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教学ppt课件
展开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2节 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
C. 蒸馏水不含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3.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水的化学性质 B.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C. 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D. 水分子的个数
4.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 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 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
5.如图所示,为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正在完成的电解水实验,当正极产生了 10mL 气体时,他发现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22mL,于是他对该现象的产生作出了如下解释,其中不可能的是( )
A.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 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
C. ①管漏气了 D. ②管漏气了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③ D. ①②
二、填空题(共5题;共21分)
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
(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填“小”或“大”)。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9.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为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11.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是________。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________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说明水由________。
1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
(1)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是________。(回答两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
1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__试管的水位下降快,它和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2)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________。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用文字表达式________,由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
14.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产生气体是________。
(2)如果D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毫升。
(3)若某同学在C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大,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反应
C.C管漏气
D.D管漏气
1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__气,b应接电源的________极。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题;共11分)
16.在做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纯水不导电,因而不能用纯水做电解实验,而是用稀硫酸溶液等,实验才能成功。
(1)现有五组学生分别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电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中硫酸不发生分解,下面是其中四组同学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组别 | 氧气体积 (毫升) | 氢气体积 (毫升) | 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 |
甲组 | 80 | 160 | 10% |
乙组 | 180 | 90 | 10% |
丙组 | 140 | 278 | 11% |
丁组 | 200 | 100 | 11% |
(2)若另有戊组同学实验后测得终止实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2%,求该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电解的水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答: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否则水就成了混合物了,水属于纯净物,所以B错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C错误;淡水非常缺乏,在地表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取之不尽,D错误.
分析:冰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答案: D
分析:A、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是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同样若是低于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100°;C、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蒸汽化,然后使水蒸气凝成水,虽然除去了重金属离子,但也除去了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D、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解答: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气和氧气 , 该说法不正确;
B、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说法不正确;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C不正确;
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故D正确。
3.答案: B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而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发生化学变化,而水的化学性质肯定会改变,故A不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个数会减少,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分析:水电解是一种化学实验,通过水的分解和合成实验来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所组成的。
解答:A、收集水电解后的气体可知,产生的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
B、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要小于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故B错误;
C、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会导致实验的时间过长,所以会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故C正确;
D、电解水后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物质可以再分;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 C
分析:(1)根据示意图描述的过程分析;
(2)物质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3)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答:A.根据示意图可知,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中只含有水分子,而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D
分析: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其体积比约为:1:2。
解答: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正极生成了10mL氧气,负极产生了22mL氢气,
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B不符合题意;
C、①管漏气可能会导致生成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C不符合题意;
D、②管漏气会导致生成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而不是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C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正确;②乙试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正确;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8.答案: (1)正
(2)1:2;小
(3)氢元素;氧元素
(4)水 氢气+氧气
分析:1、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连接阳极,阳极中产生氧气。电源的负极连接阴极,阴极产生氢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
2、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要大,所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会比理论值偏小;
3、电解水实验中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文字表达式表达了物质的变化关系,箭头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箭头上方写条件。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1中气体与2中气体比较,2是1的2倍左右,所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与阳极相连的A是电源的正极;
(2)由上分析可知,1中是氧气,2中是氢气,所以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 ,氧气会较多的溶解在水中,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小;
(3) 实验中水通电得到了氢气和氧气,据此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故答案为:(1)正 (2)1:2;小 (3)氢元素;氧元素 (4) 水 氢气+氧气
9.答案: 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分析:(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方面分析;
(2)可以从水的组成、氧气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等角度描述实验结论。
解答:(1)水的电解与我们在说的电离的本质区别是:电解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三条科学结论是: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10.答案: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水 氢气+氧气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气体,可以使它复燃。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
解答:(1)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里面产生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
11.答案: (1)负极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水 氧气十氢气;氢和氧组成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电源的正极与产生氧气的试管相连,负极与产生氢气的试管相连;
(2)水中阴阳离子的浓度影响水的导电性能的强弱;
(3)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
解答:(1)C管中气体体积大于D管,因此产生的是氧气;而与氧气试管相连的是正极,因此A是正极;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
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氧气十氢气 ;
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2.答案: (1)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氢元素与氧元素
(2)水 氢气+氧气
(3)水分子是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合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可以从水分子的构成,水电解的实质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试管B内的气体体积小于A内气体的体积,因此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3)根据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①水分子是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②水的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被拆分,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组。
三、实验探究题
13.答案: (1)B;2:1
(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4)增强水的导电性
(5)水 氢气+氧气;水由氢和氧组成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
(2)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解答;
(3)可从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分析;
(4)溶液中的正负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那么电解水的速率越大;
(5)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丙分析水的组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解一段时间后,B试管内水位下降快,因此为氢气,而A中为氧气,那么它和另一端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2:1;
(2)A试管内气体为氧气,检验方法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试推测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4)电解水时往往要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由上述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和氧组成。
14.答案: (1)氧气
(2)10
(3)C
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2)根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计算;
(3)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引起的数据差异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1)D管中的气体体积小于C管,说明D管中产生的是氧气;
(2)D管中是氧气,C管中是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因为D管内产生氧气的体积为5mL,所以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mL×2=10mL;
(3)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因此会使D管中氧气偏小,而C管中氢气体积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变化,会使D管中氧气偏小,而使C管中氢气体积偏大,故B不合题意;
C.如果C管漏气,那么氢气的体积会偏小,故C符合题意;
D.如果D管漏气,那么氧气的体积会偏小,而使氢气的体积偏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 (1)氧;正
(2)16
(3)水 氢气+氧气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电源正极与产生氧气的一端相连,负极与产生氢气的一端相连。
解答:(1)由图可知,甲处产生的气体减少,应该是氧气;此时b应接电源的正极。
(2)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16毫升。
(3)由实验分析可知,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故其文字表达式为:水 → 通 直 流 电 氢气+氧气。
故答案为:(1)氧;正;(2)16;(3)水 → 通 直 流 电 氢气+氧气
四、解答题
16.答案: (1)丙组
(2)设实验过程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等式:
60g×10%=(60g-X)×12%
解得:X=10g。
分析:(1)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产生氢气和氧体的体积之比为2:1,但实际实验中有很多原因使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只能近似为2:1。实验中由于溶剂水的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2)可根据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计算出电解后的总质量,也可以用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求电解水的质量。
解答:(1)由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比值接近2:1,电解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两个条件可判断出丙组数据最为合理;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完整版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2水的组成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2水的组成学案含答案doc、电解水实验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2节 水的组成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2节 水的组成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新组合,你知道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水的组成,观察内容及步骤,通直流电,负正2∶1,可燃蓝色火焰,水的电解,体积小,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思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