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第1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5.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5.5.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5.5.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3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5.5.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5.5 三角恒等变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五章《三角函数》的第五节《三角恒等变换》。以下是本节的课时安排: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运用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代数变形,得到其它的和差角公式。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数学直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单位圆上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计算等,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3.熟悉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灵活运用,了解公式的正用、逆用以及角的变换的常用方法,强化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计算等。
五、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们知道cs45°=eq \f(\r(2),2),cs30°=eq \f(\r(3),2).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cs15°=cs(45°-30°)=cs45°-cs30°成立吗?答案当然是不成立,因为cs15°的值应该是一个正值,而cs45°-cs30°是一个负值,那么cs15°的值与cs45°和cs30°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设单位圆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1,0),以x轴非负半轴为始边作角α,β,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1、A1、P.
P1、A1、P点的坐标如何表示?eq \x\t(AP)与eq \x\t(A1P1)有什么关系?
【提示】根据圆的旋转对称性可知,
AP与A1P1 重合,从而, 所以AP=A1P1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sα−β−12+sinα−β2=(csα−csβ)2+(sinα−sinβ)2,
化简得:
csα−β=csαcsβ+sinαsinβ
当α=2kπ+β (k∈Z)时,容易证明上式仍然成立.
(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对于任意角α,β有 csα−β=csαcsβ+sinαsinβ (C(α-β))
此公式给出了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α-β的余弦之间的关系,
称为差角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注意:(1)公式的结构特点
公式的左边是差角的余弦,右边的式子是含有同名函数之积的和式,可用口诀“余余正正号相反”记忆公式.
(2)公式中的角α,β
公式中的角α,β不仅可以是任意具体的角,而且可以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如cseq \b\lc\(\rc\)(\a\vs4\al\c1(\f(α+β,2)-\f(α-β,2)))中的“eq \f(α+β,2)”相当于公式中的α,“eq \f(α-β,2)”相当于公式中的β.
(3)公式的灵活应用
首先是公式的逆用,可以把符合公式特点的展开式合并,其次是角的灵活变化,如cs α=cs[(α+β)-β].
【辨一辨】判断正误
(1)存在角α,β,使cs(α-β)=cs α-cs β.( )
(2)对于任意角α,β,总有cs(α-β)=cs α-cs β.( )
(3)对于任意角α,β,总有cs(α-β)=cs αcs β-sin αsin β.( )
答案:(1)√ (2)× (3)×
【做一做1】求cs 75°的值.
【解析】 cs 75°=cs(120°-45°)=cs 120°cs 45°+sin 120°sin 45°=-eq \f(1,2)×eq \f(\r(2),2)+eq \f(\r(3),2)×eq \f(\r(2),2)=eq \f(\r(6)-\r(2),4).
【做一做2】已知α为锐角,β为第三象限角,且cs α=eq \f(12,13),sin β=-eq \f(3,5),则cs(α-β)的值为( )
A.-eq \f(63,65)B.-eq \f(33,65)
C.eq \f(63,65) D.eq \f(33,65)
【解析】∵α为锐角,且cs α=eq \f(12,13),∴sin α=eq \r(1-cs2α)=eq \f(5,13).
∵β为第三象限角,且sin β=-eq \f(3,5),∴cs β=-eq \r(1-sin2β)=-eq \f(4,5),
∴cs(α-β)=cs αcs β+sin αsin β=eq \f(12,13)×eq \b\lc\(\rc\)(\a\vs4\al\c1(-\f(4,5)))+eq \f(5,13)×eq \b\lc\(\rc\)(\a\vs4\al\c1(-\f(3,5)))=-eq \f(63,65).
【答案】A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提高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 。
(三)典型例题
1.正用公式求值
例1. 已知α,β∈eq \b\lc\(\rc\)(\a\vs4\al\c1(0,\f(π,2))),且sin α=eq \f(4,5),cs(α+β)=-eq \f(16,65),求cs β的值.
