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4浮力(含答案)(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4浮力(含答案)(4)01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4浮力(含答案)(4)02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10章《压强和浮力》10.4浮力(含答案)(4)03
    还剩5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课时训练,共61页。

    10.4 浮力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8凉山州)将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刚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大小(  )

    A.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2018河池)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满水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钢珠。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珠不受浮力作用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钢珠受到的浮力 

    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D.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

    3.(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F BFF 

    CFF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4.(2018江西)如图所示,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飘着一小木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平不倾斜 B.向左盘倾斜 C.向右盘倾斜 D.无法判断

    5.(2018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6.(2018淄博)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7.(2018临沂)20184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8.(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9.(2017河池)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17来宾)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FFF,则(  )

    AFF BFF CFF DFF

    11.(2019鼓楼区一模)如图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 的质量大于小球 B 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 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12.(2019巴中期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如图甲所示)。将体积为10cm3的物体A全部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0.4N(如图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如图丙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1N 

    B.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5.4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5.1N

    13.(2019泰安一模)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g10N/kg,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

    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14.(2019惠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 D上升的热气球

    15.小东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探究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F4图丙中A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A

    体排开水的重力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3 

    BGF4 

    C.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FF1F3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F4F2

    16.(2019岳阳模拟)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x103kg/m3 

    D.在t1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17.(2019南充模拟)如图所示,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8.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9.(2019广东模拟)小杰同学在成都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20.(2019黄石期中)如图所示,体积相等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大 

    B.栓铝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C.栓铁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D.栓铜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2018本溪)如图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完成的航空母舰,它的排水量为67000t,其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为     N,水面下5m深的舰体某处受海水压强为     Pa(取g10N/kgρ1.0×103kg/m3

               

    22.(2018重庆)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现将底面积为10cm2、高20cm的圆柱体A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如图所示,然后使升降台上升7cm,再次稳定后,A所受的浮力为     N.(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

    23.(2018淮安)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000t,受到的浮力为     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g10N/kg

    24.(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5.(2018十堰)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木块重力为     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N.(g10N/kg

    26.(2018南京)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乙两图中水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p1      p2p1     p2F1     F2,若乙图中小玩具鸭的质量为15g,它排开水的体积是     cm3

    27.(2018扬州)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     ,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     原故。

    28.(2018攀枝花)将一合金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72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则合金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ρ酒精0.8×103kg/m3g10N/kg

    29.(2018衡阳县自主招生)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8×103千克/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物体A的密度为     千克/3

    30.(2019锡山区期中)如图甲所示,薄塑料袋中装有盐水(盐水的密度为1.2g/cm3),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12N;再将这个装盐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水不溢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时,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则: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加了     N,袋内水面比烧杯中的水面     (选填)。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31.(2018朝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比较     (填序号),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分析①③④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填)关。

    3)通过比较①②⑤三次实验的数据,     (填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表格,表格中包括:物体的重力、液体的种类、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共4项内容。(要求完成表格数据的填写)

    5)由实验数据可知,此次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

    32.(2018天门)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为圆柱形

    1)小沿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则桶A     N,桶B     N

    2)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     N

    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为     N

    4)接着小芳同学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4组数据,表格如下,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     (选填

    次数

    1

    2

    3

    4

    A与沙子的总重量/N

    2.4

    2.8

    3.2

    3.4

    B与水的总重量/N

    4.0

    4.4

    4.6

    5.0

    5)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     

    6)小芳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则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3.(2018大连)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底面积相同而体积不同的圆柱状铝块(带有挂钩)若干、烧杯、盐水、水、酒精、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已知ρ盐水ρρ酒精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他选择了一个铝块做实验,铝块的体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2)设计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表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只用字母表示即可。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三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烧杯、水和弹簧测力计,用如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铝块的重力,然后把这个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其他两个铝块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数据得出了结论。

    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     

    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记号笔,写出改正不合理之处的做法:     

    34.(2018营口)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实心圆柱体(如图甲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g10N/kg

    1)圆柱体的质量为     kg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

    3)比较     两图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4)比较cd两图可知: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不随     而改变。

    5)小华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随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N,这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还跟     有关。

    35.(2018云南)一般情况下,人在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此,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原因是     

    3)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     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无关)。

    36.(2018苏州)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     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的密度用ρ表示,其重力G     ,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G,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G,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37.(2018广西)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5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N

    比较序号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     

    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38.(2018河南)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39.(2018达州)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kg/m3

    四.计算题(共1小题)

    40.(2018深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g10N/kg

    求:

    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8凉山州)将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刚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大小(  )

