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训练题
展开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1.七年级一班负责教室后面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唐代的中外交往”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是汉族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属于中华民族内部范畴,不属于“唐代的中外交往”,A项符合题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均属于唐代的中外交往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促进了中外交流
C.扩大了唐朝疆域 D.传播了中国文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B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与加强了边疆管理、扩大了唐朝疆域无关,排除AC项;D项符合鉴真东渡,排除D项。故选B项。
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郑和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东瀛即日本,唐朝时期高僧鉴真为了弘扬佛法,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项正确;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排除A项;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期来到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日本遣唐使,排除C项;郑和是明朝时期的外交家、航海家,曾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
4.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称华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聚居的地方叫“China Town”(唐人街),这是因为(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时正式开始对外交往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当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所以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一直称中国人为“唐人”,并且一直存在着诸如“唐人街”一类的名称,所以C项正确;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表述明显错误,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唐朝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外交往,排除B项;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
5.《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
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 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过程
C.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D.总结乾隆平定回部叛乱的成果
【答案】A
【解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朝时期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取经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因此通过题干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为完成使命,历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A项正确;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与《大唐西域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乾隆平定回部叛乱是在清朝前期,排除D项。故选A项。
6.如果给如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双眼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第六次终于成功,传授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C项正确;西游天竺,求取佛经,与玄奘相关,排除A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与武则天相关,排除B项;征战海外与鉴真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
7.下图是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最适合国外商人居住的位置是
A.礼泉坊 B.西市 C.宫城 D.东市
【答案】A
【解析】唐朝的长安城是国际性大都市,城市市坊分开,其中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因此最适合国外商人居住的位置是礼泉坊,A项正确;东市和西市属于商业区,不是居住区,排除B和D项;宫城是皇帝等达官贵人居住生活和办公的场所,排除C项。故选A项。
8.“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下列选项属于“交流互鉴——中外友好交流”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康熙帝亲征雅克萨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繁荣,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都属于“交流互鉴——中外友好交流”,A项正确;康熙帝亲征雅克萨是反抗俄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外友好交流,排除B项;戚继光抗倭是反抗日本的侵略,不属于中外友好交流,排除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反抗荷兰的侵略,不属于中外友好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9.P21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
【答案】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解析】略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三:《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的。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人物是唐朝__________(皇帝)时期,赴日本最有影响的高僧_________,他曾经______次东渡,终于到达。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
(2)唐朝时期,日本派很多人来中国,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日本人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3)《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去西天取经的形象,是实有其人。他是谁?他去的西天当时称什么?是今天哪个国家?他取得真经与哪个宗教有关?他以亲身经历写成一部著作,成为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4)唐朝与很多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当时的中国人被称为什么?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1) 唐玄宗 鉴真 六次
(2)遣唐使,学习唐朝法式。
(3)玄奘,天竺,印度,佛教,《大唐西域记》。
(4)唐人,开放。
【解析】
(1)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人物是唐朝唐玄宗时期,赴日本最有影响的高僧鉴真,他曾经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日本派很多人来中国,被称为遣唐使;据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这些日本人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法式。
(3)
依据所学可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去西天取经的形象,是实有其人。他是唐太宗时期的高僧玄奘。他去的西天当时称天竺,是今天的印度,他取得真经与佛教有关,他以亲身经历由其弟子写成一部著作,成为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名称是《大唐西域记》。
(4)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与很多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当时的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题,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岳飞抗金的事迹,一直被广为传颂,“靖康耻,犹未雪,民族之间战则两伤,和则两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历史上曾流传一首民谣,下列从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