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常见地貌类型(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4.2地貌的观察(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5.1植被(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5.1植被(练习) 试卷 3 次下载
- 5.2土壤(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课时作业
展开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完成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B.④C.⑤D.⑥
【答案】1.B 2.D
【解析】1.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图中①地临近河谷,有山洪袭扰的危险,不适宜作为露营地,A不符合题意。图中②地位于南坡,为阳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不易受到山石滑落的威胁;与河流较近,便于取水,但离河床较远,不易受到山洪威胁,因此②地最适宜作为露营地,B符合题意。图中③地位于陡崖之下,易受到山石滑落的威胁,不适宜作为露营地,C不符合题意。图中④地位于山顶附近,风力较大,离河流较远,不易取水,不适宜作为露营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材料信息表明,旅游的日期是5月初,太阳从东北升起,因此观日出的地点应选在东北方向无山岭、山脊、陡崖等地形阻挡视线、视野开阔之地,海拔较高之地。图中③东北边是陡崖,阻挡视线,不适宜作为观日出的地点,A错误。图中④地东北方向东山脊阻挡视线,不适宜作为观日出的地点,B错误。图中⑤地东北方向有山峰和山脊阻挡视线,不适宜作为观日出的地点,C错误。图中⑥地海拔较高,东北方向无阻挡视线的地形,是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研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是
A.分水岭B.山谷C.河流D.纬线
4.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
C.M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
【答案】3.A 4.B
【解析】3.图中河流支流从虚线处流向南方,虚线为河流源头地区,地势高,在山下形成冲积扇,可判断为分水岭。结合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位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南麓。北部虚线为分水岭。故A项正确。
4.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该地位塔里木盆地北部冲积扇,故B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790米B.915米C.985米D.1050米
6.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5.B 6.D
【解析】5.由图示等高线可知古牌坊海拔为165~200米之间,山峰海拔为1000~1100米之间,两者相对高度约为800-935米之间,B正确,故选B。
6.在①②③④处选择的拍摄点应可以看到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景观。①地地势较低,无法看清村落全貌,A错误。②地地处山谷,无法看到古桥,B错误。③地前方有山阻挡无法看到村落,C错误。④地地处山脊,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村落全貌,D正确,故选D。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回答7-9题。
7.该考察区域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8.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9.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水库北侧的地势平坦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7.C 8.A 9.D
【解析】7.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京附近,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水库三面环山,水库应位于相对封闭的谷地,结合图中有200米等高线的形态判断,水库的西北、东北、东南都较高,只有西南较低,因此当地西南部地势起伏小,B错误,C正确;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地属于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D错误。故选C。
8.材料信息表明,图示时刻为8月16日15时,水库岸边陆地比热容小,水库因比热容大,水库升温慢,岸边陆地升温快。图中显示,P点北边为一低温中心,空气下沉可能形成高气压,P点南边气温相对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P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根据上一题判断结合等温线疏密变化可知,相对于水库南侧,水库北侧的地势较高、起伏较大,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图示时刻为8月16日15时,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谷地大气增温强烈,气流上升,谷地气流下沉,风从谷地吹向山地,因此此时当地盛行谷风,白天水库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库形成高气压,风从水库吹向岸边,应为湖风,排除B;材料没有信息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排除C;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此时存在谷风环流,水库北侧的谷风由北向南吹,此时也盛行湖风,北侧湖风由北向南吹,两者风向一致,因此风速较大,D符合题意。故选D。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实现了45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读登山线路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队员从甲登峰营地到丁登峰营地
A.先沿鞍部前行,再沿山谷前行B.先沿山脊前行,再沿山谷前行
C.先往东北方向,再往西北方向D.先往西南方向,再往东南方向
11.珠峰高程测量队选择在5月攀登珠峰的主要原因
A.季风势力弱,风雪天气少B.气温较高,减少冻伤
C.白昼时间长,攀登视野好D.积雪融化,雪崩较少
【答案】10.D 11.A
【解析】10.队员从甲登峰营地到丁登峰营地,甲、乙之间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应为山谷,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由甲到乙向西南方向行进;乙、丁之间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应为山脊,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由乙至丁向东南方向行进。由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给攀登珠峰带来困难,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季风势力弱,风雪天气少,是登山的最佳季节,因此珠峰高程测量队选择在5月攀登珠峰,A符合题意;如果气温较高,珠峰附近的对流运动强烈,容易出现风雪天气,不利于攀登,排除B;5月不是珠峰白昼时间最长的期间,且白昼时间长对攀登影响不大,排除C;如果积雪融化,雪崩的机率更大,排除D。故选A。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
13.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12.B 13.A
【解析】12.本题考查主要地貌类型的相关知识。游记中“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说明了该地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峰丛和峰林。①图体现了风蚀柱,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A错误。②图中的山峰为孤峰、峰丛和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B正确。③图中体现了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C错误。④图中体现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地貌。D项错误。故选B。
