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学案及答案
展开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课程标准 | 核心素养目标 |
| 1.了解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
一、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
二、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
1.收集与整理资料
(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2.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1)定性分析方法:对区域内的地理特征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
(2)定量分析方法: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与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地理特征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3)综合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
1.收集与整理资料:重点收集对衡量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指标。
2.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相关要素之间的差异及变化。
3.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寻找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1.在开展区域发展差异分析时,资料的整理是基础。 ( )
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 )
3.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 )
4.综合分析的实质是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 )
5.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有 ( )
①定性法 ②定量法 ③综合法 ④比较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提示:1.× 收集资料是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
2.√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必须能反映区域的区位特点、环境特点、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人地关系的特点等,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3.×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
4.× 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5.A [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步骤和主要方法 |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建设长江经济带。下面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2016年重庆市和上海市经济发展统计表。
地区 | GDP(人均) | 年收入 | 外资企业 | 经济竞争力 |
上海 | 77 205元 | 42 789元 | 2.47万家 | 第1名 |
重庆 | 20 219元 | 30 963元 | 4 500家 | 未进入前10 |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材料中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定量分析法。
问题2 (综合思维)根据统计数据,比较上海市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异。
提示: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经济竞争力强;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低,经济竞争力弱。
问题3 (区域认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提示: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问题4 (综合思维)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有哪些?
提示:航道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生态保护等。
[归纳提升]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步骤和主要方法
步骤 | 所用的主要方法 | 要求或意义 |
第一步:收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 直接收集法 | 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
间接收集法 | ||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 定性分析方法 | 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
定量分析方法 | 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 |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 综合分析方法 | 能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第四步:探索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
|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的选择
(1)定性分析方法是分析区域差异最为古老也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具有高度选择性,即经过比较,选择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地理事象进行描述和说明。
(2)定量分析方法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可通过观测、统计、模拟、假设等多种手段获得,定量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计算方法。
(3)影响全局的重大课题,常用综合分析方法。
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为对贵州、湖南、上海进行区域发展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 ②以查阅资料为主 ③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④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定性分析方法 ②定量分析方法 ③综合分析方法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D (2)D [第(1)题,三地的空间跨度大,不易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分析时,其分析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第(2)题,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
地理实践力:黄河沿岸城市区域差异
近日,30多位新闻单位记者、国内知名摄影家集中拍摄了黄河流域风景、建筑、人文照片。这些精美图片为曲麻莱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同饮黄河水、共筑中华梦”活动提供素材。据介绍,“同饮黄河水、共筑中华梦”活动将途经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甘肃兰州,陕西延安,河南郑州,山东济南、泰安、东营等黄河沿岸的城市。
| 黄河概况及区域差异 | |
看流域概况 |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 |
析区域差异 | 上游 | 河源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其中河源至贵德,两岸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过4000米,河道呈“S”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是扎陵湖和鄂陵湖,为高原寒冷气候,鱼类属中亚高原区系,种类少,资源丰富。鱼类资源长期未被开发利用。重要城市有兰州市、白银市、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颜淖尔市、包头市等 |
中游 | 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中游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给下游造成巨大危害,是根治黄河水害的关键河段。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重要城市有呼和浩特市、忻州市、榆林市、吕梁市、延安市、临汾市、渭南市、运城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等 | |
下游 |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下游。该段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黄河被约束在大堤内,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主要城市有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濮阳市、泰安市、聊城市、德州市、济南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等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研究,并分析沿线的环境差异。读黄河流域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为对沿线城市进行区域发展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
A.以查阅资料为主
B.以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C.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D.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
(2)若分析包头和济南钢铁工业发展的差异,主要从哪方面进行比较( )
A.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B.区域经济特征
C.区域自然环境
D.区域劳动力资源
[素养立意] 本题组以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考查为切入,考查了对沿线城市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
(1)B (2)A [第(1)题,对黄河沿线城市的差异进行资料收集,应以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2)题,分析钢铁工业发展的差异,应该从该区域发展钢铁工业的区域条件和优劣势方面进行比较。]
题组1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
一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完成1~4题。
1.该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
A.直接收集法、定性分析方法
B.间接收集法、定量分析方法
C.直接收集法、综合分析方法
D.间接收集法、定性分析方法
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人文景观 ( )
A.松辽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3.该平原上住宅多呈坐北朝南的形式,主要原因是( )
A.采光 B.水源
C.地形 D.宗教信仰
4.该地易出现荒歉的原因是( )
A.生长季太短 B.冬季风太强
C.降水变率太大 D.土壤盐度太高
1.A 2.B 3.A 4.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学生对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地理事象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应为直接收集法、定性分析方法。第2题,根据种植的农作物可推知描述的农村景观应在华北平原。第3题,该地区冬季多吹偏北风,房子呈坐北朝南形式是为了采光、背风。第4题,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农业生产不稳定。]
题组2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5~6题。
行政区 | 上海 | 辽宁 | 广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3.14 | 0.26 | 7.86 |
城镇人口比重(%) | 89.60 | 67.05 | 46.01 |
人均GDP(万元) | 9.7 | 6.5 | 3.3 |
三次产业结构 | 0.5∶ 34.7 ∶64.8 | 8.0∶50.2∶41.8 | 15.4∶46.7∶37.9 |
5.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6.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
A.高新技术 B.交通状况
C.自然资源 D.人口规模
5.D 6.A [第5题,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考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从东部地区的上海到东北地区的辽宁再到西部地区的广西,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第6题,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上海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因此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教材P20活动
提示:1.图略。江苏省GDP总量最大,贵州省GDP总量最小,江苏省GDP总量与湖北省GDP总量相比,二者相差一倍多。
2.图略。饼状图能直观反映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省产业结构差异:贵州省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最低。
3.贵州、湖北、江苏三省区域发展差异
| 贵州省 | 湖北省 | 江苏省 |
资源优势 | 水能资源丰富,煤炭、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 | 水能、矿产资源丰富,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产量大 | 水资源丰富,粮食、桑蚕等农产品产量大 |
主要问题 | 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 |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均收入较低 | 矿产、能源资源缺乏,苏南和苏北经济发展差距大 |
区域发展阶段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4.分析贵州、湖北、江苏三省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贵州:位于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封闭,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承东启西,水陆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矿产资源、能源优势显著,工业发展迅速。
江苏:临江沿海,水陆交通便利;邻近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教材P21活动
提示:略。
鲁教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 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 学案(含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区域联系的一般步骤,区域联系分析的主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