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共159页。
第一单元 数一数
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让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数一数
学习目标:
1.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数1-10各数。
2.了解校园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首先要学会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一数”。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数1-10各数。
2.了解校园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页的图,边看图边思考:
1.看2-3页图,观察图中都有什么?你是怎样观察的?
2.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3.看4-5页图,这些事物的个数用哪些数来表示?
4.你能数数身边的事物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看2-3页图,观察图中都有什么?生回答:红旗、老师、同学、单杠、花、鸟、树、小学生......
提问2:你是怎样观察的?生回答: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提问3: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生回答:1面红旗,1位老师,2个单杠,3个凳子,4个垃圾桶,4朵向日葵,5朵花,6盆花,7只小鸟,8棵树,9名女生,10名男生......
提问4:你是怎样数的?生回答:用手或笔尖点着事物,从1开始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对应的数,就是这种事物的总个数。
提问5:看4-5页图,这些事物的个数用哪些数来表示?生回答:红旗的面数是1,单杠的个数是2,凳子的个数是3,垃圾桶的个数是4,花的朵数是5,花的盆数是6,小鸟的只数是7,大数的棵树是8,女生的人数是9,男生的人数是10。
提问6:你能数数身边的事物吗?生回答:教室有2扇门,有1块黑板,6根电棒......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1—10各数,方法是:数事物个数时,按一定的顺序点着数(可以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用手或笔尖点着事物,从1开始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对应的数,就是这种事物的总个数。数数时,一定要数准确,将事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来表示。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 ) ( )
3.把卡片上缺少的图形画出来。
3 8 10
○ □□ △△
4.画一画,根据数字画△。
2( ) 6( ) 9( )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把卡片上缺少的图形画出来。
3 8 10
○ □□
2.画一画,根据数字画△。
2( ) 6( ) 9( )
师:错在哪?为什么错?(多画或少画)
师结合错题强调:以后遇到这样类型的题,必须画完遍以后再用手或笔尖点着数一遍,保证不多画或不少画。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数数字。
2.从1数到10。
(1)从小到大数。
(2)从大到小数。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 )
□□□□ ♫♫♫♫♫
( ) ( ) ( )
2.连一连。
☺☺☺ ▲▲▲▲▲ ♥ ♪♪♪♪♪ ♣♣♣♣♣♣♣
☺☺☺ ▲▲▲▲▲ ♥
10 6 7 2 5
3.看数圈图。
7 9 4
☆☆☆☆ ◎◎◎◎◎ ◣◣◣
☆☆☆☆ ◎◎◎◎◎ ◣◣◣
教学反思:
课题:比多少
学习目标:
1. 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正确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兔正在盖新房,热心的小猪也来帮忙了。新房子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多少”。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正确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小兔有( )只,砖有( )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 )。
2.小猪有( )只,木头有( )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 )。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 )。
3.想一想: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兔有( )只,砖有( )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 )。
生摆学具后回答:小兔有4只,砖有4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师小结:在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可以把两种事物一一对应起来,如果没有剩余部分,它们的数量就同样多。
提问2:小猪有( )只,木头有( )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 )。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 )。生摆学具后回答:小猪有3只,木头有4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少。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师小结: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少。
提问3:想一想: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生回答:萝卜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砖的块数少;板凳的个数和萝卜的个数同样多......
师强调: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时,不能看它们是否排的一样长,应该通过一一对应法进行比较,有剩余的比较多。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在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可以把两种事物一一对应起来,如果没有剩余部分,它们的数量就同样多。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多,没有剩余的事物少。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小题,学生可能在( )里“√”、“×”都打了。
师结合错题强调:只在多的后面画√,看清题目要求。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在多的下面打“√”。
△△△△△△△ ( )
○○○○ ( )
2.少的下面打“╳”。
(((((( ( )
&&&&&&& ( )
3.填一填。
○○ (1)( )最多,( )最少。
□□□ (2)○比 ☺ ( )。
△△△△△ (3)△比 □ ( )。
☺ ☺ ☺ (4)□ 和 ☺( )。
4.按要求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多。
○○○○○ □□□□□□
(3)画□比★少。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8页第3、4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上、下、前、后
学习目标:
1.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正确地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这里面有很多的交通工具,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上、下”“前、后”。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正确地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页,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图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2.货车在火车的( )面,火车在货车的( )面,.轮船的上面有( )。
3.小汽车在货车的( )面,货车在小汽车的( )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图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生回答:火车、货车、小汽车、轮船
提问2:货车在火车的( )面,火车在货车的( )面,轮船的上面有( )。
生回答:货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货车的下面,轮船的上面有火车、货车、小汽车、公共汽车。
师小结:“上”是指高处的物体;“下”是指低处的物体。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点,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提问3:小汽车在货车的( )面,货车在小汽车的( )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 )。生回答:小汽车在货车的前面,货车在小汽车的后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货车。
追问:鼻子的下面是什么?嘴巴的上面是什么?眼睛在鼻子的什么面?
师小结:上和下、前和后是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前后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点,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按要求摆一摆。
2.
3. △ (1)○的上面是( ),下面是( )。
○ (2)△和○在□的( )面。
□ (3)○和□在△的( )面。
(4)△的下面有( )。
4.
(1)( )号车在最前面,( )号车在最后面。
(2)1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在( )号车的后面。
(3)4号车在( )号车的后面,5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学生可能△的下面有( )填○。师强调有几个就要写几个。
(2) 学生前后可能填反。师结合错题强调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找找生活中我们教室里处于“上、下”“前、后”的物体都有哪些?
2.
3.
①小马的上面是( ),小象的下面是( );
②小鸭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1页第2、3题和补充题。
1.小强家 (1)小强家在小丽家的( )面,
小红家 (2)小丽家在小红家的( )面
小丽家 (3)小丽家的上面住有( )户人家。
2. (1)白云在大树的( )面,
(2)大树在白云的( )面,
3.在○的上面画□,下面画△。
○
4.小红 小明 小丽 小强
(1)排在最前面的是小红,排在最后面的是( )
(2)小丽在小强的( )面。
(3)小强在小红的( )面。
(3)小明的前面是( ),后面是( )。
教学反思:
课题:左、右
学习目标:
1.理解“左、右”的含义,会正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为了安全,避免行走、上下楼撞在一起,我们都要靠右行走,那你们知道哪边是右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左、右”。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左、右”的含义,会正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0页上课图,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人有( )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 )手和( )手。
2.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人有( )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 )手和( )手。生回答: 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左手和右手。
提问2: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生回答:右手写字、左手压本子扫地、右手举手发言、右手拿筷子、左手端饭......
师小结: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的是右边。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 ★ ◇ ◆ ■ ◎ ● ☆
(1)★在◇的( )边;●在◎的( )边;
(2)■在○的( )边;☆在◆的( )边;
(3)◇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4)■的右边有( );★的左边是( )。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左右写反了。
拓展:请你说一说你的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
师结合错题强调:左手所在一边就是左边,右手所在一边就是右边。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说一说教室里还有哪些左、右关系?
2.看图填一填。
在的( )边,在的( )边,
在的( )边,
在的( )边,的左边是( ) ,右边是( )。
3.
明明的左边是( ),右边是( ) 。
红红在丽丽的( )边,丽丽的左边有( )人。
请你在丽丽的右边画一个小朋友。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课本第15页第5题和补充题。
(1)狮子在袋鼠的( )边。
(2)长颈鹿在狮子的( )边。
2.在□左边画○,右边画△。
□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能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让学生认识“﹥”、“﹤”、“=”,会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让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会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经行交流。
教学课时:
10课时
课题:1—5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知道1-5的排列顺序。
2.会正确地认、读、写1-5各数。
3.通过数数培养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院子里有位老奶奶、还有小鸡、小狗等。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1-5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2.会正确地认、读、写1-5各数。
3.通过数数培养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第14-16页的内容,边看图边思考:
1.小狗有( )只,鹅有( )只,小鸟有( )只,小鸡有( )只,南瓜有( )个。用小棒摆图形表示1—5各数。
2.数一数,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1、2、3、4、5表示?
3.对照计数器看下面的点子图,想一想:
(1)1添上1是( ),2添上1是( ),3添上1是( ),
4添上1是( )。 (2)数字写在田字格的( )半格,并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狗有( )只、鹅有( )只、小鸟有( )只、小鸡有( )只、南瓜有( )个。生观察图片后回答:小狗有1只、 鹅有2只、小鸟有3只、小鸡有4只、南瓜有5个。
提问2:数一数,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1、2、3、4、5表示?
生回答:1位老奶奶,1座房子;2个盘子,2个筐;3盆花,3只蝴蝶;4棵向日葵;5个玉米。
提问3:1添上1是( ),2添上1是( ),3添上1是( ),4添上1是( )。
生回答: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提问4:数字写在田字格的( )半格。
生回答: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师小结:生活中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数1-5来表示。1-5各数按照从前往后排的顺序是1、2、3、4、5;从后往前排的顺序是5、4、3、2、1。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看数涂色。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2题,学生可能多数或少数。
师强调: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指一个数一个,不要多数或少数。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数涂色。
3 ☆☆☆☆☆ 2 ☆☆☆☆☆
1 ☆☆☆☆☆ 5 ☆☆☆☆☆
2.按顺序写数。
(1)( )3( ) ( ) 4 5
(2)1( )3( )5 5( )( )2( )
3.2的前面是( ),后面是( )。
4.3和5之间的数是(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18页第4题,19页第5题。
教学反思:
课题:比大小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写“﹥”“﹤”“=”,并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练习和游戏,建立符号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面对鲜美的水果,3只小猴早就流口水了,这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相比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多少”。 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认、读、写 “﹥”“﹤”“=”,并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练习和游戏,建立符号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7页的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一幅图,小猴和桃子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 ),也就是3( )3,“=”叫( )号, 3=3怎样读?
2.看第二幅图,小猴和香蕉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 ),也就是3( )2,“>”叫( )号,3>2怎样读?
3.看第三幅图,小猴和梨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 ),也就是3( )4,“﹤”叫( )号,3<4怎样读?
4.怎样区分“>”“﹤”,并在田字格描写三种符号。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 ),也就是3( )3,“=”叫( )号, 3=3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3,“=”叫等号。读作3等于3。
提问2: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 ),也就是3( )2,“>”叫( )号,3>2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也就是3>2,“>”叫大于号,读作3大于2。
提问3:小猴的只数比梨( ),也就是3( )4,“﹤”叫( )号,3<4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比梨少,也就是3﹤4,“﹤”叫小于号,读作3小于4。
提问4:怎样区分“>”“<”,并在田字格描一描。
生回答:相同点:开口都朝向大数。不同点: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
师小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再用“>”“<”“=”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2 2○3 5○4
2. 5○2 3○5 4○3
5○5 4○1 5○4
3.
4.填一填。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2题,学生比大小可能填反。师强调: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用“>”连接;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用“<”连接。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在○里填上“>”、“<”或“=”。
4○5 5○3 5○4 3○4
2.( )里能填几?
3=( ) 4>( ) 2<( )
3.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3 5 2 1 4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8页第3、4题,第19页第5、8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几
学习目标:
1.认识第几,知道1--5各数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2.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售票处前,大家都在自觉排队买票,一个小男孩排在一位阿姨的后面,他正在数有几人排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小男孩排第几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几”。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认识第几,知道1--5各数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2.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0页排队图,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小男孩排第2,其它阿姨和叔叔分别排第几,把答案填在¨里。
2.一共有□人在排队,比较5人和第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人,后面有□人。把答案填在¨里。
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男孩排第2,其它阿姨和叔叔分别排第几,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1、3、4、5。
提问2:一共有□人在排队,比较5人和第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回答:一共5人在排队。不一样,5人是多个人,第5是一个人。
提问3: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人,后面有□人。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提问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回答(答案合理就行)。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几:(1)我们在写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指一个数一个,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2)“几”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多个);“第几”表示总数中的某一个。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明明获得第( )名,浩浩获得第( )名,丁丁获得第( )名。
2.
一共有( )人。从左数,妈妈排第( )。
3.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
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 )只小鸟。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给第4只小鸟涂色,学生可能涂了4只。师强调:先确定数数的方向,再一个一个得数,数到几,它所在的位置就是“第几”。
师小结:“第几”表示总数中的某一个数,“几”表示事物的数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1)
(2)
(3)
2.
(1)把左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2)把右边的第3只小动物涂色。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 ◊ Δ
(1)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左数,●排第( ),Δ排第( )。
(3)从右数,◊排第( ),●排第( )。
(4)从右数,圈住右边3个图形,给左数第5个图形涂色。
2.想一想,填一填。
(1)一共有( )盆花。
(2)从左往右数,第2盆花有( )朵,第5盆花有( )朵。
(3)从右往左数,第1盆花有( )朵,第5盆花有( )朵。
教学反思:
课题:分与合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明摘了4个葵花,5个玉米,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1-22页上面的图,看图、看文字和分成,思考:
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 )种情况。
( )( ) ( )( ) ( )( )
4 4 4
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 )种放法。把答案填在方框里。
1 4 2 □ 3 □ 4 □
5 5 5 5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 )种情况。
生回答:有3种情况:1 3、2 2、3 1。
师小结:4能分成1和3、2和2、3和1,相应的1和3、2和2、3和1都能合成4。
提问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 )种放法。
生回答:4种放法:2 3、3 2、4 1。
师强调:尖角对着的数是合成的数或被分的数,开口对着的两个数是分出来的数。
师小结:5能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相应的1和4、2和3、3和2、4和1都能合成5。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涂一涂、填一填。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最后一道题,可能填的和第三小题重复。师强调:不能和前面的题目重复。
第3题,学生可能重复涂色和填写分与合。师强调: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按数字画出缺少 。
4 3 5 4
( ) ( ) ( ) ( )
3 4 5 5
2 ( ) 3 ( ) 4 ( ) 3 (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23页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加法算式。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丑正在给大家表演节目,他的两只手里都拿着气球,把两只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你知道一共有几个气球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加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加法算式。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4页上面的气球图,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数一数,小丑拿了( )个红气球,拿了( )个蓝气球,把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一共有( )个气球。
2.对照圆片图想一想:3和1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3.算式3+1=4,“+”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4.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 )法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丑左手拿了( )个红气球,右手拿了( )个蓝气球,两个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一共有( )个气球。
生数一数并回答:小丑拿了3个红气球,拿了1个蓝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
提问2:对照圆片图想一想:3和1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左边有3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4个。3+1=4。
提问3:算式3+1=4,“+”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生回答:“+”是加号,表示合在一起,读作3加1等于4。
提问4: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 )法计算。
生回答:用加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数字数错。师强调:指一个数一个,不多数或少数。
学生可能( )漏写。师强调:( )里表示把上面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 )+( )=( )
2.看图列算式。
○ ○○ □□ □□
( )+( )=( ) ( )+( )=( )
3.我会编故事。
2+3=5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一、说一说,填一填。
1.
