅用18个字,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文意: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疑问代词,哪,哪一个但:只是。者:代词,……的人。盖:语气词,相当于“罢了”品读“闲人”之情1、“闲人”的游踪这是一篇游记,游记最重要的是所至、所见和所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他落寞,当然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4.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理解性默写(1)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月光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的点睛之笔(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游承天寺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 文言现象1、重点实词:(1)解衣欲睡(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5)怀民亦未寝(6)相与步于中庭(7)庭下如积水空明(8)盖竹柏影也(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欲:想要、打算(2)欣然:高兴的样子。 行:行走。(3)念:考虑,想到。(4)遂:于是,就(5)寝:睡觉。(6)相与:共同,一起。(7)空明:形容水的澄澈(8)盖:大概是。(9)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2、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3、特殊句式: 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 同时也是省略句。 翻译时我们既要注意调整语序,也要补充主语。 翻译:(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层:叙事,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原因。 第三层:议论抒怀。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情感尽在其中。第二层:写景,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树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写景散文。 第一,两篇文章其中都有“值得语言”的朋友,且题材相似,但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各有不同。 第二,这两篇短文,虽然篇幅短小,但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