    A.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分析】大石块的体积大于小木块的体积,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两者所受浮力的关系。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大石块的体积大于小木块的体积;

    浸没在水中刚松手时,大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由FρgV可知,大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小木块受到的浮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知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由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决定。

    2.(2018河池)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满水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钢珠。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珠不受浮力作用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钢珠受到的浮力 

    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D.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

    【分析】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2)根据FρgV分析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钢珠受到的浮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钢球的总重力,因为是盛满水的容器中,当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时,木块漂浮时,FGρgV,由此可知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再利用p分析压强情况;

    4)根据pρgh分析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解答】解:

    A、钢珠浸没在水中,也受浮力作用,故A错误;

    B、因不知道木块和钢珠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所以由FρgV可知,无法比较木块和钢珠受到的浮力关系,故B错误;

    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水和物体的总重力;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乙图中减少的水的重力,即为木块排开水的重力,

    而木块漂浮,则F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G

    所以GG,即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底面积相同,由p可知,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

    D、已知容器中装满水,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虽然有水溢出,但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液体压强的大小,关键是知道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液体深度不变,容器底所受的压强也不变,最容易出错的是C选项。

    3.(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F BFF 

    CFF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分析】已知氢气球和空气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ρ空气gV可求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情况。

    【解答】解: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ρ空气gV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气体的密度和气球排开气体的体积。

    4.(2018江西)如图所示,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飘着一小木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平不倾斜 B.向左盘倾斜 C.向右盘倾斜 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解: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F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

    所以GG,即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所以有木块和没有木块的盛满水的桶一样重,故天平平衡,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应用,难度不是很大。

    5.(2018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GF列出方程可求得物体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其密度;

    2)先求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GF可得A在乙中的拉力;

    3A在乙中的拉力与丙中比较可得结论;

    4)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FF可求。

    【解答】解:

    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

    FGF可得,

    Fρ盐水g V

    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等于V,则:

    ρ盐水gVGF

    VV

    ρ盐水1.2×103kg/m3G4NF2.8N代入上式可得:

    VV1×104m3

    物体A的质量m0.4kg

    物体A的密度ρ4×103kg/m3,故A错误;

    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ρgV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F浮水4N1N3N,故B错误;

    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

    C错误;

    D、由甲、丙,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FF丁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同时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同时,要能够熟练变形应用。

    6.(2018淄博)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分析】1)根据A漂浮,B悬浮,可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确定小球AB的密度关系,又知小球AB的体积关系,由mρV分析它们的质量关系;

    2)漂浮和悬浮都有FG,由此分析两球的浮力关系;

    3)根据pρgh判断水对甲杯底的压强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关系;根据p分析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关系;然后比较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p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图知A漂浮,所以ρAρB悬浮,所以ρBρ,则ρAρB

    AρAρB,小球AB的体积相同。由ρ知,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故A正确;

    B、漂浮和悬浮时,FG,由于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故小球A的重力小于小球B的重力,所以小球A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两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据pρgh知,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两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p知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等,容器重力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根据p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故C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关键是用好浮沉条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判断。

    7.(2018临沂)20184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分析】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作用,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此判断浮力的大小,关键判断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发生怎样的变化。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潜水器所处的深度有关,因此判断压强的大小,关键是判断液体密度和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

    【解答】解: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此时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是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深。根据公式Pρgh和公式F浮=ρ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即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故选项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压强和浮力的判断。判断时要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判断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定量,哪些是变量。

    8.(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GρgV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解答】解:由图可知,铝球、铜块和木块均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FGρgV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9.(2017河池)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析排开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水的深度变化,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压强、浮力变化。

    【解答】解:

    1)圆柱体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容器内水的深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圆柱体刚露出水面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小,水的密度不变,由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所以,整个过程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小,故A正确、B错误;

    2)圆柱体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ρgV可知,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圆柱体刚露出水面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ρgV可知,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变小;

    所以,整个过程中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圆柱体从水中匀速升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

    10.(2017来宾)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FFF,则(  )

    AFF BFF CFF DFF

    【分析】由题知,四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图示得出四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知,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

    VVVV

    根据FρVg可知四个球受到的浮力:

    FFFF

    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1.(2019鼓楼区一模)如图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 的质量大于小球 B 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 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分析】1)根据两小球在乙液体中的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得出其密度关系,再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其质量大小;

    2)根据两个小球的浮沉情况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判断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物体漂浮,则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下沉,则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3)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结合小球在甲乙中的状态分析解答;

    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在乙液体中,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比较可知,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错误;

    BAB实心小球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A项解答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甲液体中A球下沉,则GAF浮甲,在乙液体中A球漂浮,则GAF浮乙,所以F浮甲F浮乙,故C错误;