小女孩右手有3支 ,左手有2支 ,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一共有( )支。
3+2=( ) 读作:( )加( )等于( )。
2.
树枝上原来有2只鸟,又飞来了( )只,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一共有( )只鸟。
2+( )=( ) 读作:( )加( )等于( )。
二、看图填空。
教学反思:
课题:5以内的加法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加法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页小松鼠图,看图、看文字,重点思考3+2=□的计算方法:
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方法,他的计算方法是( )。
2.再看中间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并把方框填完整。
3.最后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
4,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方法,他的计算方法是( )。
生回答:点数。
提问2:再看中间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
生回答:数的组成。
提问3:最后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
生回答:接着数。
提问4: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回答:数的组成。
师强调:先把算式的得数算出来,根据得数填写括号里的数。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是:计算5以内的加法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1)手指一个一个数---点数的方法(2)数的组成(3)接着数。其中数的组成比较简单。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4+1=( ) 1+4=( )
2.
1+3 =( ) 3+( )=( )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学生可能得数计算错。
师小结:计算时,我们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数的组成,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2.看图说算式。
(1)
( )○( )=( )
(2)
( )○( )=( )
(3)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计算。
2+3= 2+1= 2+2=
3+2= 1+2= 1+1=
3.解决问题。
美术组有3个男生,有2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人?
( )+( )=( )(人)
教学反思:
课题: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并会正确地读、写减法算式。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并会正确地读、写减法算式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6页内容,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数一数,小丑手里一共拿了( )个气球,飞走了( )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 )个气球。
2.看圆片图,虚线圈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算式?
3.算式4-1=3,“-”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数一数,小丑手里一共拿了( )个气球,飞走了( )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 )个气球。
生回答:小丑手里一共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3个气球。
提问2:看圆片图,虚线圈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虚线圈表示去掉。
提问3:对照圆片图看算式4-1=3,“-”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生回答:减号,表示减去,读作4减1等于3。
师小结: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列式计算。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3题,算式学生可能减错数字。师强调:虚线圈住的就是去掉的部分。
师小结:减法必须先找总数,从总数里去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天鹅、松鼠图。
2.看图列算式。
(1)
( )○( )=( )
(2)
( )○( )=( )
3.我会编故事。
2+3=5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第28页第5题,第29页第8题的减法题。
教学反思:
课题:5以内的减法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减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树上原来有5只松鼠,跑了3只,你知道还剩几只吗?今天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减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7页小松鼠图,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重点思考5-3=□的计算方法:
1.先看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
2.再看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并把方框填完整。
3.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先看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他的方法是倒着数。
提问2:再看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她的方法是数的组成。
提问3: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回答:想加算减。
拓展:
-2=3 5- =4
=( ) =( )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减法,可以用倒着数、数的组成、想加算减三种方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涂色可能涂错。师强调:减几就涂几个。
第4题,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师小结:5以内数的减法,可以用倒着数、数的组成、想加算减三种方法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列算式。
2.摘苹果。
4-2= 3-1= 5-4= 2-1= 4-1=……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29页7、9减法题和补充题。
1.算一算。
5-1= 5-2= 5-3=
4-1= 4-2= 4-3=
3-2= 2-1= 3-1=
2.解决问题。
(1)老师有5支粉笔,用了2支,还剩几支粉笔?
( )-( )=( )
(2)有4个气球,飞了3个,还剩几个?
( )-( )=( )
教学反思:
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0的含义,并会正确读、写0。
2.理解、掌握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猴妈妈给小猴准备了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桃子太甜了,它忍不住又吃了一个,这时候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了。你知道一个也没有用数字几来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0的含义,并会正确读、写0。
2.理解、掌握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第30页内容,边看图、看数字边思考:
1.看小猴吃桃图,0表示什么意思?看尺子图:0写在哪儿?表示什么意思?
2.写0时注意什么?你在哪儿还见到过0?
3.看小鸟图:鸟窝里原来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还剩( )只小鸟。3-3=0想一想: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 )。
4.看青蛙图:左边荷叶上有 (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 )只青蛙。 4+0=4,想一想:一个数加0,得数还是( )。
5.最后想5-0=( ),一个数减0,得数还得( )。并把得数填在 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看小猴吃桃图,0表示什么意思?看尺子图:0写在哪儿?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0表示一个也没有,0写在最前面,表示起点。
提问2:写0时注意什么?你在哪儿还见到过0?
生回答: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和收笔要相连,要圆滑,不能有棱角。超市购物、温度计、电话见过0等。
提问3:看小鸟图:鸟窝里原来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还剩( )只小鸟。3-3=0,想一想: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 )。
追问:举出得数是0的算式。
生回答: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3只,还剩0只。得数是0。
提问5:看青蛙图:左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 )只青蛙。4+0=4,想一想:一个数加0,得数还是( )。
生回答: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一共有4只。还是4。
提问6:最后想5-0=( ),一个数减0,得数还得( )。生填空并回答:5-0=5,一个数减0,得数还是这个数。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一个数加0或减0,得数还得这个数。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 ( )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4题,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师强调: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鸟窝里有( )只小鸟,用( )表示。
2.小猫钓鱼图。
3.从大到小排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31页第3、5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数5以内的数,掌握5以内的分成和加减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来对第三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师板书课题)。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正确地数5以内的数,掌握5以内的分成和加减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师口述)
二、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2页加减法表,思考:
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生回答:1.加法表: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第二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每一横行的得数都一样。
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字一样。
2.减法表:横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每一横行的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竖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字都一样;每一列的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规律,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会不会正确地计算。
检测题第32 页第1、2题,第33页第1、2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学生可能分与合错。师强调: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2) 学生可能计算错。加减法计算时用数的组成比较简便。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3页第3、4、5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出示情景图,同学们这些物品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它们是什么形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过渡:小男孩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观察教具、结合教具看课本第34页内容,思考:
1.第一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
2.第二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
3.第三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上下一样( ),两端是( )的面,( )滚动。
4.第四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 )滚动。
5.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第一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长方体)。这些物品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提问2:第二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正方体),它的特征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大小一样)。
提问3:第三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上下一样( ),两头( )的面,( )滚动。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圆柱)。它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圆圆的、平平的)面,(可以)滚动。
提问4:第四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 )滚动。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球),它的特征是(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提问5: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生回答:鞋盒,空调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师小结: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6个面,面有大有小。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6个面,面大小一样。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圆圆的、平平的面,可以滚动。
球: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第3题学生最后一个可能漏连。师强调:连线是看着观察上面的物品看是什么图形,上面找下面,这样不会漏连。
(2) 第4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数图形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上到下数,要多数几遍,可以做标记,确定没有漏数或多数,最后填上答案。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2.猜一猜。
站起来又可以滚动的是( )。
四四方方六个面一样大小的是( )。
3.小强想帮李奶奶把一个很重的圆柱形水桶从水池边搬到房子前,可是太重了,搬不动,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7页第4题和补充题。
一、选一选。
1.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 )
2.在圆柱下面画“√”。
( ) ( ) ( )
二、连一连。
三、数一数。
教学反思:
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学习目标:
1.会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拼成各种图形,并会用这些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立体图形。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把相同的图形拼在一起能拼成什么图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拼成各种形状,并会用这些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立体图形。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5-36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
2.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 )。
3.2个圆柱可以拼成( )。
4.所有的积木都用上,怎样搭的又稳又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
生回答: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提问2: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生回答: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正方体)。
提问3:2个圆柱可以拼成( )图形。生回答:2个圆柱可以拼成(圆柱)。
师小结: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用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更高的圆柱。
提问4:所有的积木都用上,怎样搭的又稳又高?
生回答:立体图形较大的面贴在一起,一个一个摞起来,这样就能又高又稳。
师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比较稳定,尽量放在下面;横放的圆柱易滚动,应竖放;球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用4个相同的 ,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4.最难堆的物体是( )。
①正方体 ②长方体 ③圆柱 ④球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少数一个。师强调:观察拼搭的立体图形,一般采用分层数的方法,先数上面一层,再数下面一层,把两层的个数加起来,就是图形的总个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数一数,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从右边哪个物体中可以找出左边的图形?把这个物体圈起来。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8页 4、5、7、8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让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让学生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
13课时
课题:6和7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数读写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打扫卫生,你知道教室有几个同学在值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会正确地数读写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9--40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39页打扫卫生图,值日的同学有( )人,再加上1位老师一共有( )人,分别用数字几表示?用圆片和小棒摆6和7.
2.看第40页的计数器图, 5添上1是( ),6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6在5的( )面,7在6的( )面。
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5、6、7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5.对照小鱼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里。
6.观察6和7在田字格的位置,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39页打扫卫生图,值日的同学有( )人,再加上1位老师一共有( )人,分别用数字几表示?
生回答:同学们有 6 人,一共有7 人。
学生动手用圆片和小棒摆6和7。
提问2:看第40页的计数器图, 5添上1是( ),6添上1是( )。
生回答:5添上1是( 6 ),6添上1是( 7 )。
提问3:看直尺图,5在6的( )面,7在6的( )面。
生回答:6在5的(后)面,7在6的(后)面。
提问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5、6、7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6〈7,6〉5,7〉6.
提问5:对照小鱼图,完成下面的三道题,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一共有7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5条.有7条的是第4缸
提问6:观察6和7在田字格的位置,描红练写在书上。
师小结:1.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2。从小到大排列7以内的数:1、2、3、4、5、6、73.第6、第7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6、7表示物体的数量。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按顺序填数。
2.数一数,比一比。
3.
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
从左边数,在第7只熊猫的上面画1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圈6只熊猫可能圈第6只。师强调:6只表示有6个事物,所以圈住6只熊猫。
左边数,第7只熊猫上面画1个○。学生可能方向错或画成7个○。师强调:应从左手边数。第7只,表示第7个事物,只有1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帮小鹿数一数
2.用“>”“=”“<”比较大小。.
6○7 6○5 7○5 6○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2.按顺序填空
( )5 ( ) 1 ( ) 3( )4 5( )( )
3.比较大小,用“>”“=”“<”填空。
6○7 6○5 7○5 6○4 5○4 7○7
4.填一填。
○○○○○○☆○○○
(1)从左数,☆排第( )个,☆从右数第( )个。
(2)☆前面有( )个○,后面有( )个○。
5.圈一圈。
O O O O O O O
(1)右边6个圆圈起来。
(2)把左数第7个圆涂色。
教学反思:
课题:6和7的分与合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6和7的分与合。
2.培养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熟练地掌握6和7的分与合。
2.培养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观察圆片图的第一行,涂色后把6个圆片分成了( )和( )。
2.按照一定的顺序涂色,并把6的组成填在书上。
3.观察积木图:7个正方体分成两堆,有( )种分法。
4.思考小精灵的话: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圆片图的第一行,涂色后把6个圆片分成了( )和( )。
生回答:把6个圆片分成了( 5 )和( 1 )。
提问2:按照一定的顺序涂色,并把6的组成填在书上。
生回答: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1和5.
师小结:有序的涂色,可以把6的组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来。
提问3:观察积木图:7个正方体分成两堆,有( )种分法。
生回答:有(6 )种分法。
提问4:思考: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生回答: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3和4。
多种形式背6、7分与合。
师小结:在想数的组成时,可以由一组数的组成想到另外一组数的组成。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多画或少画。师强调:根据数字画○,画完以后要再指一个数一个,多数两遍,确定不多画或不少画。
第3题,学生可能横着写。师强调:数的组成是上面和下面竖着写。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6 7 □
1 5 4 □ 1 □ 4 3
2.背写6、7分与合。
教学反思: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会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在学习“一图四式”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课堂上,同学们正在根据所摆的原片写算式,他们写的算式相同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会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在学习“一图四式”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2页内容,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先看圆片图,为什么同一幅图小女孩和小男孩列出的算式不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看小花、小棒图想一想:一般情况下,一幅图能列几道加法和几道减法?把答案填在书上。
3.看三角形图:为什么只能列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圆片图,为什么同一幅图小女孩和小男孩列出的算式不同?
生回答:观察的角度不同。
提问2: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回答:加法算式相同的地方: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结果也相同。不同的地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减法算式相同的地方:减号前面的数字相同,都是6。
提问3:一般情况下,一幅图能列几道加法和几道减法?
生回答:两道加法,可以从左边往右边加,也可以从右边往左边加,即两数相加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两道减法,可以用总数减去左边的数得到右边的数,也可以用总数减去右边的数得到左边的数。
提问4:看三角形图:为什么只能列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
生回答:两个加数相同。
师小结:1.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根据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2.计算6、7的加减法可以根据6和7的分与合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漏连。师强调:连完之后要手指着检查。
第4题,学生可能算错,师强调:看清加减符号和数字,要认真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44页第6、7题,45页第11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喜欢小兔子吗?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群可爱的小兔子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6页小兔图,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一看图里有什么?左边有( )只小兔,右边有( )只小兔,填在方框里。它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这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一共有几只。把答案写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左边有( )只小兔,右边有( )只小兔。 它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这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它是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这是(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2:怎样解答?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生回答:4+2=6(只)
提问3:解答正确吗?一共有几只。
生回答:正确,一共有6只。
师小结:解决数学问题时,当?在 的下面,表示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总量还是部分量。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指一个数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左边有( )人,右边有( )人,一共有几人?3.
2.
( )○( )=( )(条)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2.□□□ ○○○
?个 ?个
( )○( )=( )(个) ( )○( )=( )(个)
3. 4.{{{ |||||
?只 ?朵
左边有( )只,右边有( )只。 左边有( )朵,右边有( )朵。
一共有几只? 一共有几朵?
( )○( )=( )(只) ( )○( )=( )(朵)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正确地列减法算式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在休息,其中两只顽皮的青蛙跳入了水中,你知道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正确地列减法算式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7页看青蛙图,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图里有什么?一共有( )只青蛙,跳走( )只青蛙,填在¨里。想一想:“?只”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还剩几只。答案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图里有什么?一共有( )只青蛙,跳走( )只青蛙,填在¨里。想一想:“?只”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 2 )只青蛙,“?只”表示求还剩几只。
提问3: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怎样计算?
生回答:用减法,7-2=5。
提问3:解答正确吗?还剩几只。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正确,还剩5只。
师小结:解决问题时,“?”在“ ”上面一侧时,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只)
2. 3.
4.☆☆☆ ?个 5. ?个 □
7个 6个
□○□=□(个) □○□=□(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总量还是部分量。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指一个数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看图列算式。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课本49页第6题。
2.
7只
一共有( )只,跑了( )只,还剩几只?