【解析】因为α,β∈eq \b\lc\(\rc\)(\a\vs4\al\c1(0,\f(π,2))),所以0<α+β<π,
由cs(α+β)=-eq \f(16,65),得sin(α+β)=eq \f(63,65),又sin α=eq \f(4,5),所以cs α=eq \f(3,5),
所以cs β=cs[(α+β)-α]=cs(α+β)cs α+sin(α+β)sin α=eq \b\lc\(\rc\)(\a\vs4\al\c1(-\f(16,65)))×eq \f(3,5)+eq \f(63,65)×eq \f(4,5)=eq \f(204,325).
【类题通法】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常见题型及解法
(1)两特殊角之差的余弦值,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直接展开求解.
(2)已知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一个角的余弦值时,要找到这两个角之间的联系,通过构造两角差的余弦的形式,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3)由于和、差角与单角是相对的,因此做题过程中要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拆角或拼角的变换.
常见角的变换有:①α=(α-β)+β;②α=eq \f(α+β,2)+eq \f(α-β,2);③2α=(α+β)+(α-β);④2β=(α+β)-(α-β).
【巩固练习1】已知α,β∈eq \b\lc\(\rc\)(\a\vs4\al\c1(\f(3,4)π,π)),sin(α+β)=-eq \f(3,5),sineq \b\lc\(\rc\)(\a\vs4\al\c1(β-\f(π,4)))=eq \f(12,13),求cseq \b\lc\(\rc\)(\a\vs4\al\c1(α+\f(π,4)))的值.
【解析】因为α,β∈eq \b\lc\(\rc\)(\a\vs4\al\c1(\f(3,4)π,π)),sin(α+β)=-eq \f(3,5),
sineq \b\lc\(\rc\)(\a\vs4\al\c1(β-\f(π,4)))=eq \f(12,13),α+β∈eq \b\lc\(\rc\)(\a\vs4\al\c1(\f(3,2)π,2π)),β-eq \f(π,4)∈eq \b\lc\(\rc\)(\a\vs4\al\c1(\f(π,2),\f(3,4)π)),
所以cs(α+β)=eq \f(4,5),cseq \b\lc\(\rc\)(\a\vs4\al\c1(β-\f(π,4)))=-eq \f(5,13),
cseq \b\lc\(\rc\)(\a\vs4\al\c1(α+\f(π,4)))=cseq \b\lc\[\rc\](\a\vs4\al\c1(α+β-\b\lc\(\rc\)(\a\vs4\al\c1(β-\f(π,4)))))
=cs(α+β)cseq \b\lc\(\rc\)(\a\vs4\al\c1(β-\f(π,4)))+sin(α+β)sineq \b\lc\(\rc\)(\a\vs4\al\c1(β-\f(π,4)))=eq \f(4,5)×eq \b\lc\(\rc\)(\a\vs4\al\c1(-\f(5,13)))+eq \b\lc\(\rc\)(\a\vs4\al\c1(-\f(3,5)))×eq \f(12,13)=-eq \f(56,65).
2.逆用公式求值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s 40°cs 70°+cs 20°cs 50°;
(2)cs 63°sin 57°+sin 117°sin 33°;
(3)cs(α-20°)cs(40°+α)+sin(α-20°)·sin(40°+α);
(4)eq \f(1,2)cs 105°+eq \f(\r(3),2)sin 105°.
【解析】(1)原式=cs 40°cs 70°+sin 70°sin 40°=cs(70°-40°)=cs 30°=eq \f(\r(3),2).
(2)原式=cs 63°cs 33°+sin 63°sin 33°=cs(63°-33°)=cs 30°=eq \f(\r(3),2).
(3)cs(α-20°)cs(40°+α)+sin(α-20°)sin(40°+α)=cs[(α-20°)-(α+40°)]=cs(-60°)=eq \f(1,2).
(4)eq \f(1,2)cs 105°+eq \f(\r(3),2)sin 105°=cs 60°cs 105°+sin 60°sin 105°=cs(60°-105°)=cs(-45°)=eq \f(\r(2),2).
【类题通法】逆用cs(α-β)的公式,首先要符合“cs αcs β+sin αsin β ”的形式,若不符合,要根据诱导公式变形.含有常数的式子,先将系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解.