    D、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分析小球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密度知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12.(2019巴中期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如图甲所示)。将体积为10cm3的物体A全部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0.4N(如图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如图丙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1N 

    B.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5.4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5.1N

    【分析】在乙图中,知道物体的体积,也就知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再利用称重法求出物体重。

    再结合甲图和丙图,丙图测量的是容器、水和物体的总重,可求出T2的大小。

    【解答】解:

    AB、物体A全部没入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VV10cm310×106m3

    所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

    FρVg1×103kg/m3×10×106m3×10N/kg0.1N;故A正确,B错误;

    CD、由题知,将物体A全部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0.4N

    由称重法可得:FGT1

    所以物体的重力:GF+T10.1N+0.4N0.5N

    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总重力):

    T2G容器和水+G5N+0.5N5.5N,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一是阿基米德原理FGρVg,二是称重法FGF,注意灵活运用。

    13.(2019泰安一模)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g10N/kg,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

    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分析】滑轮摩擦不计,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B的重力;

    物体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

    利用FρgV可求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即浸在水中的体积;

    物体A整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解:

    A物体的重力为GAmAg3kg×10N/kg30NB物体的重力为GBmBg2kg×10N/kg20N

    滑轮摩擦不计,由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B的重力,大小为20N,故正确;

    由图可知,物体A受到20N的向上的拉力、受到30N的重力,所受浮力为:FGF30N20N10N,故正确;

    由公式FρgV可知,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VV1×103m31dm31000cm3,故错误;

    由题意可知,物体A整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图中装置进行受力分析,既要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其处于平衡状态,又能分别判断每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力,属易错题。

    14.(2019惠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 D上升的热气球

    【分析】根据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

    A、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没有受到浮力,故A符合题意;

    B、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航行的辽宁号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下潜的蛟龙号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上升的热气球,由于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浮力产生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浮力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5.(2019海淀区校级月考)小东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探究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F4图丙中A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A

    体排开水的重力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3 

    BGF4 

    C.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FF1F3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F4F2

    【分析】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排开的水和小桶的重力之和减掉空桶的重力,比较排开水的重力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解:

    A、图甲中,可得物体的重力:GF1,当物块浸入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由于GF+F3可知:FF1F3,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和图丁可知:物体排出水的重力:GF4F2;故B错误;

    C、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根据称重法可知:FF1F3,故C正确;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GF4F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将实验中的各过程分解、验证,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6.(2019岳阳模拟)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x103kg/m3 

    D.在t1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分析】1)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未露出液面,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的浮力不变,绳子的拉力也不变,即为图中的AB段。

    2)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据此求出金属块重。来判断A是否符合题意。

    3)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知道金属块的重,利用重力公式求金属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来判断BC是否符合题意。

    4)首先判断拉力的在t1t2时间段内的变化,再利用公式FGF判断浮力的变化,来判断D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

    A、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

    从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GF54N,故A错误;

    B、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即为图中的AB段,

    从图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4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FGF54N34N20N,故B正确;

    C、由FρVg可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

    VV0.002m3

    GmgρVg得金属块的密度为:

    ρ2.7×103kg/m3,故C错误;

    D、由图知,在t1t2时间段绳子的拉力逐渐变大,而金属块的重力不变,则由FGF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浮力、质量、密度的计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关键是公式和公式变形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图乙确定金属块的重力及绳子受到的拉力、会用称重法计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17.(2019南充模拟)如图所示,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GρgV

    【解答】解:ABC三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均相等,根据FGρgV可知,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首先要理解其内容,掌握其计算公式FGρgV,通过比较ρV来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不要受物体形状的影响。

    18.(2018涪城区模拟)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分析】ρρ时,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ρρ时,物体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ρρ时,物体下沉,浮力小于重力。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

    【解答】解:当鸡蛋在浓盐水中漂浮时,此时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给浓盐水中缓慢加入水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当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大于鸡蛋的密度,虽然鸡蛋开始缓慢下沉,不过鸡蛋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鸡蛋的密度时,此时鸡蛋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浓盐水中的水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鸡蛋密度小的时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鸡蛋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

    由此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是先不变,然后减小,所以选项C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浮沉条件的使用,二是鸡蛋自重和体积不变(隐含条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19.(2019广东模拟)小杰同学在成都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分析】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在水中上浮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知道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气泡的体积变大,据此分析气泡内压强的变化;

    2)气泡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气泡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解:因为气泡上升时,深度h变小,

    所以,由pρgh可知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气泡的体积变大。

    又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所以,气泡内的压强p变小;