□○□=□(只)
教学反思:
课题:8和9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数读写8和9,熟记9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8、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校园里百花争艳,树木葱郁,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为它们浇花、除草。这里边蕴含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8和9的认识”。请大家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数读写8和9,熟记9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8、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0-51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50页浇花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8?哪些事物的数量是9?用圆形和三角形摆8和9。
2.看第51页的计数器图, 7添上1是( ),8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8在7的( )面,9在8的( )面。
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5.对照小动物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书上。
6.观察8和9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50页浇花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8?哪些事物的数量是9?
学生数一数回答:数量是8的事物有:8名同学、8朵花、8棵树、8个大字。数量是9的事物有:9 个人、9盆花、9只蝴蝶。
学生动手用圆形图和三角形摆8和9。
提问2:看第51页的计数器图, 7添上1是( ),8添上1是( )。
生观察计数器并回答:7添上1是( 8 ),8添上1是( 9 )。
提问3:看直尺图,8在7的( )面,9在8的( )面。
生观察并回答:8在7的(后)面,9在8的(后)面。
提问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生填写并回答:7〈8,8〈9,8=8,9=9。
提问5:对照小动物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老鼠排第1,猴子排第9,龙排第5。
提问6:观察8和9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生回答:8一笔写成,从右上角起笔,先写“S”形,再往右上格写,写圆滑,占满两个半格。
师小结:9以内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0、1、2、3、4、5、6、7、8、9。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用几来表示,如8、9;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时,用第几来表示,如第8、第9。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没有按照顺序连。师强调:从0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连。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数一个划掉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我会数一数。
( ) ( )
2.
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左起,小兔排第( ),小猴子排第( ),右起第5只小动物是( )。
3.8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和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2.按顺序填空
(1)( )8 ( )
(2)1 ( ) 3( )5( )( )8( )
(3)9( )( )6( )4( )( )( )
3.比较大小,用“>”“=”“<”填空。
8○7 8○9 7○9 8○8 9○6
4.¤¤¤¤¤¤¤¤¤¤
(1)把左边的9个苹果圈起来。
(2)把右边的第8个涂色。
5.填一填。
小猫 猴子 小兔 老虎 小猪 大象 小鸭 小狗 小牛
(1)一共有( )个小动物。
(2)从左起,小兔排第( ),小猴子排第( )
(3)右起第5个小动物是( )。
教学反思:
课题:8和9的分与合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8和9的分与合。
2.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将星星和圆形分别分成两组,分别有几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和9的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熟练地掌握8和9的分与合。
2.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2页星星图和圆片图,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想一想:8个五角星分成两组,有( )种分法。
2.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3.9个●分成2组,有( )种分法。动手摆圆片并把答案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8个五角星分成2组,有( )种分法。
生回答:8个五角星分成2组,有( 7 )种分法。
提问2: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生回答: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
提问3:9个●分成2组,有( )种分法。
生回答:有( 8 )种分法。
背会8、9的分与合。
师小结:8的组成有7种,9的组成有8种。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漏圈。师强调:圈的时候要按顺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1.数学书55页第5题。
2.背写8、9的分与合。
教学反思:
课题:8、9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评价意识。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红色笑脸和粉色笑脸整齐地摆放着,小棒也按不同的颜色整齐地摆放着,根据这两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9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评价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3页,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
1.观察笑脸图、小棒图、正方体图,根据一幅图列出( )道加法和( )道减法,重点思考怎样计算得数?把答案写在¨里。
2.想一想:4+4=( ),8-4=( )。把答案写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笑脸图、小棒图、正方体图,根据一幅图列出( )道加法和( )道减法。
生观察算式并回答:根据一幅图列出(2 )道加法和( 2 )道减法。
提问2:怎样计算得数?生回答:看图数一数,利用8.9的分与合进行计算,还可以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推出另外三道算是的结果。
提问2:4+4=( ),8-4=( )。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4+4=(8 ),8-4=(4 )。
师小结:计算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看图数一数;2.利用8、9的分与合计算;3.根据一道加法算式的结果推导出另外三道算式的结果。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7+1= 7+2= 8+1=
1+7= 2+7= 1+8=
8-1= 9-2= 9-1=
8-7= 9-7= 9-8=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把花朵的数量合起来,是8朵。师强调:应该是第几盆和第几盆合起来。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填空。
2.看图列四个算式。
( )○( )=( ) ( )○( )=( )
(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第55页5、8、9题,第56页12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会看图理解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2.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老师领同学们到动物园去逛一逛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7页,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看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 )只,跑走了(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 )。
2.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把答案写在¨里。
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 )只,跑走了(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 )。
生数一数并回答:一共有(9 )只,跑走了(3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几只?)。
提问2:该怎样解答呢?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方框里。
生填写并回答:9-3=6。
提问3: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回答:树根下有6个蘑菇,远处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2=8(个)
提问4: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
生回答: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师小结:解决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时,先看图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个) ( )○( )=( )(只)
2. 4本
一共有几本书? ( )○( )=( )(本)
3.一共有9只鸽子。
还剩几只鸽子?( )○( )=( )(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用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部分量还是总量。
第3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要看懂图意,再列算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一共有几朵花?( )○( )=( )(朵)
2.一共有6只兔。
还剩几只兔?(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课本58页第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10的认识和组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并熟记10的组成。
4.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广场上喂鸽子,你知道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只鸽子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能正确认、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小棒摆10的组成,会填10的组成。
4.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9-60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
1.一共是( )人,一共有( )只鸽子,摆10朵小花。
2.看计数器图, 9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 9后面的数是( )。
4.对照点子图,比较9、10的大小,把答案写在书上。
5.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2部分,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
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6.观察10在田字格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一共是( )人,一共有( )只鸽子,也可以用圆片图表示。
生回答:一共是(10 )人,一共有( 10 )只鸽子,用数字( 10 )表示.
提问2:看计数器图, 9添上1是( )。
生回答:9添上1是(10 )。
提问3:看直尺图, 9后面的数是( )。
生回答:9后面的数是(10 )。
提问4:对照2个点子图,比较9、10的大小,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9〈10,10〉9.
提问5:把10根小棒分成2部分,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回答: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想到: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
背会10的分与合。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漏连。师强调:要按照顺序连。
第4题,学生可能横着填。师强调:要竖着填。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数一数,填一填。
2.数一数。
一共有( )个水果,从左边起 排在第(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1.数一数。
△△△△△△△△△△ ⊙⊙⊙⊙⊙⊙⊙⊙⊙
( ) ( )
2.按顺序填空
(1)0( )2 3( )5 ( )( )( )9( )
(2)( )9( ) 5( )( )8( )( )
(3)( )9( )( )( )5( )3( )1( )
3. 10 10 10 ( ) ( )
8 ( ) 6 ( ) ( ) 3 9 1 5 5
4.比较大小,用“>”“=”“<”填空。
8○10 10○9 10○5 6○10 10○10
5.圈一圈。
○○○○○○○○○○○
右边10个圆圈起来,
把左数第10个圆涂色。
教学反思:
课题:1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掌握10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2.利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10,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加法和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10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2.利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1页,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
1.对照中间的圆片图,填写左边的分成和右边的算式。
2.想一想:5+5=( )10-5=( )。
3.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对照老师的答案,看自己的有没有错?有错的举手?
师小结: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是“一图三式”。
提问2:想一想:5+5=( )10-5=( )。
生回答:5+5=( 10 ),10-5=( 5 )。
提问3: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10的分与合,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计算。
师小结:有关10的加减法可以利用10的分与合来计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4.画一画,填一填。
○○○ 3+( )=10
○○○○○ 5+( )=10
○○○○○○○○ 8+( )=10
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填重复。师强调:不能重复填。
第5题,学生可能算式列错。师强调:看懂图意再列算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 )○( )=( ) ( )○( )= ( )
(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62页第8、9题,64页第11、13题。
教学反思:
课题:连加 连减
学习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2个数相加、相减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3个数相加、相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连加、连减。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的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一幅图:正在吃米的有( )只小鸡,跑来( )只小鸡,又跑来( )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2.5+2+1=8,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加,有(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 )。
3.计算时,先算 ( )+( )=( ),再算( )+( )=( )。
4.看第二幅图:原来有有( )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 )只小鸡,又跑了( )只小鸡,还剩几只小鸡?
5.8-2-2=4,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减,有( )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 )。
6.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7.想一想,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第一幅图:正在吃米的有( )只小鸡,跑来( )只小鸡,又跑来( )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生观察图片并回答:正在吃米的有(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提问2:5+2+1=8,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加,有(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 )。
生回答:算式里有(3)个数字相加,有(2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连加。
提问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先算5+2=7,再算7+1=8。
提问4:看第二幅图:原来有有( )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 )只小鸡,又跑了( )只小鸡,还剩几只小鸡?
生回答:原来有有(8)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 2 )只小鸡,现在还剩4只小鸡。
提问5:8-2-2=4,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减,有( )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 )。
生回答:算式里有(3)个数字相减,有(2)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连减。
提问6: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先算8-2=6,再算6-2=4
提问7:想一想,在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生回答:从左往右
追问: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的例子吗?
师小结: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2个数相加或相减,算出来的得数再加或减第3个数 。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没有看懂图。师强调:看懂图意,数清楚图形的数量,再列算式。
第3题,学生可能计算顺序错。师强调:要先计算前两个数,再把它们的得数和第三个数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0+5+2= 9-5-1= 5+4+0= 8-4-2=
3+3+2= 6+1+3= 10-3-4= 9-4-5=
5+0+5= 7-6-1= 10-7-2= 5+1+2=
2.
( )+( )+( )=( ) ( )-( )-( )=( )
( )+( )+( )=( ) ( )-( )-( )=( )
3.小红原有5支铅笔,妈妈给她买了2支,爸爸给她买了3支,现在小红有几支铅笔?
( )+( )+( )=( )(支)
4.树上有10只小鸟,先飞走3只小鸟,又飞走4只小鸟。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66页第2、3、4、6题。
教学反思:
课题: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混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7页的内容,看图、看算式并思考:
1.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2.4+3-2=5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3.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走了( )只,又飞来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4.4-2+3=□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5.想一想: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生回答:原来有( 4 )只天鹅,飞来了( 3 )只,又飞走了( 2 )只。现在湖里有5只天鹅。
提问2:4+3-2=5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生回答:先算4+3=7, 再算7-2=5。
提问3: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走了( )只,又飞来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生回答: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湖里有5只天鹅。
提问4:4-2+3=□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生回答:先算4-2=2, 再算2+3=5。
提问5:想一想: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生回答:从左往右。
拓展: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运用加减混合计算的例子吗?
师小结: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出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得数,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1.
2.
3.
4.教室里有10个小朋友,走了7个,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几个小朋友?
( )○( )○( )○( )=( )(个)
5.小红有8本书,借给小明5本,妈妈又买了6本,现在小红有几本书?
( )○( )○( )○( )=( )(本)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要看清楚图意,再列算式。
第2题,学生可能算错连错。师强调:要认真计算再连线。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算一算。
5+3-2= 9+1-5= 8-6+4= 10-9+5=
7+2-8= 3+4-2= 9-7+6= 10-7-3=
4+6-5= 5+4-3= 7-7+8= 6-4+8=
2.看图列式
( )○( )○( )=( ) ( )○( )○( )=( )
3.树上有8只小鸟,先飞走3只小鸟,又飞来4只小鸟。树上现在有几只小鸟?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68页3.4.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6.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课时:
4课时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读、数11—20各数,并掌握各数的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读、数11—20各数,并掌握各数的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74页例1、例2,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例1:(1)一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 )个十。
一捆零1根小棒是(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读作( )。再接着数一数,摆一摆12-19这些数,并读数。
19再添上1是( ),20是由( )个十组成。
2.看例2:(1)直尺上都有哪些数,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2)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是( );14比13( );
15和17中间是(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一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 )个十。
生回答:一根小棒是(1)个一,10根小棒是(10)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1)个十。
提问2:一捆零1根小棒是(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读作( )。
生回答:一捆零1根小棒是(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生依次动手摆一摆12-19各数后回答:一捆零9根小棒是(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读作(十九)。
提问3:19再添上1是( ),20是由( )个十组成。
19再添上1是(20),20是由(2)个十组成,读作(二十)。
提问4:直尺上都有哪些数,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直尺上最小的数是( ),直尺上最大的数是( )。
生回答: 直尺上都有1-20,这些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直尺上最小的数是(0),直尺上最大的数是(20)。
提问5: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是( );14比13( );15和17中间是( )。
生回答:13前面一个数是(12),后面是(14);14比13(大);15和17中间是(16)。
师小结:
(1)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个十。
(2)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读作“十几”。
(3)20个一是20,20是由2个十组成的,读作:二十。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苹果有( )个。 番茄有 ( )个。桃子有( )个。 正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 菠萝有 ( )个。香蕉有( )个。 球有 ( )个。石榴有( )个。
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3.读一读。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做标记数。
第4题,学生可能一双一双数。师强调:数的是鞋的只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76页第1、2、4、5题。
教学反思:
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并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看,老师准备了三堆小棒,每堆小棒的根数都不相同,大家一起数一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并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5页例3,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观察计数器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观察计数器的十位:有1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颗珠子,在十位写( );有2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
3.观察计数器的个位:有( )根小棒,表示( )个一,在个位上拨( )颗珠子,在个位写( )。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计数器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生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提问2:观察三个计数器的十位:有1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颗珠子,在十位写( );有2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
生回答:有1捆小棒,表示(1)个十,在十位上拨(1 )颗珠子,在十位写( 1 );有2捆小棒,表示( 2 )个十,在十位上拨( 2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2 )。
提问3:观察前两个计数器的个位:有( )根小棒,表示( )个一,在个位上拨( )颗珠子,在个位写( )。
生回答:有(几)根小棒,表示(几)个一,在个位上拨(几)颗珠子,在个位写(几)。
提问4: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拓展:
17,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15,5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生回答: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0 )。不能不写。因为需要用0占位。
师小结:(1)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个位写“0”占位。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把大小写写错。师强调:“个”字前边表示数量用数字写法,“个”字后边表示计数单位用汉字写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写出计数器上的数。
2.写一写,比一比。
3.连一连。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77页7.8.9.12题。
教学反思:
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上课了,老师让小西摆小棒,一边摆一捆,另一边摆3根。看看摆好的小棒,他在思考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两个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8页例4,边看图、边思考:
1.看例4,对照小棒图思考计算方法:
10+3=13,(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13-3=10,(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一,剩下( )个十。
13-10=3,(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十剩下( )个一。
2.看例5,对照计数器思考计算方法:11+2=13,13-2=11,计算时,可以直接把( )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 )。
3.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 )数,得数叫(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 )数,减号后面的数叫( )数,得数叫(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10+3=13,(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 13 )。
提问2:13-3=10,(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一剩下( )个十。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去掉( 3 )个一剩下( 1 )个十。
提问3:13-10=3,(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十剩下( )个一。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去掉( 1 )个十剩下( 3 )个一。
师小结: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十几减10就得几。
提问4:11+2=13,13-2=11,计算时,可以直接把( )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 )。
生观察计数器后回答:计算时,可以直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10)。
提问5: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 )数,得数叫( )。
生回答: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得数叫(和)。
提问6: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 )数,减号后面的数叫( )数,得数叫( )。生回答: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得数叫(差)。
师小结:(1)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十几减10就得几。
(2)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10。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10+4= 11+4= 13+5=
14-10= 15-4= 18-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看清图意,再列算式。
第2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时要认真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摘苹果。
3.按顺序排一排。
4.解决问题。
小明有12根水彩笔,小红有6根水彩笔,他们俩一共有多少根水彩笔?
