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2.2 第4课时 利用斜边、直角边判定直角三角形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017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课时 利用斜边、直角边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HL)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斜边、直角边”.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探究、归纳、交流,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小明去公园玩,在公园看到了如下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小明说只要测量出左边滑梯AB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右边滑梯有多高了,小明的说法正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典例1 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的方法画角平分线: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通过证明△OMP≌△ONP,可以说明OP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OMP≌△ONP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AS D.HL[解析] ∵两三角尺为直角三角形,∴∠OMP=∠ONP=90°.∵OM=ON,OP=OP,∴Rt△OMP≌Rt△ONP(HL).[答案] D 直角三角形的特殊判定方法HL,是指两个直角三角形具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时,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应注意用HL证明全等的格式.探究点2 HL的应用典例2 如图,A,F,E,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求证:△ACF≌△BDE.[解析] ∵AC⊥CE,BD⊥DF,∴∠ACE=∠BDF=90°.在Rt△ACE和Rt△BDF中,∴Rt△ACE≌Rt△BDF(HL),∴∠A=∠B.∵AE=BF,∴AE-EF=BF-EF,即AF=BE.在△ACF和△BDE中,∴△ACF≌△BDE(SAS).探究点3 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综合应用 典例3 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A=CB,D是AC上一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AE=BD,BD的延长线与AE交于点F.试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等方法来探索BF与AE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猜想的正确性.[解析] BF⊥AE.理由:∵∠ACB=90°,∴∠ACE=∠BCD=90°.又BC=AC,BD=AE,∴△BDC≌△AEC(HL).∴∠CBD=∠CAE.又∵∠CAE+∠E=90°.∴∠EBF+∠E=90°.∴∠BFE=90°,即BF⊥AE.三、板书设计利用斜边、直角边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HL)直角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主要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新知预习,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