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整式-教学设计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370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 整式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 整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提高,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2整式(二)多项式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3.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难点:多项式的次数。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一、复习引入:1、单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举例学生回答。 2、列代数式: (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 (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 (3)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由于本课的主题是多项式,通过列代数式引入多项式,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回顾,又由此导入新课,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丰富的素材。)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1)2(a+b) ; (2)a+b ; (3)2ar-πr2 。 (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他们的口表能力。通过特征的讲述,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多项式的定义,教室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及补充。)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板书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多项式概念。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 term)。例如,多项式有三项,它们是,-2x,5。其中5是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是一个二次三项式。注意: (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教师介绍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并让学生比较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的区别与联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2.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例2 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多项式的项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的次数应为最高次项的次数。在例2讲完后插入整式的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3、小组活动: 每位学生写出一个多项式, 以组为单位互相指出项数与次数。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①理解多项式的定义,能说出一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分别由哪几项组成,各项的系数分别为多少,常数项为几。②这堂课学习了多项式,与前一节所学单项式合起来统称为整式,使知识形成了系统。 (让学生小结,师生进行补充。)五、拓展提高:六、课堂作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1 整式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 整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 整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学习内容,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