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展开通过组词、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等多种方法认识“文、平”等13个生字,学习新的部首“斤字边”,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掌握“文、平”的笔顺书写规则;继续积累“平平安安”这样的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关注提示语,体验角色,读出对话语气。
借助第1、2自然段仿说;通过字理学习、比较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萌发爱护文具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掌握“文、平”字的笔顺书写规则;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借助图文,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 掌握“文、平”的笔顺书写规则;通过学习、比较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
三.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1.出示铅笔、橡皮、转笔刀图片2.指导“文”的书写。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要求: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通过自读、分读、捉迷藏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识字。
3.再次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找一位小朋友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
预设:(1)第1、2自然段。正音:哪,读词“哪里”“哪儿”。(2)第3自然段。正音:“眨”的第三声。(3)自主识字:“新”有什么办法记住?学习部首:斤字旁。结合生活识字:出示图片“新闻”“新华书店”“新年快乐”。
4.再读课文,争取读得流利。
【设计意图:在初读反馈中,对学生朗读时存在困难的生字、新词、长句子加以指导,这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生字环节,采用了多种活泼有趣的形式,不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
精读课文,图文结合,读好对话。
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出示第1、2自然段。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学生个别读。教师评价时,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关注句子通顺,动词用词准确。
学生合作读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文的同时,对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是对课文中主人公贝贝粗心,不爱惜文具的情感体会。】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图文对照,读好人物语言。
(1)出示: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指名学生读,在朗读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到“一就”表示立刻、马上的意思,读出语气。
(2)出示妈妈和贝贝的对话。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师:划出妈妈和贝贝说话的内容,练习朗读妈妈和贝贝的话。圈出贝贝说话时的表情:眨着一双大眼睛。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贝贝的表情、动作。学生表演朗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以评促读。看图观察妈妈的表情、动作(睁大眼睛,张着嘴巴)。学生在情境中练习朗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体会妈妈疑问、责备的心情。
师生合作、同桌合作、男女生对读练习对话朗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借助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学生观察图中妈妈和贝贝的表情、动作,让学生体验角色,结合生活实际,读好对话。】
3.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生字扩词。
(1)朗读第4自然段,学习“平”字的演变,理解“平平安安”的意思。教师讲述:小朋友“平平安安”这两个字可有意思啦。最早的“平”字,下面是一个号角上面两条长长的横,代表号角吹出来的声音悠长,代表这个地方很“平安”;再看“安”字,外面像什么?里面像什么?最早的时候外面代表房子,里面代表一位新娘,所以“安”字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女。有房子,房子里住着自己的家人,生活很“安宁”。学生理解“平平安安”的词义。【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平”字的演变以及“平平安安”AABB式词语的
扩词,使学生对平字有更深刻的认识。】
写字。
师:学习独体字结构的书写规律。学生自己书写“文”“平”。
三星评价:一星:书写正确。两星:笔画的位置摆放正确。三星:写字姿势正确。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朋友,叫贝贝,她丢了铅笔,橡皮也找不着了。妈妈给她提了一个怎样的建议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15.文具的家贝贝 丢 找不着妈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4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4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共5页。
语文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5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共3页。
2021学年15 文具的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5 文具的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入文,随文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