    因为气泡的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所以,由FρVg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变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气泡的深度变化和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20.(2019黄石期中)如图所示,体积相等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大 

    B.栓铝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C.栓铁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D.栓铜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分析】1)知道三球的体积相同,又知密度大小,根据重力公式可知三球重力关系;

    2)知道三球的体积相同(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3)实心球浸没在水中时,细线所受的拉力加上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实心球重,据此比较三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所受的拉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三球的体积相同,ρρρ,由GmgρVg可知:

    GGG

    三实心球的体积相同,实心球浸没与水中,VV

    FρVg可知,三球受到水的浮力:

    FFF

    实心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细线的拉力,水的浮力和重力作用,其关系为:F+FG

    FGF

    三球受的浮力相同,重力大小关系为GFF

    所以细线所受的拉力的大小:

    F铜拉F铁拉F铝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和运用,利用好隐含条件小球浸没水中时VV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2018本溪)如图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完成的航空母舰,它的排水量为67000t,其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为 6.7×108 N,水面下5m深的舰体某处受海水压强为 5×104 Pa(取g10N/kgρ1.0×103kg/m3

    【分析】1)已知航空母舰排水量,根据FGmg求出浮力;

    2)已知舰体某处距海面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压强;

    【解答】解:(1)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Gmg67000×103kg×10N/kg6.7×108N

    2)船底受到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故答案为:(16.7×108;(25×10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浮力、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的换算,属于基础性题目。

    22.(2018重庆)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000 Pa,现将底面积为10cm2、高20cm的圆柱体A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如图所示,然后使升降台上升7cm,再次稳定后,A所受的浮力为 1.2 N.(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

    【分析】1)根据p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A下表面4cm时受到的浮力,根据力的平衡,求出物体的重力;升降台上升7cm,相当于物体A向下移动7cm求出此时物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

    根据h上升得出液体在容器中上升的高度;物体A向下移动7cm,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值,因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求出此时弹簧将缩短量,从而得出升降台上升7cm,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比较大小,确定物体的状态,最终得出物体的A所受的浮力。

    【解答】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2)物体A下表面距水面4cm时受到的浮力:

    FρgV1.0×103kg/m3×10N/kg×4×10×106m30.4N

    根据力的平衡,物体的重力:

    GF+T0.4N+0.8N1.2N

    升降台上升7cm,相当于物体A向下移动7cm(假设A物体未向上称动)

    此时物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10×7×106 m37×105m3

    液体在容器中上升的高度:

    h上升mcm

    物体A向下移动7cm,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

    FρgVh1.0×103kg/m3×10N/kg×7+×10×106m3

    因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

    故此时弹簧将缩短cm,升降台上升7cm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4cm+7cm+cmcm4cm+cmcm12.4cm

    综上,升降台上升7cm,物体受到的浮力:

    F1ρgV1.0×103kg/m3×10N/kg×12.4×10×106m31.24NG

    物体将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21.2N

    故答案为:20001.2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关键是求出升降台上升7cm,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得出物体最终的状态,难度大。

    23.(2018淮安)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000t,受到的浮力为 9×107 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g10N/kg

    【分析】1)已知核潜艇的排水量,根据FGmg求出它所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ρgV判断浮力的变化;

    3)在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海水的密度增大,由pρgh得出海水对它的压强会如何变化情况;

    【解答】解:

    1)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FGmg9×106kg×10N/kg9×107N

    2))蛟龙号在水下下潜的过程中,潜水深度增大,但潜水器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器受到浮力不变;

    3)根据pρgh可知,在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处深度h增大、海水的密度增大,所以海水对它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9×107;不变;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所受浮力和压强的计算,FρgVpρgh这两个公式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易错的知识,所以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24.(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1)可根据公式pρghFpS分析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2)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铝块受到重力、浮力以及拉力的作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

    【解答】解:

    1)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FpS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

    2)由于溢水杯中装满水,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即电子秤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对铝块正确受力分析、熟练应用平衡条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正确解题。

    25.(2018十堰)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5 N,木块重力为 9 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6 N.(g10N/kg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全部淹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则根据刚刚漂浮和细线刚好张紧到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水面升高的高度,求出木块的高度,根据VSh求出木块的体积,由于木块刚浸没,则利用FρgV求出受到的浮力;

    2)根据图象读出木块刚好漂浮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利用GF向上pS即可求出木块重力;

    3)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与重力之差,即可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

    【解答】解:

    1)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L19cm;由于从9cm16cm,木块一直处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当水面的高度为16cm时细线刚好张紧,线的拉力为零;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2cm