13.本题主要考察地貌的观察。此处“山小而峭”反映该地地貌形态,“草木摇飏”反映该地植被状况,地貌颜色与地貌成因在游记中并未展示,①②正确。故选A。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1个月内连续两次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在山顶通过测量发现两次的日出方位完全相同。当他们沿河流考察时发现,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漫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12米。据此完成14-15题。
14.地理兴趣小组成员第二次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8日B.5月1日C.8月7日D.11月5日
15.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
A.a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
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抬高水位,便于灌溉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10米
【答案】14.A 15.C
【解析】14.材料信息表明,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1个月内连续两次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在山顶通过测量发现两次的日出方位完全相同。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同一地点的日出方位,两次日出方位完全相同,说明这两个日期的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而一年之中,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日期关于两至日对称。1月8日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之后约17天,而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冬至日以前17天,即12月5日,这两个日期在1个月内,与题中信息相符,因此地理兴趣小组成员第二次考察的时间最可能是1月8日,A正确;5月1日位于夏至日之前42天,则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夏至日以后42天,即8月3日,这两个日期不在1个月内,与题中信息不符,B错误;8月7日位于夏至日之后46天,则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夏至日以前46天,即4月27日,这两个日期不在1个月内,与题中信息不符,C错误;11月5日位于冬至日之前47天,则与当日直射点相同的另一日期位于冬至日以后47天,即2月7日,这两个日期不在1个月内,与题中信息不符,D错误。故选A。
15.图中显示,a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可能发现大片沙滩,A错误;在河流源头处与李家庄之间有脊阻挡视线,因此在河流源头处能看不到李家庄,B错误;材料信息显示,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水位高差约12米,因此水坝的主要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便于引水灌溉农田,C正确;读图可知,山峰的海拔高度为550~600米,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高度为100~150米,由于河中低矮水坝 水位高差约12米,桥梁在其下游,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高度为100~138米,因此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范围是412~500米,不可能是410米,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00 m口径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交了研究观测计划。下图为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
(1)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那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地区,其主要成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____岩,受到________作用形成。
(2)描述地表喀斯特地貌具有特征____________,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以________为主。
(3)喀斯特地貌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区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①由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易漏水,所以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丰富,某些矿物质含量高。
②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④地形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使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答案】石灰 流水侵蚀 崎岖不平或奇峰林立 溶洞 ②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组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
(2)读图文信息可知,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多峰林、洼地、溶沟等景观,地下多溶洞景观。
(3)由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易漏水,所以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丰富,某些矿物质含量高,①正确;由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植被破坏和降水集中,导致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严重,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②错误;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奇峰林立,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等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发展,③对;地表崎岖,地形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使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④正确。故关于喀斯特地貌区叙述错误的是②。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与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答案】(1)沙洲或河谷。东南风。
(2)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解析】(1)由景观图可看出,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与山岭之间,沙源主要为来自雅鲁藏布江枯水期出露的河道。从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出,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江心洲的西北方向,且沙洲下游河谷呈东南—西北走向,其西北为山地,由此可推测此地经常吹东南风。
(2)材料信息表明,当地冬春季多大风,而此时河流水位低,河滩沙地出露,气候干旱,沙粒的流动性好。因此每年冬春季节,降水少,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大量河滩沙粒被气流吹起;气流受西北侧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大量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丹娘沙丘。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一课一练,共9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3%,6℃,2°CB.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