( )○( )=( )(根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80页1.2.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几和中间数
学习目标:
1.会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星期日,老师带领同学去看大熊猫。同学们排着队依次走到大熊猫面前。大熊猫胖胖的,可爱极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几和中间数”。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9页例6,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小丽排第□,小宇排第□,把答案填在□里。要解决的问题( )。“之间”是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 ),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 )。你是怎样解答的?
3.解答正确吗?小丽和小宇之间有□人,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小丽排第□,小宇排第□,把答案填在□里。要解决的问题是( )。“之间”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要解决的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之间”是中间的意思。
提问2: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 ),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 )。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回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数一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画一画 )。先找小数,画○写数字,写出来。再从小数写到大数。接着划去小数和大数。最后数出中间数。画一画简单。
提问3:解答正确吗?小丽和小宇之间有□人,填在□里。生回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小结: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2.书面检测
1.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
2.
3.小丽和小明排队买票,小明排第10,小丽排第15,小丽和小明之间有几人?
4.小东在练习数数,他从11开始数,数到19,他一共数了几个数?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多数。师强调:求4和7之间的数,不能数4和7。
第2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15页还没看,不能数。
第4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11到19都要数。
师小结: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今天小红从第9题做到第14题,明天再从第15题做起。小红今天做了几道题?
2.小华看一本书,他今天从第12页看到第17页,明天从18页开始看。小华今天看了几页?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课本第80-81页5.7题和补充题。
1.小龙昨天早晨从第6篇作文开始看,今天早晨从第12篇开始看。小龙昨天一共看了几篇作业?
2.今天星期三,小红借了一本故事书,从明天开始看,看2天后就还书。小红星期几还书?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题:认识钟表
学习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您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没脚还会走,没嘴会说话,提醒去睡觉,叫我早起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钟表)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钟表”。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 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4页,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钟面上一共有( )个数字,从( )到( )。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针是( )针,又粗又短的针是( )针。
2.看墙上的钟表,小女孩( )时起床的。当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是( )时。
3.重点两种写法:第一种方法:8时、3时、6时, 都是先写( ),再写( )。第二种方法:8:00.3:00.6:00,都是先写( ),中间写( ),后面再添( )个0。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钟面上一共有( )个数字,从( )到( )。
生观察学具后回答:钟面上一共12个数字,从1到12。
提问2: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针是( )针,又粗又短的针是( )针。
生观察学具后回答:钟面上有两根,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
提问3:小女孩( )时起床的,当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是( )时。
生回答:小女孩7时起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提问4:重点看整时两种写法:第一种方法:8时、3时、6时,都是先写( ),再写( )。
生回答:先写数字,再写时字。
提问5:第二种方法:8:00、3:00、6:00,都是先写( ),中间写( ),后面再添( )个0。
生回答:先写数字,中间写两点,添两个0。
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中文表示法:几时就是在几的后面写一个“时”字。 电子表示法:几时就是先写几,再写“:”,最后写两个0。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用两种表示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明9时在做什么?
2.连一连。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6:00说成12:00
综合错题小结:钟表里短而粗的是时针,细而长的是分针。整时分针对准12,几时整时针就指向几。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出示钟表的时间,对的说对,不对的改正过来。
2.拨钟表,学生说时间。(师拿钟表教具)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86页3、4、5题。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学习目标:
1.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
8课时
课题:9加几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9页例1,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9+4的计算方法:
1.先看小女孩说的话,她的方法是( )。
2.再看小男孩说的话,想把4分成( )和( ),为什么把4分成1和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3.你是怎样算的?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小女孩的方法是( )。生回答:小女孩的方法是接着数.
提问2:再看小男孩说的话,把4分成( )和( )。生回答:把4分成1和3。为什么把4分成1和3,生回答:1和9凑成10。
提问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生回答:先算9+1=10,再算10+3=13。
师小结:这是“凑十法”,把较小的加数分成1和一个数,先把9和1凑成10,再加这个数。
提问4:你是怎样计算的?生回答:凑十法。
提问5:哪一种方法更简单?生回答:凑十法。
师小结:计算“9加几”时,可以用接着数,也可以用“凑十法”,把较小的加数分成1和另一个数,先把9和1凑成10,再加另一个数。其中“凑十法”更简单。
背9加几的算式。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1)自己背(2)同桌互背(3)抽查背(4)卡片口答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9+1+2= 9+1+5= 9+1+8=
9+3= 9+6= 9+9=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学生错误使用“凑十法”,凑出10后把剩下的数和原数相加。
综合错题师小结:“凑十法”凑出10后,应用10加另一个数分出的一部分。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钓鱼。
9+2= 9+5= 9+8= 9+7= 9+4=
3.解决问题。
草地上有9只小羊,又跑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羊?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0页第2、3、4、5题。
教学反思:
课题:8、7、6加几(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操场上正在进行运动会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多少个小朋友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1页例2,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8+5的计算方法:
1.对照圆片图,想一想:把5分成( )和( ),为什么分成2和几?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2.还可以怎样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对照圆片图,想一想:把5分成( )和( ),为什么分成2和几?
生回答:把5分成2和3,2和8凑成10。
提问2: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生回答:先算8+2=10,再算10+3=13。
提问3:还可以怎样计算?生回答:还可以接着数。
师小结:
①计算8加几,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
②计算7加几,把7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
③计算6加几,把6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背8、7、6加几的算式。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8+9=17
7+4=11 7+5=12 7+6=13 7+7=14 7+8=15 7+9=16
6+5=11 6+6=12 6+7=13 6+8=14 6+9=15
(1) 自己背(2)同桌互背(3)抽查背(4)卡片口答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计算。
7+3+3= 6+4+2= 8+2+2=
7+6= 6+6= 8+4=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综合错题小结:应多加练习方法,多练习计算。
师小结:
①计算8加几,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
②计算7加几,把7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
③计算6加几,把6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7+6= 8+8= 7+8= 8+9= 6+5= 6+7= 7+9= 8+4= 8+5=
2.钓鱼。
8+5= 7+4= 6+8= 6+7= 8+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3页第1.2.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8、7、6加几(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多种方法计算8、7、6加几,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过了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用多种方法计算8、7、6加几,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2页例3,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8+9的计算方法:
(1)看左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9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2)看右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8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3)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因为9+8=17,所以8+9=□。
(4)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三) 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9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把9分成2和7,先算8+2=10,再算10+7=17。
提问2:再看右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8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把8分成1和7。先算9+1=10,再算10+7=17。
提问3:最后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因为9+8=17,所以8+9=□。生回答:因为9+8=17,所以8+9=17。
提问4: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生回答:凑十法。为什么?
师小结:(1)拆小数,凑大数。拆分两个加数中较小得数,将较大的数凑成十。(2)拆大数,凑小数。拆分两个加数中较大的数,将较小的数凑成十。(3)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6+9= 7+8=
2.7+6= 8+6= 9+7=
6+7= 6+8= 7+9=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2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来算得数。
第3、4题,学生可能数错数字列式错。师强调:要指一个数一个,多数两遍。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7+6= 8+8= 7+8= 8+9= 6+5= 6+7= 7+9= 8+4= 8+5=
2.钓鱼。
8+5= 7+4= 6+8= 6+7= 8+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3页第5、6、7、9、10题。
教学反思:
课题:5、4、3、2加几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之前学习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5、4、3、2加几”,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5页例4,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这4道算式什么相同点?
2.(1)5+7=□,想:7+5=12,所以5+7=□。
(2)5+8=□,想:8+5=13,所以5+8=□。
(3)4+8=□,想:8+4=12,所以4+8=□。
(4)3+9=□,想:9+3=12,所以3+9=□。
3.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 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4道算式什么相同点?生回答:4道算式都是小数加大数。
提问2:5+7=□,想:7+5=12,所以5+7=□。生回答:5+7=12,想:7+5=12,所以5+7=12。
提问3:5+8=□,想:8+5=13,所以5+8=□。生回答:5+8=13,想:8+5=13,所以5+8=13。
提问4:4+8=□,想:8+4=12,所以4+8=□。生回答:4+8=12,想:8+4=12,所以4+8=12。
提问5:3+9=□,想:9+3=12,所以3+9=□。生回答:3+9=□,想:9+3=12,所以3+9=12。
提问6: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生回答: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背会5、4、3、2加几的算式。
5+6=11 5+7=12 5+8=13 5+9=14
4+7=11 4+8=12 4+9=13
3+8=11 3+9=12
2+9=11
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算出得数。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9+5= 9+4= 8+3= 9+2=
5+9= 4+9= 3+8= 2+9=
3.
4.
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算出得数。
第4题,学生可能算错数字。师强调: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推出数字。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5+9= 5+8= 3+8= 2+9=
4+7= 6+7= 3+9= 5+7=
2.小猫钓鱼。
3.解决问题。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6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加法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运动场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跳舞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瞧!他们跳得多起劲。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加法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7页例5,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小女孩和小男孩的计算方法:
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要解答的问题是( )。
2.怎样解答?小女孩和小男孩都是用( )法计算。想一想:他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地方?
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生回答:前排有7人。提问: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生回答: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提问:要解答的问题是( )。
生回答:要解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2:怎样解答?小女孩和小男孩都是用( )法计算。他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地方?
生回答:思考的角度不同,列的算式也不同。相同:都用加法,结果也相同。
提问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生回答:正确,15。
师小结:
对于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列出的算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相同。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一共有几只天鹅?
( )+( )=( )(只) ( )+( )=( )(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按颜色分,按左右分。不能左右分后,把加数交换位置。
师小结:对于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列出的算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相同。
(二)拓展延伸
口答:看图列式计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9页第1、2、4题,第100页第5、6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解决原来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学校体育室买来一些哨子,准备分给各班上体育课用,小小的哨子吹起来声音嘹亮、悦耳动听,老师领走了几个哨子呢?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解决原来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8页例6,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老师领口哨,领走□个,还剩□。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2.怎样解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可以( )表示,想一想黄色的圆表示什么,蓝色的圆表示什么?再看小男孩的方法,用( )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
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里。
4.最后想一想: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老师领口哨,领走□个,还剩□个。生回答:领走7个,还剩5个。提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生回答: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
提问2:怎样解答呢?我们先看小女孩的方法,可以( )表示。
生回答:画图。
提问3:想一想黄色的圆表示什么,生回答:黄色的圆表示领走的。提问:蓝色的圆表示什么?
生回答:蓝色的圆表示还剩的。
提问4:再看小男孩的方法,用( )法计算,生回答:用加法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
生回答:已知两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提问5: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
生回答:正确,12。
提问6:想一想: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生回答: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把去掉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加起来。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写成13-6=7。
强调:求原来的数量,就是用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数量求和,用加法计算。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3.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00页第5、6、7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
加法。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对第八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师书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20以内的进位.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1.说一说书上是怎样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在书上。
2.数一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里一共有多少道算式?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图看文
5.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说一说书上是怎样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在书上。生回答:填写在书上
提问2:数一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里一共有多少道算式?生回答:一共有36道算式。
提问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回答: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加一,第二个数字一样;
提问4: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回答: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大到小依次加一。
提问5: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生回答:每一竖行的得数都一样。
师小结:
(1)有36道。
(2)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大到小依次加一。
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加一,第二个数字一样;每一竖行的得数都一样。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5+8-2先算8-2=6,再算5+6=11
结合做错的题适时小结: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谁能得100分!
作业:数学课本第103页第7、9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会看图看文字解决问题,并会准确熟练地列式计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复习解决问题(师书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看图看文字解决问题,并会准确熟练地列式计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已知指定人前后分别有几人,求一共多少人?生忘记加上指定人。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谁能得100分!
作业:数学课本第103页第6、8题。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总复习
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数2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2.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正确、熟练地数2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2.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1题(2):从左数第几个数,生的回答从右开始数。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107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快乐。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4题:生回答用减法。
结合做错的题适时小结:求原来的数量,就是用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数量求和,用加法计算。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课本第108页第6、9、10、11题。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数一数
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让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数一数
学习目标:
1.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数1-10各数。
2.了解校园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首先要学会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一数”。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数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数1-10各数。
2.了解校园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页的图,边看图边思考:
1.看2-3页图,观察图中都有什么?你是怎样观察的?
2.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3.看4-5页图,这些事物的个数用哪些数来表示?
4.你能数数身边的事物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看2-3页图,观察图中都有什么?生回答:红旗、老师、同学、单杠、花、鸟、树、小学生......
提问2:你是怎样观察的?生回答: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提问3: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生回答:1面红旗,1位老师,2个单杠,3个凳子,4个垃圾桶,4朵向日葵,5朵花,6盆花,7只小鸟,8棵树,9名女生,10名男生......
提问4:你是怎样数的?生回答:用手或笔尖点着事物,从1开始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对应的数,就是这种事物的总个数。
提问5:看4-5页图,这些事物的个数用哪些数来表示?生回答:红旗的面数是1,单杠的个数是2,凳子的个数是3,垃圾桶的个数是4,花的朵数是5,花的盆数是6,小鸟的只数是7,大数的棵树是8,女生的人数是9,男生的人数是10。
提问6:你能数数身边的事物吗?生回答:教室有2扇门,有1块黑板,6根电棒......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1—10各数,方法是:数事物个数时,按一定的顺序点着数(可以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用手或笔尖点着事物,从1开始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对应的数,就是这种事物的总个数。数数时,一定要数准确,将事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来表示。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 ) ( )
3.把卡片上缺少的图形画出来。
3 8 10
○ □□ △△
4.画一画,根据数字画△。
2( ) 6( ) 9( )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把卡片上缺少的图形画出来。
3 8 10
○ □□
2.画一画,根据数字画△。
2( ) 6( ) 9( )
师:错在哪?为什么错?(多画或少画)
师结合错题强调:以后遇到这样类型的题,必须画完遍以后再用手或笔尖点着数一遍,保证不多画或不少画。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数数字。
2.从1数到10。
(1)从小到大数。
(2)从大到小数。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 )
□□□□ ♫♫♫♫♫
( ) ( ) ( )
2.连一连。
☺☺☺ ▲▲▲▲▲ ♥ ♪♪♪♪♪ ♣♣♣♣♣♣♣
☺☺☺ ▲▲▲▲▲ ♥
10 6 7 2 5
3.看数圈图。
7 9 4
☆☆☆☆ ◎◎◎◎◎ ◣◣◣
☆☆☆☆ ◎◎◎◎◎ ◣◣◣
教学反思:
课题:比多少
学习目标:
1. 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正确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兔正在盖新房,热心的小猪也来帮忙了。新房子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比多少”。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正确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小兔有( )只,砖有( )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 )。
2.小猪有( )只,木头有( )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 )。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 )。
3.想一想: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兔有( )只,砖有( )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 )。
生摆学具后回答:小兔有4只,砖有4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师小结:在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可以把两种事物一一对应起来,如果没有剩余部分,它们的数量就同样多。
提问2:小猪有( )只,木头有( )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 )。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 )。生摆学具后回答:小猪有3只,木头有4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个数少。木头的个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师小结: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少。
提问3:想一想: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生回答:萝卜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砖的块数少;板凳的个数和萝卜的个数同样多......
