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导学案
展开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课程标准 | 核心素养目标 |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 1.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能归纳出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如日本和英国),分析区域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熟练掌握区域差异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说明我国的区域差异,并能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
一、区域发展的异同
1.区域发展的相似性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中某一地理要素或区域整体表现出的相似性,同时,区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2.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发展方面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也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两国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 日本 | 英国 |
海陆位置 |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 | 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 |
地形 |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
气候 |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植被 | 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 | 森林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
水文 |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
矿产资源 | 贫乏 | 煤、铁、石油 |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 日本 | 英国 |
经济发展特点 | 经济大国,工业化 起步较晚 |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
工业及其分布 |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 |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 |
农业 | 以种植业为主 | 以畜牧业为主 |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
[特别提醒] 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利于发展种植业。英国是位于大西洋东部的岛国,属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化小、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
[图表点拨] 1.教材第14页图1-2-5,该图展示出:
日本的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约占70.0%;第二产业次之,占28.9%;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只占1.1%。
2.教材第14页图1-2-6,该图展示出:
(1)日本的传统工业以钢铁、机械、汽车、造船等工业部门为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其中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和北九州是其重要工业中心。具有“临海型”布局特点。
(2)日本的新工业区分布较为分散,除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外,日本海沿岸也广泛分布,且向国土北部发展,但基本还是“临海型”布局。
3.教材第14页图1-2-7,该图展示出:
英国的产业构成中以第三产业为主,比重约占79.2%;第二产业比重次之,占20.1%;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只占0.7%。
4.教材第14页图1-2-8,该图展示出:
(1)英国的煤、铁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海沿岸。
(2)英国工业中心的分布大体与矿产资源的分布一致,具有“资源型”布局的特点。
(3)阿伯丁是在石油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这是因地制宜的基础和出发点。
2.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1.区域差异只表现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 ( )
2.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的差异。 ( )
3.日本与英国对河流的开发都以水能开发为主。 ( )
4.日本工业布局属于“资源型”布局。 ( )
5.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提示:1.× 区域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
2.√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也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
3.× 日本地表崎岖,河流水力资源丰富,对河流利用多以水能开发为主;而英国河网稠密,流量平稳,对河流利用多以发展航运为主。
4.× 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因此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布局。
5.A [不同地区选择发展水田、旱地还是畜牧业,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
区域差异比较 |
读我国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区域认知)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且多风沙天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问题2 (区域认知)从北到南,我国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也逐渐加大。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是为了便于排水、通风、除潮。
问题3 (综合思维)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南方相比要小得多,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
[归纳提升]
1.图解区域差异的成因
2.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比较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时常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大方面进行。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地理要素
要素 | 主要内容 |
地理 位置 |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 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 |
气候 |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 |
地形 | 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 |
水文 | 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等 |
地质 |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 |
植被 |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 |
土壤 |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 |
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 |
(2)人文地理要素
要素 | 主要内容 |
人口 |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变化等 |
科技 |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交通、通讯 | 交通、通信的通达度、速度 |
政策 |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 |
城市 |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 |
农业 | 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工业 | 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 |
1.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D (2)B [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南岛。第(1)题,甲区域气候干旱,周围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分布,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以夏汛为主。第(2)题,甲地夏季高温,乙地终年高温,故两地夏季热量充足;两地都是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
我国的区域差异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综合思维)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气候和地形。
问题2 (区域认知)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的核心特征分别是什么?
提示:高寒、干旱。
问题3 (区域认知)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南北差异显著,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热量差异。
[归纳提升]
1.三大自然区的形成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区域 要素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地形 |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 | 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 |
气候 |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
植被、土壤 | 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 植被为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原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
代表性动物 | 熊、松鼠、熊猫、梅花鹿 | 骆驼、黄羊 |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
水文 | 外流河 | 多属内流河 |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
农业 | 农耕业发达 |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
城市 | 众多 | 较少 | 很少 |
人口 | 稠密 | 较少 | 很少 |
3.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图示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区域内部的差异
2.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Ⅰ区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Ⅲ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
(1)C (2)B (3)A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我国区域自然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气候和地形。第(1)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2)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3)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是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东南部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
人地协调观:饮食差异与地理环境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习惯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北方多牛羊肉,常以牛羊肉为菜,北方寒冷,以咸味为主;南方多水产,多食鱼,南方温热,多食甜;西南潮湿,多麻辣。鲁菜,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临海,物产丰富;粤菜,广东湿热,水产丰富,食味清淡为主;川菜,四川盆地湿重,重麻辣;湘菜,湖南多雨潮湿,食辣利于御寒祛湿。
| 中国的饮食文化 | |
看差异 | 看菜系 | 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浙江的杭帮菜等。而北方除东北菜和鲁菜颇具特色外,几乎没有独立菜系。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
菜量 | 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 | |
喝汤 | 南方人喝的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更多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饮酒前喝汤。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汤在饭后喝,一般不作为一道菜上桌 | |
喝酒 | 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夏天南北都以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 | |
析原因 | 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含量高的食物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饮食以奶制品、肉类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清淡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而在青藏高原上青稞是藏民主要的种植作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稞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油和饮品 |
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结合已取得的成果(见下表),回答(1)~(2)题。
菜系 | 主要原料 | 饮食特色 |
①川菜 |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
②苏菜 |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
③粤菜 |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
④蒙古菜 |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 质朴自然 |
(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反映该区岩溶地貌广布,交通不便
(2)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素养立意] 本题组通过饮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研究,考查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人类饮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1)D (2)B [第(1)题,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A项正确;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B项正确;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C项正确;④菜系调味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气候单一,草原牧业,以牛羊肉为主,D项错误。第(2)题,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组1 区域发展的异同
下面为两个岛屿的地理位置及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两个岛屿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下列因素中,造成两个岛屿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洋流 B.地形
C.纬度 D.海陆
1.D 2.A [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网可知,①是大不列颠岛,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北海道岛,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地带性植被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①岛屿受暖流影响,年平均气温较高,②岛屿受寒流影响,年平均气温较低。所以造成两个岛屿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洋流。①比②纬度较高,但温度却较高;地形、海陆分布相似。]
题组2 区域发展异同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4.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工业起步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为“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为“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3.D 4.B [第3题,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第4题,英国气候条件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日本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题组3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也是地区的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的绍兴黄酒,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等。据此,回答5~6题。
5.绍兴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宁县分别位于我国( )
A.地势的第三、二、一级阶梯上
B.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C.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D.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6.中宁枸杞俗称“红宝”,这里所产的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分多,近百年来已被引种到十几个省区。但中宁枸杞无论引种到何方,种出的枸杞在外观上与中宁枸杞都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宁县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5.B 6.D [第5题,浙江绍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都处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明显可以判断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并不位于华北平原和淮河流域,因此A、C、D项可排除。绍兴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中宁县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第6题,中宁县所产的枸杞品质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宁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环境优势。]
教材P17活动
提示:1.根据地形可将东北地区分为平原区(东北平原)和山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按照热量条件可分为辽河平原暖温带地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温带地区和北部寒温带地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向西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高;②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劳动生产率高;③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3.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的原因: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能满足水稻生长需求;②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优良;③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优秀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精品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的异同,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