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2节 水的组成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节教材从水的电解出发,以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线索来学习水的组成,从而实现对水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的目的。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从实验现象出发,对性质进行总结,同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在由浅入深的学习“水”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学习水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此外,这是教材第一次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放在一起,在这节课中建立好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模型,能为以后学生探索科学微观世界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电解的现象
2. 掌握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和检验他们的方法
3. 了解分子与原子微观层次上的关系,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过程与方法
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判断,进一步得出结论。
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水实验的探究,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模型法、演绎推理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复习旧知,导入新识
板书设计
1.2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现象
电极上出现气泡,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不同
阳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阴极: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结论
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师:好,上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节新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在水中能不能发生燃烧?
不能
从学生的生活常识来讲,答案是不能的
讲:但是在1977年,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壮观。
可能是水中溶解有氧气,氧气被飓风带出来了
摩擦生热。。。
当生活中发生的实例与学生的认知相冲突时,往往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此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让课堂进入好奇、活跃的积极氛围
过渡:为什么水中能出现燃烧的现象呢,其实这和水的组成有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知识
【板书】1.2水的组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水的三态变化,大家还记得吗?
有没有同学能起来将这些过程充实起来。
举手回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问: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是物理变化
知识层次的递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问:物理变化有什么本质特征?
不产生新物质
【展示】在水的三态变化中,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
分子间隙,没有产生新分子
过渡: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只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隙,那如果给水通电,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板书】一、水的电解
讲: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电解使用的仪器:水的电解器和电源。
讲:水的电解仪最醒目的结构是两支玻璃管,玻璃管中装满了水。玻璃管中间有一个带橡皮管的漏斗,大家猜测一下它有什么作用?
装水,水压平衡
讲:玻璃管下端有两个电极,标正号的我们把它叫做阳极,标负号的叫做阴极。
讲:在学生电源上,也有正极和负极,实验时将阴极与负极相连,阳极与正极相连。
讲: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哪些内容呢?大家一起看到课本回答。
电极上,液面。。。
科学观察特点:目的性、顺序性
实验(使用视频放大实验现象)
观察并记录现象
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请举手回答
电极:出现气泡
玻璃管上端:液面下降
出现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电极:出现气泡
玻璃管上端:液面下降
出现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问:那个电极上出现的气体更多一些?
阴极
讲:那这两种气体是不是同一种气体?它们应该是什么气体呢?
不是。应该是氢气和氧气
问:为什么觉得它们是氢气和氧气(书本上的一定对吗/同学们都认可吗)
预习、书上看的
过渡:要证明它们是不是氢气和氧气,我们要看它们是否符合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好大家一起看到学案上的资料卡部分,能不能根据这两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设计出检验它们的方案呢?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旁指导,形成以生为中心的课堂。
讲:请各个小组派代表起来陈述设计的实验方案
利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将两种气体装入气球;
利用溶解度的大小,将两种气体通入水中
利用氢气的可燃性,直接点燃
利用氧气的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让学生学会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检验的方法
讲:我们发现氢气和氧气的很多性质都有区别,其中有两个性质是他们的特殊性质,大家觉得是哪两个?
氢气: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讲:好,现在我们分别来检验阴阳两极的气体(阴极:点燃;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观察实验现象,阴极气体能燃烧,阳极气体能使木条复燃,得出结论:阴极出现的气体是氢气,阳极出现的气体是氧气。
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会发现氢气点燃产生的火焰并不是淡蓝色的,有没有同学能分析原因
可能是氢气不够纯净
帮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能够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讲:非常好,其实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浓度较低,同时又因为实验用的是玻璃管,玻璃管中含有一种Na的元素,它能发生焰色反应,能使火焰变成明黄色
讲:当氢气浓度足够时,发生的火焰确实是淡蓝色的,我们一起来观看氢气燃烧的实验视频
观看视频,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板书】阴极:能燃烧,阳极:气体能使木条复燃
【板书】结论:
问:除了这个方程式外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现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不相等
结论:产生:氢气和氧气的量不相等
拓展:水电解实验的意义:18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水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元素,直到18纪末的拉瓦锡对水进行了研究,才发现水并不仅仅由一组元素构成
在这之后科学家就水的组成展开了研究。今天我们来感受科学家是如何探究水的组成的。
宏观角度: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了说明呢?
在微观上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简单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科学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熏陶
问:微观层次上:水、氧气、氢气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氢气有氢分子构成
引导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吗?它还能不能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呢?
可以,因为如果分子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够再分解的话,水分子就不能够再变成氧分子和氢分子了
讲: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必然存在一种比分子更小的粒子,而且它们组成了分子。
这也是科学家们的想法
用科学家的思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并不困难,只要勤于思考
讲:在大量的研究之后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分子更小的粒子,它叫做原子,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这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观看书本
讲:那水分子究竟由哪些原子构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水分子的结构:这个红色的球体代表的是氧原子,黄色的球体代表的是氢原子。谁能起来陈述这几种的结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问:现在大家能说出水分子能转化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原因了吗
能,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
问:那在转变过程中,水分子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有没有同学能用磁扣作为模型进行演示?
上台演示,得出结论:水分子会分解成为氧原子和氢原子,它们的数量关系是1:2;然后两个氧原子会重组形成氧分子,两个氢原子会重组形成氢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数量比也是2:1 。
问:根据微观上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体积比,我们可以推导出宏观上氢气和氧气的比例也应该是2:1
建立宏观与微观直接的联系
问:水的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那我们一起来总结化学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什么结构层次的粒子发生了改变,什么结构层次的粒子没有发生改变?
分子变了、原子没变
通过模型模拟微观世界的变化,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板书】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讲:在科学上我们把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所以我们发现,水其实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板书】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拓展】这节课上课前,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海上会起火?
【拓展】水分解的条件
通直流电
高温高压
与一些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第2节 电生磁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章 电与磁第2节 电生磁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水的组成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优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