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在生活中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量感
初步学会用秤称物体的生活技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重量
在建立量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参照物估计物体重量的能力
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1000克=1千克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量感
在建立量感的基础上,能合理选择参照物估计物体的重量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参照物进行估测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
2.各种实物:文具、书本、白砂糖,挂面等
3.电子称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创设情景
1、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短片
(出示劳动模范徒手抓取物品)
视频中的阿姨只用手掂一掂就知道物品的重量,小朋友们觉得她的这个本领怎么样?你们想学会这种本领吗?
很厉害 想学
2、刘老师准备了一杯酸奶,如果你想知道它的重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 用手掂一掂 用秤称 找包装上的重量(净含量)
这杯酸奶100克,克是常用的国际通用重量单位,它的英文名字写作g,读作克。
(板书课题:克g)
动手操作实验
师:生活许多物品是没有包装的,这时你怎么知道物体的重量呢?
生1:用秤称; 生2:用手掂
师:从托盘中拿出2分硬币,在手心上掂一掂,你觉得2分硬币有多重?
生汇报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重量都不相同,那么怎么样才能准确知道这枚硬币的重量呢?
生:用秤称。
师:秤是我们的好帮手,今天老师把这位小助手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和我们一起来学习物体的重量。
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这台电子秤(视频)
将秤平放在桌面上
按下开关键,等屏幕显示为0
检查屏幕上单位名称,显示为g或者克,表示现在的称量单位是克
每次称量物品前要清零
将称量物品轻放在秤的中央
当数字不再变化时,记录小数点前的数字
请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其他同学按照他的要求操作电子称
小朋友们听懂怎么使用电子秤了吗?我们要借助电子秤进行第一个实验。
生汇报 指导操作
4、实验一:
实验材料:2分硬币 回形针 橡皮 A4纸 红色圆柱体
实验要求:
称一称:用秤找出大约1g 10g 100g的物体
掂一掂:感受1g 10g 100g的重量,说说你的感觉
放一放:将找到的物品放入实验单相应表格中。
评一评:找到一样物品给自己勾一颗星。
(生汇报找到的物品,上讲台演示)(板贴物体)
我们组找到了2分硬币是1克的,掂一掂觉得很轻
小结:刚刚的实验我们用秤准确的测量了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的有硬币和3枚回形针,10克的有橡皮和2张A4纸,100克的有红色圆柱体,小朋友们感受到了1g10g100g的重量了吗?记住这些感觉,我们来继续做实验。
5、实验二:
实验材料:铅笔,固体胶,胶水,蓝色长方体,削笔器
实验要求:
1、掂一掂:掂出信封中所有物品的重量。
2、估一估:根据已经知道的物品的重量估测信封中物体的重量。
3、写一写:将估测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二的表格中。
4、说一说:你的估测结果,你是怎么估的,用什么物体和什么物体做比较的。
生汇报 我估测铅笔有7克 我把铅笔和硬币比较 觉得铅笔重一点 所以我估计了7克
小朋友们估计的物体重量准不准确呢?我们一起来用秤验证一下。
(投影展示物体重量)误差在范围之内可以得到一颗星。
小结:虽然我们不能拿起一样物品就能够准确知道它的重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与已知重量的物体进行比较,来比较准确的估计物体的重量。
6、师:还有一直没有用到的白砂糖,你能估一估它的重量么?
生汇报(200 250 500 1000 )
师:一包白砂糖到底多重呢?称一称验证一下(500)再称一称2包白砂糖多少重?
生:1000克(板贴)
师:老师这里有一包挂面,用秤称一称,差不多也是1000克,你能在包装上找到它的重量么?
生:1千克(Kg)(板贴)
师:没有找到g,但是我们找到了1Kg,说明1000克与1千克是什么关系?
生:1000克=1千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师:轮流掂一下2袋白砂糖,感受一下1千克和刚才的东西比较,有什么差别?(很重)
师:根据2包白砂糖是1kg,你能不能估测一下几本书的重量是1kg?可以动手掂一掂。
生汇报(4 5 6 7)(验证)
7、师:你们想知道今天上到这里来背的书包有多重吗?小组讨论一下,你想怎么估测。
我想先估测书包的重量,再加上书本的重量
(称书包)
8、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体重么?
生:汇报(请2位同学来背一背,抱一抱,感受体重)
师:比较重的物体我们用千克做单位,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
9、你还知道哪些重量单位?
斤 两 公斤 磅 盎司 克拉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我认识了克与千克
我学会了使用电子秤
我知道了1000g=1kg
如果你经常进行这样的估测练习也可以像开头视频中的阿姨一样厉害。一掂就能知道物品的重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引入课题,感知,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认识各种秤并会用秤称,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课外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