师强调: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时,不能看它们是否排的一样长,应该通过一一对应法进行比较,有剩余的比较多。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在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可以把两种事物一一对应起来,如果没有剩余部分,它们的数量就同样多。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多,没有剩余的事物少。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小题,学生可能在( )里“√”、“×”都打了。
师结合错题强调:只在多的后面画√,看清题目要求。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在多的下面打“√”。
△△△△△△△ ( )
○○○○ ( )
2.少的下面打“╳”。
(((((( ( )
&&&&&&& ( )
3.填一填。
○○ (1)( )最多,( )最少。
□□□ (2)○比 ☺ ( )。
△△△△△ (3)△比 □ ( )。
☺ ☺ ☺ (4)□ 和 ☺( )。
4.按要求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多。
○○○○○ □□□□□□
(3)画□比★少。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8页第3、4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上、下、前、后
学习目标:
1.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正确地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这里面有很多的交通工具,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上、下”“前、后”。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正确地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页,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图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2.货车在火车的( )面,火车在货车的( )面,.轮船的上面有( )。
3.小汽车在货车的( )面,货车在小汽车的( )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图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生回答:火车、货车、小汽车、轮船
提问2:货车在火车的( )面,火车在货车的( )面,轮船的上面有( )。
生回答:货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货车的下面,轮船的上面有火车、货车、小汽车、公共汽车。
师小结:“上”是指高处的物体;“下”是指低处的物体。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点,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提问3:小汽车在货车的( )面,货车在小汽车的( )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 )。生回答:小汽车在货车的前面,货车在小汽车的后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货车。
追问:鼻子的下面是什么?嘴巴的上面是什么?眼睛在鼻子的什么面?
师小结:上和下、前和后是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前后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点,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按要求摆一摆。
2.
3. △ (1)○的上面是( ),下面是( )。
○ (2)△和○在□的( )面。
□ (3)○和□在△的( )面。
(4)△的下面有( )。
4.
(1)( )号车在最前面,( )号车在最后面。
(2)1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在( )号车的后面。
(3)4号车在( )号车的后面,5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学生可能△的下面有( )填○。师强调有几个就要写几个。
(2) 学生前后可能填反。师结合错题强调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找找生活中我们教室里处于“上、下”“前、后”的物体都有哪些?
2.
3.
①小马的上面是( ),小象的下面是( );
②小鸭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1页第2、3题和补充题。
1.小强家 (1)小强家在小丽家的( )面,
小红家 (2)小丽家在小红家的( )面
小丽家 (3)小丽家的上面住有( )户人家。
2. (1)白云在大树的( )面,
(2)大树在白云的( )面,
3.在○的上面画□,下面画△。
○
4.小红 小明 小丽 小强
(1)排在最前面的是小红,排在最后面的是( )
(2)小丽在小强的( )面。
(3)小强在小红的( )面。
(3)小明的前面是( ),后面是( )。
教学反思:
课题:左、右
学习目标:
1.理解“左、右”的含义,会正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为了安全,避免行走、上下楼撞在一起,我们都要靠右行走,那你们知道哪边是右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左、右”。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左、右”的含义,会正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0页上课图,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人有( )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 )手和( )手。
2.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人有( )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 )手和( )手。生回答: 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名字是左手和右手。
提问2: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生回答:右手写字、左手压本子扫地、右手举手发言、右手拿筷子、左手端饭......
师小结: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的是右边。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 ★ ◇ ◆ ■ ◎ ● ☆
(1)★在◇的( )边;●在◎的( )边;
(2)■在○的( )边;☆在◆的( )边;
(3)◇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4)■的右边有( );★的左边是( )。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左右写反了。
拓展:请你说一说你的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
师结合错题强调:左手所在一边就是左边,右手所在一边就是右边。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说一说教室里还有哪些左、右关系?
2.看图填一填。
在的( )边,在的( )边,
在的( )边,
在的( )边,的左边是( ) ,右边是( )。
3.
明明的左边是( ),右边是( ) 。
红红在丽丽的( )边,丽丽的左边有( )人。
请你在丽丽的右边画一个小朋友。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课本第15页第5题和补充题。
(1)狮子在袋鼠的( )边。
(2)长颈鹿在狮子的( )边。
2.在□左边画○,右边画△。
□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能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让学生认识“﹥”、“﹤”、“=”,会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让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会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经行交流。
教学课时:
10课时
课题:1—5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并知道1-5的排列顺序。
2.会正确地认、读、写1-5各数。
3.通过数数培养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院子里有位老奶奶、还有小鸡、小狗等。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1-5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2.会正确地认、读、写1-5各数。
3.通过数数培养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第14-16页的内容,边看图边思考:
1.小狗有( )只,鹅有( )只,小鸟有( )只,小鸡有( )只,南瓜有( )个。用小棒摆图形表示1—5各数。
2.数一数,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1、2、3、4、5表示?
3.对照计数器看下面的点子图,想一想:
(1)1添上1是( ),2添上1是( ),3添上1是( ),
4添上1是( )。 (2)数字写在田字格的( )半格,并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狗有( )只、鹅有( )只、小鸟有( )只、小鸡有( )只、南瓜有( )个。生观察图片后回答:小狗有1只、 鹅有2只、小鸟有3只、小鸡有4只、南瓜有5个。
提问2:数一数,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1、2、3、4、5表示?
生回答:1位老奶奶,1座房子;2个盘子,2个筐;3盆花,3只蝴蝶;4棵向日葵;5个玉米。
提问3:1添上1是( ),2添上1是( ),3添上1是( ),4添上1是( )。
生回答: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提问4:数字写在田字格的( )半格。
生回答: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师小结:生活中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数1-5来表示。1-5各数按照从前往后排的顺序是1、2、3、4、5;从后往前排的顺序是5、4、3、2、1。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看数涂色。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2题,学生可能多数或少数。
师强调: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指一个数一个,不要多数或少数。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数涂色。
3 ☆☆☆☆☆ 2 ☆☆☆☆☆
1 ☆☆☆☆☆ 5 ☆☆☆☆☆
2.按顺序写数。
(1)( )3( ) ( ) 4 5
(2)1( )3( )5 5( )( )2( )
3.2的前面是( ),后面是( )。
4.3和5之间的数是(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18页第4题,19页第5题。
教学反思:
课题:比大小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写“﹥”“﹤”“=”,并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练习和游戏,建立符号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面对鲜美的水果,3只小猴早就流口水了,这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相比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多少”。 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认、读、写 “﹥”“﹤”“=”,并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练习和游戏,建立符号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7页的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一幅图,小猴和桃子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 ),也就是3( )3,“=”叫( )号, 3=3怎样读?
2.看第二幅图,小猴和香蕉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 ),也就是3( )2,“>”叫( )号,3>2怎样读?
3.看第三幅图,小猴和梨一一对应,小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 ),也就是3( )4,“﹤”叫( )号,3<4怎样读?
4.怎样区分“>”“﹤”,并在田字格描写三种符号。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 ),也就是3( )3,“=”叫( )号, 3=3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3,“=”叫等号。读作3等于3。
提问2: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 ),也就是3( )2,“>”叫( )号,3>2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也就是3>2,“>”叫大于号,读作3大于2。
提问3:小猴的只数比梨( ),也就是3( )4,“﹤”叫( )号,3<4怎样读?
生观察图片回答:小猴的只数比梨少,也就是3﹤4,“﹤”叫小于号,读作3小于4。
提问4:怎样区分“>”“<”,并在田字格描一描。
生回答:相同点:开口都朝向大数。不同点: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
师小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再用“>”“<”“=”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2 2○3 5○4
2. 5○2 3○5 4○3
5○5 4○1 5○4
3.
4.填一填。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2题,学生比大小可能填反。师强调: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用“>”连接;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用“<”连接。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在○里填上“>”、“<”或“=”。
4○5 5○3 5○4 3○4
2.( )里能填几?
3=( ) 4>( ) 2<( )
3.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3 5 2 1 4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8页第3、4题,第19页第5、8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几
学习目标:
1.认识第几,知道1--5各数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2.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售票处前,大家都在自觉排队买票,一个小男孩排在一位阿姨的后面,他正在数有几人排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小男孩排第几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几”。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认识第几,知道1--5各数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2.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3.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0页排队图,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小男孩排第2,其它阿姨和叔叔分别排第几,把答案填在¨里。
2.一共有□人在排队,比较5人和第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人,后面有□人。把答案填在¨里。
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男孩排第2,其它阿姨和叔叔分别排第几,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1、3、4、5。
提问2:一共有□人在排队,比较5人和第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回答:一共5人在排队。不一样,5人是多个人,第5是一个人。
提问3:小男孩排第2,他前面有□人,后面有□人。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提问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回答(答案合理就行)。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几:(1)我们在写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指一个数一个,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2)“几”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多个);“第几”表示总数中的某一个。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明明获得第( )名,浩浩获得第( )名,丁丁获得第( )名。
2.
一共有( )人。从左数,妈妈排第( )。
3.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
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 )只小鸟。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给第4只小鸟涂色,学生可能涂了4只。师强调:先确定数数的方向,再一个一个得数,数到几,它所在的位置就是“第几”。
师小结:“第几”表示总数中的某一个数,“几”表示事物的数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1)
(2)
(3)
2.
(1)把左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2)把右边的第3只小动物涂色。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 ◊ Δ
(1)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左数,●排第( ),Δ排第( )。
(3)从右数,◊排第( ),●排第( )。
(4)从右数,圈住右边3个图形,给左数第5个图形涂色。
2.想一想,填一填。
(1)一共有( )盆花。
(2)从左往右数,第2盆花有( )朵,第5盆花有( )朵。
(3)从右往左数,第1盆花有( )朵,第5盆花有( )朵。
教学反思:
课题:分与合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明摘了4个葵花,5个玉米,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并熟记5以内数的分与合。
2.在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1-22页上面的图,看图、看文字和分成,思考:
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 )种情况。
( )( ) ( )( ) ( )( )
4 4 4
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 )种放法。把答案填在方框里。
1 4 2 □ 3 □ 4 □
5 5 5 5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把4个菊花放到两个筐里,有( )种情况。
生回答:有3种情况:1 3、2 2、3 1。
师小结:4能分成1和3、2和2、3和1,相应的1和3、2和2、3和1都能合成4。
提问2: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里,有( )种放法。
生回答:4种放法:2 3、3 2、4 1。
师强调:尖角对着的数是合成的数或被分的数,开口对着的两个数是分出来的数。
师小结:5能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相应的1和4、2和3、3和2、4和1都能合成5。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涂一涂、填一填。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最后一道题,可能填的和第三小题重复。师强调:不能和前面的题目重复。
第3题,学生可能重复涂色和填写分与合。师强调: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按数字画出缺少 。
4 3 5 4
( ) ( ) ( ) ( )
3 4 5 5
2 ( ) 3 ( ) 4 ( ) 3 (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23页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加法算式。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小丑正在给大家表演节目,他的两只手里都拿着气球,把两只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你知道一共有几个气球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加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加法算式。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4页上面的气球图,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数一数,小丑拿了( )个红气球,拿了( )个蓝气球,把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一共有( )个气球。
2.对照圆片图想一想:3和1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3.算式3+1=4,“+”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4.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 )法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小丑左手拿了( )个红气球,右手拿了( )个蓝气球,两个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一共有( )个气球。
生数一数并回答:小丑拿了3个红气球,拿了1个蓝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
提问2:对照圆片图想一想:3和1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左边有3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4个。3+1=4。
提问3:算式3+1=4,“+”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生回答:“+”是加号,表示合在一起,读作3加1等于4。
提问4: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 )法计算。
生回答:用加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数字数错。师强调:指一个数一个,不多数或少数。
学生可能( )漏写。师强调:( )里表示把上面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 )+( )=( )
2.看图列算式。
○ ○○ □□ □□
( )+( )=( ) ( )+( )=( )
3.我会编故事。
2+3=5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一、说一说,填一填。
1.
小女孩右手有3支 ,左手有2支 ,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一共有( )支。
3+2=( ) 读作:( )加( )等于( )。
2.
树枝上原来有2只鸟,又飞来了( )只,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一共有( )只鸟。
2+( )=( ) 读作:( )加( )等于( )。
二、看图填空。
教学反思:
课题:5以内的加法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加法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页小松鼠图,看图、看文字,重点思考3+2=□的计算方法:
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方法,他的计算方法是( )。
2.再看中间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并把方框填完整。
3.最后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
4,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方法,他的计算方法是( )。
生回答:点数。
提问2:再看中间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
生回答:数的组成。
提问3:最后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
生回答:接着数。
提问4: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回答:数的组成。
师强调:先把算式的得数算出来,根据得数填写括号里的数。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是:计算5以内的加法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1)手指一个一个数---点数的方法(2)数的组成(3)接着数。其中数的组成比较简单。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4+1=( ) 1+4=( )
2.
1+3 =( ) 3+( )=( )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学生可能得数计算错。
师小结:计算时,我们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数的组成,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2.看图说算式。
(1)
( )○( )=( )
(2)
( )○( )=( )
(3)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计算。
2+3= 2+1= 2+2=
3+2= 1+2= 1+1=
3.解决问题。
美术组有3个男生,有2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人?
( )+( )=( )(人)
教学反思:
课题: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并会正确地读、写减法算式。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并会正确地读、写减法算式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6页内容,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数一数,小丑手里一共拿了( )个气球,飞走了( )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 )个气球。
2.看圆片图,虚线圈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算式?
3.算式4-1=3,“-”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数一数,小丑手里一共拿了( )个气球,飞走了( )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 )个气球。
生回答:小丑手里一共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小丑手里还剩3个气球。
提问2:看圆片图,虚线圈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虚线圈表示去掉。
提问3:对照圆片图看算式4-1=3,“-”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算式怎样读?
