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随课练习_短文二篇0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随课练习_短文二篇0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随课练习_短文二篇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随课练习_短文二篇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随课练习_短文二篇,共12页。

    短文两篇》随课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夕日欲(   )

    (2)晓雾将(   )

    (3)鸟乱鸣(   )

    (4)沉(   )(   )

    (5)未复有能其奇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映)

    B.晓雾将(休息)

    C.夕日欲(坠落)

    D.未复有能其奇者(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四俱备

    元方年七岁

    B.猿鸟

    无丝竹之

    C.实是欲界仙都

    又数刀毙

    D.未有能与其奇者

    吴下阿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自”与例句中的“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康乐以来

    A.非亭午夜分

    B.李唐来

    C.三峡七百里中

    D.以为大有所益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自/康乐以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表现江南山水特征有别于北方山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两岸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晨昏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谢中书书》一文,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__

    (3)沉竞跃__________________

    (4)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请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并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水沦,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出水,白鸥翼,露湿青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时

    晋陶渊明爱菊

    B.未复有能其奇者

    月上下

    C.康乐以来

    李唐来

    D.四俱备

    学而习之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多思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是中有深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文中的“猿鸟乱鸣”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陈伯之书(节选)

    [南朝]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岂不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自求多福。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想早

    多趣味

    B.故国之旗鼓

    曦月

    C.所以廉公赵将

    学而不则罔

    D.求多福

    康乐以来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情也

    A.其反激

    B.下车引

    C.久,目似

    D.何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西河,人之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西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tuí (2)xiē (3)yuán (4)línyuè (5)

    2.B 3.D 4.B 5.D

    6.(1)猿鸟乱鸣 (2)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 沉鳞竞跃

    7.(1)书信。 (2)消散。 (3)代指鱼。 (4)指人间。

    8.C 9.(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10.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1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流露出其与天下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2.(示例)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峙”两句。这两句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给人以心胸开阔之感。

    13.C 14.多思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15.(1)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然而这中间有很深的旨趣啊! 16.“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 17.【甲】文作者是在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之情和隐逸情怀;【乙】文作者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18.B 19.A 20.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望着能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这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 21.(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

     

     

     

     

     

     

    11.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至承天寺(    )

    (2)怀民亦未(    )

    (3)水中藻、交横(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B.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C.竹柏影也(都是)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解衣睡七十而从心所

    B.念无为乐者未复有能其奇者

    C.月色入木兰当

    D.庭下如积水谷传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如”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B.庭下积水空明

    C.但少闲人吾两人者耳

    D.逝者斯夫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B.庭下/如积水空明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水中/藻、交横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与其父________、其弟________合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_________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两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沈者三版。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泥沼雨水。②畚锸:箕铁锹。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相与于中庭_________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

    (3)武卫营______________

    (4)全其城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张怀民/十余里无迹

    B.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知其一

    C.吾谁守/未复有能其奇者

    D.其上/其一犬坐

    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竹柏影也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C.吾在,水决不能败城

    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游松风亭

    [宋]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欲就亭   增笑耳

    B.鼓声雷霆是再

    C.思就亭止息夕日

    D.虽兵阵委而去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由是如挂钩

    A.禽兽变诈几何

    B.实是欲界仙都

    C.春冬

    D.当求于上流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年号: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此后形成制度。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2)号:我国古代的文人学者,除了名和字之外,往往还有一个特殊称呼——号。如李白的号为“青莲居士”,杜甫的号为“少陵野老”,白居易的号为“香山居士”,苏轼的号为“东坡居士”,李清照的号为“易安居士”,等等。

    2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是我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课文中“元丰”即是宋神宗的年号。

    B.我国古代文人,除了名与字之外,往往还有一个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渊明号“东坡居士”,陶弘景则号“华阳隐居”,等等。

    C.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习俗,如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喝桂花酒的习俗;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

    D.“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参考答案

    1.(1)suì (2)qǐn (3)zǎoxìng

    2.C 3.C 4.A 5.C

    6.(1)子瞻 东坡居士 宋 苏洵 苏辙 (2)水中藻、交横 盖竹柏影也

    7.(1)高兴的样子。 (2)睡觉。 (3)共同,一起。

    (4)只是。 8.D 9.(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0.(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诬陷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11.(1)散步,漫步。 (2)只是。 (3)到……去,前往。

    (4)最终,终于。 12.C 13.D 14.(1)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子里散步。 (2)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15.(示例)【甲】文记叙了苏轼在月夜与张怀民共游承天寺一事,表达了苏轼安闲自适、豁达的心境,也流露出他宦途失意的苦闷。【乙】文记叙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苏轼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的精神品质。 16.B 17.D 18.鼓声如雷/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19.于是好像挂在鱼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 20.文章显示了作者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

    21.B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