【巩固练习2】 (1)cs 263°cs 203°+sin 83°sin 23°的值为( )
A.-eq \f(1,2) B.eq \f(1,2) C.eq \f(\r(3),2) D.-eq \f(\r(3),2)
(2)eq \r(3)sineq \f(π,12)+cseq \f(π,12)的值为( )
A.eq \f(1,2) B.1 C.eq \r(2) D.eq \r(3)
【解析】(1)∵cs 263°=cs(180°+83°)=-cs 83°,
cs 203°=cs(180°+23°)=-cs 23°,
∴原式=cs 83°cs 23°+sin 83°sin 23°=cs(83°-23°)=cs 60°=eq \f(1,2).
(2)原式=2eq \b\lc\(\rc\)(\a\vs4\al\c1(\f(\r(3),2)sin\f(π,12)+\f(1,2)cs\f(π,12)))=2eq \b\lc\(\rc\)(\a\vs4\al\c1(cs\f(π,3)cs\f(π,12)+sin\f(π,3)sin\f(π,12)))=2cseq \b\lc\(\rc\)(\a\vs4\al\c1(\f(π,3)-\f(π,12)))=2cseq \f(π,4)=2×eq \f(\r(2),2)=eq \r(2).
【答案】 (1)B (2)C
3.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角
例3. 已知cs α=eq \f(1,7),cs(α-β)=eq \f(13,14),且0<β<α
由β=α-(α-β),得
cs β=cs[α-(α-β)]=cs αcs(α-β)+sin αsin(α-β)=eq \f(1,7)×eq \f(13,14)+eq \f(4\r(3),7)×eq \f(3\r(3),14)=eq \f(1,2).
∵0<β
(1)求所求角的某一种三角函数值.
(2)确定所求角的范围.
(3)在所求角的范围内,根据三角函数值确定角.
【巩固练习3】若cs(α-β)=eq \f(\r(5),5),cs 2α=eq \f(\r(10),10),且α,β均为锐角,α<β,求α+β的值.
【解析】因为0<α<eq \f(π,2),0<β<eq \f(π,2),α<β.所以-eq \f(π,2)<α-β<0.
又cs(α-β)=eq \f(\r(5),5),所以sin(α-β)=-eq \r(1-cs2α-β)=-eq \f(2\r(5),5).
又因为0<2α<π,cs 2α=eq \f(\r(10),10),所以sin 2α=eq \r(1-cs22α)=eq \f(3\r(10),10),
所以cs(α+β)=cs[2α-(α-β)]=cs 2αcs(α-β)+sin 2αsin(α-β)
=eq \f(\r(10),10)×eq \f(\r(5),5)+eq \f(3\r(10),10)×eq \b\lc\(\rc\)(\a\vs4\al\c1(-\f(2\r(5),5)))=-eq \f(\r(2),2).
又0<α+β<π,故α+β=eq \f(3π,4).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
1.cs 45°cs 15°+sin 45°sin 15°等于( )
A.eq \f(1,2) B.eq \f(\r(3),2) C.eq \f(\r(3),3) D.eq \r(3)
2.已知cs α+cs β=eq \f(1,2),sin α+sin β=eq \f(\r(3),2),则cs(α-β)=( )
A.-eq \f(1,2) B.-eq \f(\r(3),2) C.eq \f(1,2) D.1
3.设α∈eq \b\lc\(\rc\)(\a\vs4\al\c1(0,\f(π,2))),若sin α=eq \f(3,5),则eq \f(\r(2),2)cseq \b\lc\(\rc\)(\a\vs4\al\c1(α-\f(π,4)))=( )
A.eq \f(1,10) B.eq \f(7,10) C.-eq \f(7,10)D.-eq \f(1,10)
4.已知cseq \b\lc\(\rc\)(\a\vs4\al\c1(α-\f(π,3)))=cs α,则tan α=________.
【答案】 1.B 2.A 3.B 4.33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学生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217页 练习 第3,4,5题
第228页 习题5.5 第1,2,3题
课时内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所在位置
教材第215页
教材第225页
新教材
内容
分析
教材首先利用了圆的旋转对称性推导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认识三角函数式的特征,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过程。教材重视对推出公式的理解,应用,重视推导过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教材通过例题展现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条件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数学运算素养。
核心素养培养
通过两角和差的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通过公式的应用,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教学主线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5 三角恒等变换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5 三角恒等变换第2课时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5 三角恒等变换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5 三角恒等变换第3课时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5 三角恒等变换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5 三角恒等变换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