生回答:减号,表示减去,读作4减1等于3。
师小结: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列式计算。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3题,算式学生可能减错数字。师强调:虚线圈住的就是去掉的部分。
师小结:减法必须先找总数,从总数里去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天鹅、松鼠图。
2.看图列算式。
(1)
( )○( )=( )
(2)
( )○( )=( )
3.我会编故事。
2+3=5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第28页第5题,第29页第8题的减法题。
教学反思:
课题:5以内的减法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减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树上原来有5只松鼠,跑了3只,你知道还剩几只吗?今天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看图列出减法算式,并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7页小松鼠图,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重点思考5-3=□的计算方法:
1.先看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 )。
2.再看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 )。并把方框填完整。
3.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先看小男孩的方法,他的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他的方法是倒着数。
提问2:再看小女孩的方法,她的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她的方法是数的组成。
提问3: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回答:想加算减。
拓展:
-2=3 5- =4
=( ) =( )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减法,可以用倒着数、数的组成、想加算减三种方法计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涂色可能涂错。师强调:减几就涂几个。
第4题,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师小结:5以内数的减法,可以用倒着数、数的组成、想加算减三种方法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列算式。
2.摘苹果。
4-2= 3-1= 5-4= 2-1= 4-1=……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29页7、9减法题和补充题。
1.算一算。
5-1= 5-2= 5-3=
4-1= 4-2= 4-3=
3-2= 2-1= 3-1=
2.解决问题。
(1)老师有5支粉笔,用了2支,还剩几支粉笔?
( )-( )=( )
(2)有4个气球,飞了3个,还剩几个?
( )-( )=( )
教学反思:
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0的含义,并会正确读、写0。
2.理解、掌握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猴妈妈给小猴准备了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桃子太甜了,它忍不住又吃了一个,这时候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了。你知道一个也没有用数字几来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0的含义,并会正确读、写0。
2.理解、掌握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第30页内容,边看图、看数字边思考:
1.看小猴吃桃图,0表示什么意思?看尺子图:0写在哪儿?表示什么意思?
2.写0时注意什么?你在哪儿还见到过0?
3.看小鸟图:鸟窝里原来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还剩( )只小鸟。3-3=0想一想: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 )。
4.看青蛙图:左边荷叶上有 (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 )只青蛙。 4+0=4,想一想:一个数加0,得数还是( )。
5.最后想5-0=( ),一个数减0,得数还得( )。并把得数填在 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看小猴吃桃图,0表示什么意思?看尺子图:0写在哪儿?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0表示一个也没有,0写在最前面,表示起点。
提问2:写0时注意什么?你在哪儿还见到过0?
生回答: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和收笔要相连,要圆滑,不能有棱角。超市购物、温度计、电话见过0等。
提问3:看小鸟图:鸟窝里原来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还剩( )只小鸟。3-3=0,想一想: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 )。
追问:举出得数是0的算式。
生回答: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3只,还剩0只。得数是0。
提问5:看青蛙图:左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 )只青蛙。4+0=4,想一想:一个数加0,得数还是( )。
生回答: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一共有4只。还是4。
提问6:最后想5-0=( ),一个数减0,得数还得( )。生填空并回答:5-0=5,一个数减0,得数还是这个数。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一个数加0或减0,得数还得这个数。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 ( )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4题,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师强调: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鸟窝里有( )只小鸟,用( )表示。
2.小猫钓鱼图。
3.从大到小排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31页第3、5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数5以内的数,掌握5以内的分成和加减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来对第三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师板书课题)。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正确地数5以内的数,掌握5以内的分成和加减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师口述)
二、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2页加减法表,思考:
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生回答:1.加法表: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第二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每一横行的得数都一样。
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字一样。
2.减法表:横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每一横行的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竖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字都一样;每一列的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规律,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会不会正确地计算。
检测题第32 页第1、2题,第33页第1、2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学生可能分与合错。师强调: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2) 学生可能计算错。加减法计算时用数的组成比较简便。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3页第3、4、5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出示情景图,同学们这些物品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它们是什么形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过渡:小男孩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观察教具、结合教具看课本第34页内容,思考:
1.第一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
2.第二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
3.第三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上下一样( ),两端是( )的面,( )滚动。
4.第四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 )滚动。
5.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第一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长方体)。这些物品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提问2:第二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有( )个平平的面,面( )。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正方体),它的特征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大小一样)。
提问3:第三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上下一样( ),两头( )的面,( )滚动。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圆柱)。它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圆圆的、平平的)面,(可以)滚动。
提问4:第四幅图,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 )。它的特征是( )的,( )滚动。师分别出示教具,生摸一摸学具依次回答:这些物品形状的名称是(球),它的特征是(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提问5: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生回答:鞋盒,空调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师小结: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6个面,面有大有小。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6个面,面大小一样。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圆圆的、平平的面,可以滚动。
球: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1) 第3题学生最后一个可能漏连。师强调:连线是看着观察上面的物品看是什么图形,上面找下面,这样不会漏连。
(2) 第4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数图形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上到下数,要多数几遍,可以做标记,确定没有漏数或多数,最后填上答案。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2.猜一猜。
站起来又可以滚动的是( )。
四四方方六个面一样大小的是( )。
3.小强想帮李奶奶把一个很重的圆柱形水桶从水池边搬到房子前,可是太重了,搬不动,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7页第4题和补充题。
一、选一选。
1.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 )
2.在圆柱下面画“√”。
( ) ( ) ( )
二、连一连。
三、数一数。
教学反思:
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学习目标:
1.会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拼成各种图形,并会用这些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立体图形。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把相同的图形拼在一起能拼成什么图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拼成各种形状,并会用这些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立体图形。
2.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5-36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
2.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 )。
3.2个圆柱可以拼成( )。
4.所有的积木都用上,怎样搭的又稳又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 提问
提问1: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
生回答: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提问2: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 )图形。生回答: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正方体)。
提问3:2个圆柱可以拼成( )图形。生回答:2个圆柱可以拼成(圆柱)。
师小结: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用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更高的圆柱。
提问4:所有的积木都用上,怎样搭的又稳又高?
生回答:立体图形较大的面贴在一起,一个一个摞起来,这样就能又高又稳。
师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比较稳定,尽量放在下面;横放的圆柱易滚动,应竖放;球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用4个相同的 ,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4.最难堆的物体是( )。
①正方体 ②长方体 ③圆柱 ④球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少数一个。师强调:观察拼搭的立体图形,一般采用分层数的方法,先数上面一层,再数下面一层,把两层的个数加起来,就是图形的总个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数一数,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从右边哪个物体中可以找出左边的图形?把这个物体圈起来。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38页 4、5、7、8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让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让学生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
13课时
课题:6和7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数读写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打扫卫生,你知道教室有几个同学在值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会正确地数读写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9--40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39页打扫卫生图,值日的同学有( )人,再加上1位老师一共有( )人,分别用数字几表示?用圆片和小棒摆6和7.
2.看第40页的计数器图, 5添上1是( ),6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6在5的( )面,7在6的( )面。
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5、6、7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5.对照小鱼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里。
6.观察6和7在田字格的位置,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39页打扫卫生图,值日的同学有( )人,再加上1位老师一共有( )人,分别用数字几表示?
生回答:同学们有 6 人,一共有7 人。
学生动手用圆片和小棒摆6和7。
提问2:看第40页的计数器图, 5添上1是( ),6添上1是( )。
生回答:5添上1是( 6 ),6添上1是( 7 )。
提问3:看直尺图,5在6的( )面,7在6的( )面。
生回答:6在5的(后)面,7在6的(后)面。
提问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5、6、7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6〈7,6〉5,7〉6.
提问5:对照小鱼图,完成下面的三道题,把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一共有7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5条.有7条的是第4缸
提问6:观察6和7在田字格的位置,描红练写在书上。
师小结:1.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2。从小到大排列7以内的数:1、2、3、4、5、6、73.第6、第7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6、7表示物体的数量。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按顺序填数。
2.数一数,比一比。
3.
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
从左边数,在第7只熊猫的上面画1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圈6只熊猫可能圈第6只。师强调:6只表示有6个事物,所以圈住6只熊猫。
左边数,第7只熊猫上面画1个○。学生可能方向错或画成7个○。师强调:应从左手边数。第7只,表示第7个事物,只有1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帮小鹿数一数
2.用“>”“=”“<”比较大小。.
6○7 6○5 7○5 6○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2.按顺序填空
( )5 ( ) 1 ( ) 3( )4 5( )( )
3.比较大小,用“>”“=”“<”填空。
6○7 6○5 7○5 6○4 5○4 7○7
4.填一填。
○○○○○○☆○○○
(1)从左数,☆排第( )个,☆从右数第( )个。
(2)☆前面有( )个○,后面有( )个○。
5.圈一圈。
O O O O O O O
(1)右边6个圆圈起来。
(2)把左数第7个圆涂色。
教学反思:
课题:6和7的分与合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6和7的分与合。
2.培养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熟练地掌握6和7的分与合。
2.培养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观察圆片图的第一行,涂色后把6个圆片分成了( )和( )。
2.按照一定的顺序涂色,并把6的组成填在书上。
3.观察积木图:7个正方体分成两堆,有( )种分法。
4.思考小精灵的话: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圆片图的第一行,涂色后把6个圆片分成了( )和( )。
生回答:把6个圆片分成了( 5 )和( 1 )。
提问2:按照一定的顺序涂色,并把6的组成填在书上。
生回答: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1和5.
师小结:有序的涂色,可以把6的组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来。
提问3:观察积木图:7个正方体分成两堆,有( )种分法。
生回答:有(6 )种分法。
提问4:思考: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生回答: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3和4。
多种形式背6、7分与合。
师小结:在想数的组成时,可以由一组数的组成想到另外一组数的组成。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多画或少画。师强调:根据数字画○,画完以后要再指一个数一个,多数两遍,确定不多画或不少画。
第3题,学生可能横着写。师强调:数的组成是上面和下面竖着写。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6 7 □
1 5 4 □ 1 □ 4 3
2.背写6、7分与合。
教学反思: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会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在学习“一图四式”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课堂上,同学们正在根据所摆的原片写算式,他们写的算式相同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会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在学习“一图四式”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2页内容,边看图、看算式边思考:
1.先看圆片图,为什么同一幅图小女孩和小男孩列出的算式不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看小花、小棒图想一想:一般情况下,一幅图能列几道加法和几道减法?把答案填在书上。
3.看三角形图:为什么只能列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圆片图,为什么同一幅图小女孩和小男孩列出的算式不同?
生回答:观察的角度不同。
提问2: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回答:加法算式相同的地方: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结果也相同。不同的地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减法算式相同的地方:减号前面的数字相同,都是6。
提问3:一般情况下,一幅图能列几道加法和几道减法?
生回答:两道加法,可以从左边往右边加,也可以从右边往左边加,即两数相加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两道减法,可以用总数减去左边的数得到右边的数,也可以用总数减去右边的数得到左边的数。
提问4:看三角形图:为什么只能列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
生回答:两个加数相同。
师小结:1.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根据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2.计算6、7的加减法可以根据6和7的分与合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漏连。师强调:连完之后要手指着检查。
第4题,学生可能算错,师强调:看清加减符号和数字,要认真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44页第6、7题,45页第11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喜欢小兔子吗?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群可爱的小兔子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6页小兔图,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一看图里有什么?左边有( )只小兔,右边有( )只小兔,填在方框里。它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这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一共有几只。把答案写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左边有( )只小兔,右边有( )只小兔。 它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这是( )号,表示什么意思?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它是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这是(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当问号在大括号下面,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2:怎样解答?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生回答:4+2=6(只)
提问3:解答正确吗?一共有几只。
生回答:正确,一共有6只。
师小结:解决数学问题时,当?在 的下面,表示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总量还是部分量。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指一个数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左边有( )人,右边有( )人,一共有几人?3.
2.
( )○( )=( )(条)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 ★ 2.□□□ ○○○
?个 ?个
( )○( )=( )(个) ( )○( )=( )(个)
3. 4.{{{ |||||
?只 ?朵
左边有( )只,右边有( )只。 左边有( )朵,右边有( )朵。
一共有几只? 一共有几朵?
( )○( )=( )(只) ( )○( )=( )(朵)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正确地列减法算式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在休息,其中两只顽皮的青蛙跳入了水中,你知道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会正确地列减法算式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7页看青蛙图,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图里有什么?一共有( )只青蛙,跳走( )只青蛙,填在¨里。想一想:“?只”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还剩几只。答案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图里有什么?一共有( )只青蛙,跳走( )只青蛙,填在¨里。想一想:“?只”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 2 )只青蛙,“?只”表示求还剩几只。
提问3: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怎样计算?
生回答:用减法,7-2=5。
提问3:解答正确吗?还剩几只。答案填在¨里。
生回答:正确,还剩5只。
师小结:解决问题时,“?”在“ ”上面一侧时,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只)
2. 3.
4.☆☆☆ ?个 5. ?个 □
7个 6个
□○□=□(个) □○□=□(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总量还是部分量。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指一个数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看图列算式。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课本49页第6题。
2.
7只
一共有( )只,跑了( )只,还剩几只?
□○□=□(只)
教学反思:
课题:8和9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数读写8和9,熟记9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8、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校园里百花争艳,树木葱郁,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为它们浇花、除草。这里边蕴含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8和9的认识”。请大家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数读写8和9,熟记9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8、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0-51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50页浇花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8?哪些事物的数量是9?用圆形和三角形摆8和9。
2.看第51页的计数器图, 7添上1是( ),8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8在7的( )面,9在8的( )面。
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5.对照小动物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书上。
6.观察8和9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50页浇花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8?哪些事物的数量是9?
学生数一数回答:数量是8的事物有:8名同学、8朵花、8棵树、8个大字。数量是9的事物有:9 个人、9盆花、9只蝴蝶。
学生动手用圆形图和三角形摆8和9。
提问2:看第51页的计数器图, 7添上1是( ),8添上1是( )。
生观察计数器并回答:7添上1是( 8 ),8添上1是( 9 )。
提问3:看直尺图,8在7的( )面,9在8的( )面。
生观察并回答:8在7的(后)面,9在8的(后)面。
提问4:对照3个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把答案填在○里。
生填写并回答:7〈8,8〈9,8=8,9=9。
提问5:对照小动物图,完成下面的题,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老鼠排第1,猴子排第9,龙排第5。
提问6:观察8和9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生回答:8一笔写成,从右上角起笔,先写“S”形,再往右上格写,写圆滑,占满两个半格。
师小结:9以内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0、1、2、3、4、5、6、7、8、9。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用几来表示,如8、9;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时,用第几来表示,如第8、第9。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没有按照顺序连。师强调:从0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连。
第2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数一个划掉一个。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我会数一数。
( ) ( )
2.
