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堂检测
展开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三个省级行政区(阴影)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定性分析方法 ②定量分析方法 ③综合分析方法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图中三个省级行政区(阴影)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
①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②区域经济分析 ③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1.D 2.D
读中国生态文化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各文化区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海拔较高、地形崎岖
B.江南水乡文化区——林海雪原、河湖密布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三山夹两盆”
D.华南妈祖文化区——平原辽阔、沃野千里
4.关于各文化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文化区——气温低,年较差大
B.华北平原文化区——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C.黄土高原文化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四川盆地文化区——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
解析第3题,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林海雪原是东北地区的景观;华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且多肥力较低的红壤。第4题,云贵高原夏季凉爽,冬季较温和,气温年较差不大。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处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并非沙漠的主要分布区。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且受季风气候影响,多云雾天气,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
答案3.C 4.B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正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5~6题。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
5.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
①水路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解析第5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交通、资金、技术方面不及长三角地区,但川渝地区矿产、水力资源丰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故C项正确。第6题,航道建设、西电东送、劳务输出均属于经济合作,只有水土保持属于生态安全方面的做法,故D项正确。
答案5.C 6.D
7.下列对采取综合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整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B.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C.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解析A项和D项所述是定性分析方法,B项是定量分析方法。
答案C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说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点。
(3)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差异。
地 区 | 黄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粮食作物 | 主要为小麦 |
|
油料作物 |
|
|
耕地类型 |
| 水田 |
解析第(1)题,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点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黄河三角洲耕地类型为旱地,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耕地类型为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2)相同点:两地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同点: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比较肥沃,但矿产资源贫乏;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盐碱化较严重,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3)
地 区 | 黄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粮食作物 | 主要为小麦 | 主要为水稻 |
油料作物 | 主要为花生 | 主要为油菜 |
耕地类型 | 旱地 | 水田 |
关键能力提升练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 9~10题。
9.古代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10.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解析第9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红壤,红壤土质黏重,古代农业耕作困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稠密,在古代影响交通。雨热同期对传统农业生产有利,故选B项。第10题,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可以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不能提供工业原料。提供生活水源和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不是对工业化阶段产生的主要影响。故选C项。
答案9.B 10.C
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1~12题。
11.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第11题,中国北方和美国中部由于降水较少,发展旱地农业;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对水热要求较高,分布在水热条件充足的地区;内蒙古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第12题,从图中看,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主要靠人力、畜力,由于人口多,农业产品主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较低;乙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分布在美国的中央平原地区,产品商品率高,出口较多,其分布不靠近市场;丙是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规模大;丁在中国的内蒙古,该地由于过度放牧等活动造成草场退化,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答案11.A 12.A
13.继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 ;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内外贸易口岸的是 ;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 。(填数码)
(2)试比较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部分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表。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 |
技术 |
| ||
协作 |
| ||
劳动力 |
| ||
不同点 | 矿产 资源 |
|
|
运输 |
|
|
(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的工程是 。
(4)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目前两地区联系的交通线有哪些?
答案(1)③ ① ⑤
(2)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 |
技术 | 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 | ||
协作 | 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 | ||
劳动力 | 人口密集,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 | ||
不同点 | 矿产资源 | 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区外调入 | 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 |
运输 | 有“黄金水道”(长江),河运条件好 | 河流水量小,有结冰期,河运条件差 |
(3)水资源缺乏 南水北调工程
(4)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北方沿海航线,上海至北京、天津的航空线等。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②地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图中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