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说课ppt课件
展开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导语:点亮盘亘千年的古意
文之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刘勰《文心雕龙》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读者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个论证过程。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1.梳理并概括本文作者林庚的文学理论2.关注文学语言,提高对文本语言的敏锐度
问题一: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明确本文的探究对象
第一部分:(1—3段)发现问题: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木叶”为诗人们所钟爱。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二部分:(4—6段)分析问题:“木叶”被诗人喜欢的原因,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三部分:(7段)总结全文:说明“木”与“树”在概念上的差别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
木=树 木叶=树叶树叶---叶(简省)诗人为何还要执着于“木叶”?
问题二:完成表格分析,明确探究目的。
“木” 所代表的诗歌暗示性
问题三:再次梳理思路,用5个关键词概括本文。
木叶、树叶、木、暗示性、一字千金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问题一:对文本中关于“木”“叶”的诗歌进行感情色彩分析。
问题二:暗示义暗示了哪些内容?
意象特征、意境特征、情感内容、情感色彩
宣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启示义是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给读者的意义。所谓诗的多义性,就是说诗歌除广宣示义之外还具有种种启示义。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启示义的体会能力。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问题三: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具有暗示义的意象,试列举分析。
常见意象:柳、杜鹃、垂钓、落花、凭栏等
问题四:依据给定的诗歌,分析其启示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虚室:虚空居室;虚静内心 双关义白日:光明灿烂之景,追日之意,昂扬蓬勃 情韵义东篱:固定意象,隐居恬淡之情致 象征义落花:时节、落魄时节、盛世衰落 深层义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小结: 语言的暗示性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象征、双关、浅表、深层、情感等,无所谓哪一种,关键在于知人论世、还原情境、联想发散。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语文学习的能力在于通过语言还原甚至拓展原有的思维。捕捉意象细微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加以积累,可以深化对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根据给定材料,模仿《说木叶》的主体段落,对意象进行分类探究,试写一段诗论。400字以上。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李煜《渔父》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饱满翠绿湿润,空阔微黄干燥,其它常见意象,“落红”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文思路,理清思路,第二部分内容分析,第二部分内容探究,第三部分内容分析,总结对比,全文总结,课文探究,亲人的思念,得到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