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左起,小兔排第( ),小猴子排第( ),右起第5只小动物是( )。
3.8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和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1.数一数。
■■■■■■■■ △△△△△△△ ⊙⊙⊙⊙⊙⊙⊙⊙⊙
( ) ( ) ( )
2.按顺序填空
(1)( )8 ( )
(2)1 ( ) 3( )5( )( )8( )
(3)9( )( )6( )4( )( )( )
3.比较大小,用“>”“=”“<”填空。
8○7 8○9 7○9 8○8 9○6
4.¤¤¤¤¤¤¤¤¤¤
(1)把左边的9个苹果圈起来。
(2)把右边的第8个涂色。
5.填一填。
小猫 猴子 小兔 老虎 小猪 大象 小鸭 小狗 小牛
(1)一共有( )个小动物。
(2)从左起,小兔排第( ),小猴子排第( )
(3)右起第5个小动物是( )。
教学反思:
课题:8和9的分与合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8和9的分与合。
2.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将星星和圆形分别分成两组,分别有几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和9的分与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熟练地掌握8和9的分与合。
2.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2页星星图和圆片图,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想一想:8个五角星分成两组,有( )种分法。
2.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3.9个●分成2组,有( )种分法。动手摆圆片并把答案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8个五角星分成2组,有( )种分法。
生回答:8个五角星分成2组,有( 7 )种分法。
提问2: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生回答: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
提问3:9个●分成2组,有( )种分法。
生回答:有( 8 )种分法。
背会8、9的分与合。
师小结:8的组成有7种,9的组成有8种。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漏圈。师强调:圈的时候要按顺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1.数学书55页第5题。
2.背写8、9的分与合。
教学反思:
课题:8、9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评价意识。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红色笑脸和粉色笑脸整齐地摆放着,小棒也按不同的颜色整齐地摆放着,根据这两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9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评价意识。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3页,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
1.观察笑脸图、小棒图、正方体图,根据一幅图列出( )道加法和( )道减法,重点思考怎样计算得数?把答案写在¨里。
2.想一想:4+4=( ),8-4=( )。把答案写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笑脸图、小棒图、正方体图,根据一幅图列出( )道加法和( )道减法。
生观察算式并回答:根据一幅图列出(2 )道加法和( 2 )道减法。
提问2:怎样计算得数?生回答:看图数一数,利用8.9的分与合进行计算,还可以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推出另外三道算是的结果。
提问2:4+4=( ),8-4=( )。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4+4=(8 ),8-4=(4 )。
师小结:计算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看图数一数;2.利用8、9的分与合计算;3.根据一道加法算式的结果推导出另外三道算式的结果。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7+1= 7+2= 8+1=
1+7= 2+7= 1+8=
8-1= 9-2= 9-1=
8-7= 9-7= 9-8=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2题,学生可能把花朵的数量合起来,是8朵。师强调:应该是第几盆和第几盆合起来。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看图填空。
2.看图列四个算式。
( )○( )=( ) ( )○( )=( )
(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第55页5、8、9题,第56页12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会看图理解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2.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老师领同学们到动物园去逛一逛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7页,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看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 )只,跑走了(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 )。
2.怎样解答?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里。
3.解答正确吗?把答案写在¨里。
4.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小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 )只,跑走了(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 )。
生数一数并回答:一共有(9 )只,跑走了(3 )只,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几只?)。
提问2:该怎样解答呢?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方框里。
生填写并回答:9-3=6。
提问3: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回答:树根下有6个蘑菇,远处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2=8(个)
提问4: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 )法解决的问题。
生回答:已知两部分,可以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师小结:解决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时,先看图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个) ( )○( )=( )(只)
2. 4本
一共有几本书? ( )○( )=( )(本)
3.一共有9只鸽子。
还剩几只鸽子?( )○( )=( )(只)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方法用错。师强调:看清楚求的是部分量还是总量。
第3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要看懂图意,再列算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一共有几朵花?( )○( )=( )(朵)
2.一共有6只兔。
还剩几只兔?(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课本58页第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10的认识和组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并熟记10的组成。
4.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广场上喂鸽子,你知道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只鸽子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能正确认、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小棒摆10的组成,会填10的组成。
4.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9-60页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
1.一共是( )人,一共有( )只鸽子,摆10朵小花。
2.看计数器图, 9添上1是( )。
3.看直尺图, 9后面的数是( )。
4.对照点子图,比较9、10的大小,把答案写在书上。
5.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2部分,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
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6.观察10在田字格的写法,描红练写在书上。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一共是( )人,一共有( )只鸽子,也可以用圆片图表示。
生回答:一共是(10 )人,一共有( 10 )只鸽子,用数字( 10 )表示.
提问2:看计数器图, 9添上1是( )。
生回答:9添上1是(10 )。
提问3:看直尺图, 9后面的数是( )。
生回答:9后面的数是(10 )。
提问4:对照2个点子图,比较9、10的大小,把答案填在书上。
生回答:9〈10,10〉9.
提问5:把10根小棒分成2部分,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回答: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想到: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
背会10的分与合。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漏连。师强调:要按照顺序连。
第4题,学生可能横着填。师强调:要竖着填。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数一数,填一填。
2.数一数。
一共有( )个水果,从左边起 排在第(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1.数一数。
△△△△△△△△△△ ⊙⊙⊙⊙⊙⊙⊙⊙⊙
( ) ( )
2.按顺序填空
(1)0( )2 3( )5 ( )( )( )9( )
(2)( )9( ) 5( )( )8( )( )
(3)( )9( )( )( )5( )3( )1( )
3. 10 10 10 ( ) ( )
8 ( ) 6 ( ) ( ) 3 9 1 5 5
4.比较大小,用“>”“=”“<”填空。
8○10 10○9 10○5 6○10 10○10
5.圈一圈。
○○○○○○○○○○○
右边10个圆圈起来,
把左数第10个圆涂色。
教学反思:
课题:1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掌握10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2.利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认识了10,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加法和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掌握10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
2.利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1页,边看图、看算式、边填空:
1.对照中间的圆片图,填写左边的分成和右边的算式。
2.想一想:5+5=( )10-5=( )。
3.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对照老师的答案,看自己的有没有错?有错的举手?
师小结: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是“一图三式”。
提问2:想一想:5+5=( )10-5=( )。
生回答:5+5=( 10 ),10-5=( 5 )。
提问3: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回答:10的分与合,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计算。
师小结:有关10的加减法可以利用10的分与合来计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4.画一画,填一填。
○○○ 3+( )=10
○○○○○ 5+( )=10
○○○○○○○○ 8+( )=10
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填重复。师强调:不能重复填。
第5题,学生可能算式列错。师强调:看懂图意再列算式。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 )○( )=( ) ( )○( )= ( )
( )○( )=( ) ( )○( )=(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62页第8、9题,64页第11、13题。
教学反思:
课题:连加 连减
学习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2个数相加、相减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3个数相加、相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连加、连减。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的内容,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第一幅图:正在吃米的有( )只小鸡,跑来( )只小鸡,又跑来( )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2.5+2+1=8,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加,有(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 )。
3.计算时,先算 ( )+( )=( ),再算( )+( )=( )。
4.看第二幅图:原来有有( )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 )只小鸡,又跑了( )只小鸡,还剩几只小鸡?
5.8-2-2=4,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减,有( )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 )。
6.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7.想一想,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看第一幅图:正在吃米的有( )只小鸡,跑来( )只小鸡,又跑来( )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生观察图片并回答:正在吃米的有(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提问2:5+2+1=8,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加,有(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 )。
生回答:算式里有(3)个数字相加,有(2 )个加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加的算式叫连加。
提问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先算5+2=7,再算7+1=8。
提问4:看第二幅图:原来有有( )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 )只小鸡,又跑了( )只小鸡,还剩几只小鸡?
生回答:原来有有(8)只小鸡在吃米,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 2 )只小鸡,现在还剩4只小鸡。
提问5:8-2-2=4,算式里有( )个数字相减,有( )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 )。
生回答:算式里有(3)个数字相减,有(2)个减号,像这样有3个数字相减的算式叫连减。
提问6: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先算8-2=6,再算6-2=4
提问7:想一想,在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生回答:从左往右
追问: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的例子吗?
师小结: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2个数相加或相减,算出来的得数再加或减第3个数 。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没有看懂图。师强调:看懂图意,数清楚图形的数量,再列算式。
第3题,学生可能计算顺序错。师强调:要先计算前两个数,再把它们的得数和第三个数计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0+5+2= 9-5-1= 5+4+0= 8-4-2=
3+3+2= 6+1+3= 10-3-4= 9-4-5=
5+0+5= 7-6-1= 10-7-2= 5+1+2=
2.
( )+( )+( )=( ) ( )-( )-( )=( )
( )+( )+( )=( ) ( )-( )-( )=( )
3.小红原有5支铅笔,妈妈给她买了2支,爸爸给她买了3支,现在小红有几支铅笔?
( )+( )+( )=( )(支)
4.树上有10只小鸟,先飞走3只小鸟,又飞走4只小鸟。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66页第2、3、4、6题。
教学反思:
课题: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混合”。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地计算。
2.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7页的内容,看图、看算式并思考:
1.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2.4+3-2=5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3.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走了( )只,又飞来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4.4-2+3=□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5.想一想: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 )顺序计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来了( )只,又飞走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生回答:原来有( 4 )只天鹅,飞来了( 3 )只,又飞走了( 2 )只。现在湖里有5只天鹅。
提问2:4+3-2=5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生回答:先算4+3=7, 再算7-2=5。
提问3:湖里原来有( )只天鹅,飞走了( )只,又飞来了( )只。现在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生回答: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湖里有5只天鹅。
提问4:4-2+3=□ 计算时,先算( ),再算( )。
生回答:先算4-2=2, 再算2+3=5。
提问5:想一想: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生回答:从左往右。
拓展: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运用加减混合计算的例子吗?
师小结: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出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得数,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1.
2.
3.
4.教室里有10个小朋友,走了7个,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几个小朋友?
( )○( )○( )○( )=( )(个)
5.小红有8本书,借给小明5本,妈妈又买了6本,现在小红有几本书?
( )○( )○( )○( )=( )(本)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要看清楚图意,再列算式。
第2题,学生可能算错连错。师强调:要认真计算再连线。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算一算。
5+3-2= 9+1-5= 8-6+4= 10-9+5=
7+2-8= 3+4-2= 9-7+6= 10-7-3=
4+6-5= 5+4-3= 7-7+8= 6-4+8=
2.看图列式
( )○( )○( )=( ) ( )○( )○( )=( )
3.树上有8只小鸟,先飞走3只小鸟,又飞来4只小鸟。树上现在有几只小鸟?
( )○( )=( )(只)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68页3.4.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6.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课时:
4课时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读、数11—20各数,并掌握各数的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正确地读、数11—20各数,并掌握各数的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74页例1、例2,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看例1:(1)一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 )个十。
一捆零1根小棒是(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读作( )。再接着数一数,摆一摆12-19这些数,并读数。
19再添上1是( ),20是由( )个十组成。
2.看例2:(1)直尺上都有哪些数,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2)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是( );14比13( );
15和17中间是(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一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是( )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 )个十。
生回答:一根小棒是(1)个一,10根小棒是(10)个一,10根小棒捆成了1捆,是(1)个十。
提问2:一捆零1根小棒是(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读作( )。
生回答:一捆零1根小棒是(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生依次动手摆一摆12-19各数后回答:一捆零9根小棒是(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读作(十九)。
提问3:19再添上1是( ),20是由( )个十组成。
19再添上1是(20),20是由(2)个十组成,读作(二十)。
提问4:直尺上都有哪些数,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直尺上最小的数是( ),直尺上最大的数是( )。
生回答: 直尺上都有1-20,这些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直尺上最小的数是(0),直尺上最大的数是(20)。
提问5: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是( );14比13( );15和17中间是( )。
生回答:13前面一个数是(12),后面是(14);14比13(大);15和17中间是(16)。
师小结:
(1)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个十。
(2)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读作“十几”。
(3)20个一是20,20是由2个十组成的,读作:二十。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苹果有( )个。 番茄有 ( )个。桃子有( )个。 正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 菠萝有 ( )个。香蕉有( )个。 球有 ( )个。石榴有( )个。
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3.读一读。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数错。师强调:数数时,要做标记数。
第4题,学生可能一双一双数。师强调:数的是鞋的只数。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76页第1、2、4、5题。
教学反思:
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并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看,老师准备了三堆小棒,每堆小棒的根数都不相同,大家一起数一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并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5页例3,边看图,看文字边思考:
1.观察计数器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观察计数器的十位:有1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颗珠子,在十位写( );有2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
3.观察计数器的个位:有( )根小棒,表示( )个一,在个位上拨( )颗珠子,在个位写( )。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观察计数器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生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提问2:观察三个计数器的十位:有1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颗珠子,在十位写( );有2捆小棒,表示( )个十,在十位上拨(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
生回答:有1捆小棒,表示(1)个十,在十位上拨(1 )颗珠子,在十位写( 1 );有2捆小棒,表示( 2 )个十,在十位上拨( 2 )个珠子,在十位上写( 2 )。
提问3:观察前两个计数器的个位:有( )根小棒,表示( )个一,在个位上拨( )颗珠子,在个位写( )。
生回答:有(几)根小棒,表示(几)个一,在个位上拨(几)颗珠子,在个位写(几)。
提问4: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拓展:
17,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15,5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生回答:当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在个位上写( 0 )。不能不写。因为需要用0占位。
师小结:(1)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个位写“0”占位。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把大小写写错。师强调:“个”字前边表示数量用数字写法,“个”字后边表示计数单位用汉字写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写出计数器上的数。
2.写一写,比一比。
3.连一连。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77页7.8.9.12题。
教学反思:
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上课了,老师让小西摆小棒,一边摆一捆,另一边摆3根。看看摆好的小棒,他在思考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两个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8页例4,边看图、边思考:
1.看例4,对照小棒图思考计算方法:
10+3=13,(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13-3=10,(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一,剩下( )个十。
13-10=3,(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十剩下( )个一。
2.看例5,对照计数器思考计算方法:11+2=13,13-2=11,计算时,可以直接把( )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 )。
3.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 )数,得数叫(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 )数,减号后面的数叫( )数,得数叫( )。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10+3=13,(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 13 )。
提问2:13-3=10,(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一剩下( )个十。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去掉( 3 )个一剩下( 1 )个十。
提问3:13-10=3,( )个十和( )个一去掉( )个十剩下( )个一。生摆小棒后回答:( 1 )个十和( 3 )个一去掉( 1 )个十剩下( 3 )个一。
师小结: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十几减10就得几。
提问4:11+2=13,13-2=11,计算时,可以直接把( )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 )。
生观察计数器后回答:计算时,可以直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10)。
提问5: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 )数,得数叫( )。
生回答: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得数叫(和)。
提问6: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 )数,减号后面的数叫( )数,得数叫( )。生回答: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得数叫(差)。
师小结:(1)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十几减10就得几。
(2)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10。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3. 10+4= 11+4= 13+5=
14-10= 15-4= 18-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看清图意,再列算式。
第2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时要认真算。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摘苹果。
3.按顺序排一排。
4.解决问题。
小明有12根水彩笔,小红有6根水彩笔,他们俩一共有多少根水彩笔?
( )○( )=( )(根 )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80页1.2.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几和中间数
学习目标:
1.会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星期日,老师带领同学去看大熊猫。同学们排着队依次走到大熊猫面前。大熊猫胖胖的,可爱极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几和中间数”。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会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9页例6,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小丽排第□,小宇排第□,把答案填在□里。要解决的问题( )。“之间”是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 ),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 )。你是怎样解答的?
3.解答正确吗?小丽和小宇之间有□人,填在□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小丽排第□,小宇排第□,把答案填在□里。要解决的问题是( )。“之间”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要解决的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之间”是中间的意思。
提问2: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 ),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 )。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回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是(数一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再看小男孩的方法是(画一画 )。先找小数,画○写数字,写出来。再从小数写到大数。接着划去小数和大数。最后数出中间数。画一画简单。
提问3:解答正确吗?小丽和小宇之间有□人,填在□里。生回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小结: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2.书面检测
1.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
2.
3.小丽和小明排队买票,小明排第10,小丽排第15,小丽和小明之间有几人?
4.小东在练习数数,他从11开始数,数到19,他一共数了几个数?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多数。师强调:求4和7之间的数,不能数4和7。
第2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15页还没看,不能数。
第4题,学生可能少数。师强调:11到19都要数。
师小结: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答比赛。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今天小红从第9题做到第14题,明天再从第15题做起。小红今天做了几道题?
2.小华看一本书,他今天从第12页看到第17页,明天从18页开始看。小华今天看了几页?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
课本第80-81页5.7题和补充题。
1.小龙昨天早晨从第6篇作文开始看,今天早晨从第12篇开始看。小龙昨天一共看了几篇作业?
2.今天星期三,小红借了一本故事书,从明天开始看,看2天后就还书。小红星期几还书?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题:认识钟表
学习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您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没脚还会走,没嘴会说话,提醒去睡觉,叫我早起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钟表)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钟表”。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教师书写课题,学生书空笔顺),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 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4页,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钟面上一共有( )个数字,从( )到( )。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针是( )针,又粗又短的针是( )针。
2.看墙上的钟表,小女孩( )时起床的。当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是( )时。
3.重点两种写法:第一种方法:8时、3时、6时, 都是先写( ),再写( )。第二种方法:8:00.3:00.6:00,都是先写( ),中间写( ),后面再添( )个0。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钟面上一共有( )个数字,从( )到( )。
生观察学具后回答:钟面上一共12个数字,从1到12。
提问2: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针是( )针,又粗又短的针是( )针。
生观察学具后回答:钟面上有两根,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
提问3:小女孩( )时起床的,当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是( )时。
生回答:小女孩7时起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提问4:重点看整时两种写法:第一种方法:8时、3时、6时,都是先写( ),再写( )。
生回答:先写数字,再写时字。
提问5:第二种方法:8:00、3:00、6:00,都是先写( ),中间写( ),后面再添( )个0。
生回答:先写数字,中间写两点,添两个0。
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中文表示法:几时就是在几的后面写一个“时”字。 电子表示法:几时就是先写几,再写“:”,最后写两个0。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用两种表示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明9时在做什么?
2.连一连。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6:00说成12:00
综合错题小结:钟表里短而粗的是时针,细而长的是分针。整时分针对准12,几时整时针就指向几。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出示钟表的时间,对的说对,不对的改正过来。
2.拨钟表,学生说时间。(师拿钟表教具)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86页3、4、5题。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学习目标:
1.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
8课时
课题:9加几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9页例1,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9+4的计算方法:
1.先看小女孩说的话,她的方法是( )。
2.再看小男孩说的话,想把4分成( )和( ),为什么把4分成1和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3.你是怎样算的?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小女孩的方法是( )。生回答:小女孩的方法是接着数.
提问2:再看小男孩说的话,把4分成( )和( )。生回答:把4分成1和3。为什么把4分成1和3,生回答:1和9凑成10。
提问3: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生回答:先算9+1=10,再算10+3=13。
师小结:这是“凑十法”,把较小的加数分成1和一个数,先把9和1凑成10,再加这个数。
提问4:你是怎样计算的?生回答:凑十法。
提问5:哪一种方法更简单?生回答:凑十法。
师小结:计算“9加几”时,可以用接着数,也可以用“凑十法”,把较小的加数分成1和另一个数,先把9和1凑成10,再加另一个数。其中“凑十法”更简单。
背9加几的算式。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1)自己背(2)同桌互背(3)抽查背(4)卡片口答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9+1+2= 9+1+5= 9+1+8=
9+3= 9+6= 9+9=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学生错误使用“凑十法”,凑出10后把剩下的数和原数相加。
综合错题师小结:“凑十法”凑出10后,应用10加另一个数分出的一部分。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钓鱼。
9+2= 9+5= 9+8= 9+7= 9+4=
3.解决问题。
草地上有9只小羊,又跑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羊?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0页第2、3、4、5题。
教学反思:
课题:8、7、6加几(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操场上正在进行运动会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多少个小朋友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交流、比较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1页例2,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8+5的计算方法:
1.对照圆片图,想一想:把5分成( )和( ),为什么分成2和几?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 )。
2.还可以怎样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对照圆片图,想一想:把5分成( )和( ),为什么分成2和几?
生回答:把5分成2和3,2和8凑成10。
提问2:计算时,先算( )+( )=( ),再算( )+( )=( )。生回答:先算8+2=10,再算10+3=13。
提问3:还可以怎样计算?生回答:还可以接着数。
师小结:
①计算8加几,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
②计算7加几,把7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
③计算6加几,把6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背8、7、6加几的算式。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8+9=17
7+4=11 7+5=12 7+6=13 7+7=14 7+8=15 7+9=16
6+5=11 6+6=12 6+7=13 6+8=14 6+9=15
(1) 自己背(2)同桌互背(3)抽查背(4)卡片口答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计算。
7+3+3= 6+4+2= 8+2+2=
7+6= 6+6= 8+4=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学生可能计算出错。
综合错题小结:应多加练习方法,多练习计算。
师小结:
①计算8加几,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
②计算7加几,把7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
③计算6加几,把6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7+6= 8+8= 7+8= 8+9= 6+5= 6+7= 7+9= 8+4= 8+5=
2.钓鱼。
8+5= 7+4= 6+8= 6+7= 8+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3页第1.2.3.4题。
教学反思:
课题:8、7、6加几(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多种方法计算8、7、6加几,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过了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用多种方法计算8、7、6加几,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2页例3,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8+9的计算方法:
(1)看左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9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2)看右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8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3)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因为9+8=17,所以8+9=□。
(4)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三) 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先看左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9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把9分成2和7,先算8+2=10,再算10+7=17。
提问2:再看右边小男孩的计算方法,把8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生回答:把8分成1和7。先算9+1=10,再算10+7=17。
提问3:最后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因为9+8=17,所以8+9=□。生回答:因为9+8=17,所以8+9=17。
提问4: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生回答:凑十法。为什么?
师小结:(1)拆小数,凑大数。拆分两个加数中较小得数,将较大的数凑成十。(2)拆大数,凑小数。拆分两个加数中较大的数,将较小的数凑成十。(3)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6+9= 7+8=
2.7+6= 8+6= 9+7=
6+7= 6+8= 7+9=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2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来算得数。
第3、4题,学生可能数错数字列式错。师强调:要指一个数一个,多数两遍。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7+6= 8+8= 7+8= 8+9= 6+5= 6+7= 7+9= 8+4= 8+5=
2.钓鱼。
8+5= 7+4= 6+8= 6+7= 8+4=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3页第5、6、7、9、10题。
教学反思:
课题:5、4、3、2加几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之前学习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5、4、3、2加几”,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5页例4,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这4道算式什么相同点?
2.(1)5+7=□,想:7+5=12,所以5+7=□。
(2)5+8=□,想:8+5=13,所以5+8=□。
(3)4+8=□,想:8+4=12,所以4+8=□。
(4)3+9=□,想:9+3=12,所以3+9=□。
3.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 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4道算式什么相同点?生回答:4道算式都是小数加大数。
提问2:5+7=□,想:7+5=12,所以5+7=□。生回答:5+7=12,想:7+5=12,所以5+7=12。
提问3:5+8=□,想:8+5=13,所以5+8=□。生回答:5+8=13,想:8+5=13,所以5+8=13。
提问4:4+8=□,想:8+4=12,所以4+8=□。生回答:4+8=12,想:8+4=12,所以4+8=12。
提问5:3+9=□,想:9+3=12,所以3+9=□。生回答:3+9=□,想:9+3=12,所以3+9=12。
提问6: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生回答: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背会5、4、3、2加几的算式。
5+6=11 5+7=12 5+8=13 5+9=14
4+7=11 4+8=12 4+9=13
3+8=11 3+9=12
2+9=11
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算出得数。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9+5= 9+4= 8+3= 9+2=
5+9= 4+9= 3+8= 2+9=
3.
4.
5.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学生可能计算错。师强调:计算小数加大数时,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算出得数。
第4题,学生可能算错数字。师强调: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推出数字。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摘苹果。
5+9= 5+8= 3+8= 2+9=
4+7= 6+7= 3+9= 5+7=
2.小猫钓鱼。
3.解决问题。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6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加法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运动场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跳舞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瞧!他们跳得多起劲。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加法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7页例5,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重点思考小女孩和小男孩的计算方法:
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要解答的问题是( )。
2.怎样解答?小女孩和小男孩都是用( )法计算。想一想:他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地方?
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生回答:前排有7人。提问: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生回答: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提问:要解答的问题是( )。
生回答:要解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2:怎样解答?小女孩和小男孩都是用( )法计算。他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地方?
生回答:思考的角度不同,列的算式也不同。相同:都用加法,结果也相同。
提问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生回答:正确,15。
师小结:
对于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列出的算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相同。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一共有几只天鹅?
( )+( )=( )(只) ( )+( )=( )(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师强调:按颜色分,按左右分。不能左右分后,把加数交换位置。
师小结:对于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列出的算式不同,但计算的结果相同。
(二)拓展延伸
口答:看图列式计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99页第1、2、4题,第100页第5、6题。
教学反思:
课题: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解决原来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学校体育室买来一些哨子,准备分给各班上体育课用,小小的哨子吹起来声音嘹亮、悦耳动听,老师领走了几个哨子呢?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1.理解、掌握解决原来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一)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8页例6,边看图、看文字边填空,思考:
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老师领口哨,领走□个,还剩□。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2.怎样解答?先看小女孩的方法,可以( )表示,想一想黄色的圆表示什么,蓝色的圆表示什么?再看小男孩的方法,用( )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
3.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里。
4.最后想一想: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老师领口哨,领走□个,还剩□个。生回答:领走7个,还剩5个。提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生回答: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
提问2:怎样解答呢?我们先看小女孩的方法,可以( )表示。
生回答:画图。
提问3:想一想黄色的圆表示什么,生回答:黄色的圆表示领走的。提问:蓝色的圆表示什么?
生回答:蓝色的圆表示还剩的。
提问4:再看小男孩的方法,用( )法计算,生回答:用加法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
生回答:已知两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提问5:解答正确吗?把得数填在方框里。
生回答:正确,12。
提问6:想一想: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生回答:求原来是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把去掉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加起来。
2.书面检测
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 )+( )=( )(个)
2.
3.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学生可能算式写错,写成13-6=7。
强调:求原来的数量,就是用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数量求和,用加法计算。
(二)拓展延伸
口答:
1.
2.
3.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课本第100页第5、6、7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
加法。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对第八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师书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特征并会正确、熟练地计20以内的进位.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 自学指导
(一)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1.说一说书上是怎样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在书上。
2.数一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里一共有多少道算式?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图看文
5.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会做对检测题!)
(二)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先学包括“看一看”“做一做”两个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边专心看课本(概念、例题),边在例题旁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弄懂“为什么”、熟记新知识,力争“看一看”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做对检测题,教师巡视。
(二)做一做
1.提问
提问1:说一说书上是怎样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在书上。生回答:填写在书上
提问2:数一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里一共有多少道算式?生回答:一共有36道算式。
提问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回答: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加一,第二个数字一样;
提问4: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回答: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大到小依次加一。
提问5: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生回答:每一竖行的得数都一样。
师小结:
(1)有36道。
(2)竖着看:每一行第一个数字一样,第二个数字从大到小依次加一。
横着看:第一个数字从小到大依次加一,第二个数字一样;每一竖行的得数都一样。
2.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五、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1题:5+8-2先算8-2=6,再算5+6=11
结合做错的题适时小结: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谁能得100分!
作业:数学课本第103页第7、9题。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会看图看文字解决问题,并会准确熟练地列式计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复习解决问题(师书写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看图看文字解决问题,并会准确熟练地列式计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3题:已知指定人前后分别有几人,求一共多少人?生忘记加上指定人。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谁能得100分!
作业:数学课本第103页第6、8题。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总复习
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数2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2.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正确、熟练地数2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数的组成。
2.会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第1题(2):从左数第几个数,生的回答从右开始数。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107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请伸出小手一起和老师书写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快乐。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书面检测
过渡:刚才大家口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1.
2.
3.
4.
四、后教
(一)议一议
1.交换练习纸。书面检测一结束,同桌交换练习纸。
2.公布答案。
3.评定对错。对照公布的答案,同桌相互同步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
4.表扬全对同学。教师问“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公布全对的人数,并且不点名地表扬他们。
5.讨论纠错。
(1)如全班只有几名学生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自学检测练习纸,分类后,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
a.让做错的学生说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如说得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指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c.如大家都说不对,教师必须下功夫讲透、拓展,触类旁通,确保这类错误不再有,决不能教师该讲不讲,或者一略而过,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如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尤其单元复习综合练习时),则不收未全对的学生练习纸,改为:
a.同桌讨论:哪道题的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b.教师逐项提问:哪一项(或哪一题)错了还不懂的请举手(如学生都不举手,这一项(这一题)就不讨论);
c.让做对的同学上讲台,对有人还不懂的那道题,讲出哪一步错、为什么错;
d.如果对学生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的错误,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
e.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讲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真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估错:
第4题:生回答用减法。
结合做错的题适时小结:求原来的数量,就是用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数量求和,用加法计算。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作业:数学课本第108页第6、9、10、11题。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1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具体措施,随堂练习,布置作业,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