    所以木块的高度:L9cm+22cm16cm)=15cm0.15m

    则木块的体积:VSL0.01m2×0.15m1.5×103m3

    木块全部淹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为:

    FρgVρgV1×103kg/m3×10N/kg×1.5×103m315N

    2)由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00Pa

    则木块的重力与水向上的压力(浮力)平衡,

    所以,木块重力:GF向上p向上S900Pa×0.01m29N

    3)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FFG15N9N6N

    故答案为:1596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和物体受力平衡的分析以及实图能力,关键是从图象上读出有用的信息,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26.(2018南京)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乙两图中水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p1  = p2p1 = p2F1 > F2,若乙图中小玩具鸭的质量为15g,它排开水的体积是 15 cm3

    【分析】1)知道玻璃缸里装满了水,又知道液体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比较缸底受到水的压强;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然后比较压强关系;

    3)玩具鸭子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图示判断出鸭子排开水体积的大小,于是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浮力大小关系;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质量,利用V即可求出体积。

    【解答】解:

    1)由图和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玩具鸭放入后水的深度h仍然相同,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1p2

    2)因甲、乙两个玻璃缸完全相同装满了水时,水的质量相等,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甲、乙两个玻璃缸装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由于玩具鸭子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FG,即玩具鸭的重力与溢出水的重力相等,所以漂浮着玩具时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相等,由于玻璃缸完全相同(底面积相同),则由p可知,此时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1p2

    3)甲、乙缸装满了水,玩具鸭子漂浮,根据图示可知,甲缸中鸭子排开水的体积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缸中鸭子受到的浮力大,即:F1F2

    4)若乙图中小玩具鸭的质量为15g,则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FG

    即:mgmg

    所以,mm15g

    ρ可得它排开水的体积:

    V15cm3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本题关键是根据图示知乙缸中鸭子排开水的体积小。

    27.(2018扬州)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 小 ,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 水的体积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 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的 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 塑料袋接触到容器底 原故。

    【分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内水受到的重力=拉力+浮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示数)减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

    【解答】解:(1)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

    由于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FρgV可知水对塑料袋的浮力F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F,由于G不变、F增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即VV,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即:GG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零(F0),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得塑料袋所受的浮力:FG

    综上分析可得,FG,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2)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说明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由于塑料袋尚未完全浸人水中,所以可能是烧杯里水太少,塑料袋接触到容器底引起的。

    故答案为:小;水的体积;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的;塑料袋接触到容器底。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找出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28.(2018攀枝花)将一合金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72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则合金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0.64 N,合金块的密度为 0.9×103 kg/m3.(ρ酒精0.8×103kg/m3g10N/kg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块分别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比较浮力的关系即可确定物块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Gmg0.072kg×10N/kg0.72N

    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Gmg0.064kg×10N/kg0.64N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在水和酒精中不可能都漂浮,只能是一漂一沉或两个都浸没;

    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物块放入酒精中一定是下沉的,

    则根据FρgV得物块的体积:

    VV排酒精8×105m380cm3

    物块在水中时,其排开水的体积:

    V排水7.2×105m372cm3

    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物块在水中漂浮。

    因为物块在水中漂浮,

    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排开水的重力),则mAm排水72g0.072kg

    A的密度:ρA0.9×103kg/m3

    故答案为:0.640.9×103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应用,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的状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应属于难题。

    29.(2018衡阳县自主招生)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8×103千克/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58 ;物体A的密度为 300 千克/3

    【分析】知道水的密度和油的密度,知道两种情况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关系;

    a图,GA+FaFρVg;在b图,GA+FbFρVg,分别求出拉力的表达式,根据弹簧性质可得两种情况拉力大小关系,据此求出mAV的比值即A的密度。

    【解答】解:FρVg

    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

    FFρV排水gρV排油gρVgρVg1×103kg/m3×Vg0.8×103kg/m3×Vg58

    a图,对于A来说:

    GA+FaFρVg

    FaρVgGA

    b图,对于A来说:

    GA+FbFρVg

    FbρVgGA

    由题知,根据弹簧性质知道FaFbLaLb25

    ρVgGA):(ρVgGA)=25

    即:(ρVgmAg):(ρVgmAg)=25

    解得:

    ρA300kg/m3

    故答案为:583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弹簧的性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要求灵活运用公式,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属于难题!

    30.(2019锡山区期中)如图甲所示,薄塑料袋中装有盐水(盐水的密度为1.2g/cm3),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12N;再将这个装盐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水不溢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时,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则: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加了 9 N,袋内水面比烧杯中的水面 高 (选填)。

    【分析】利用称重法可求得塑料袋受到水的浮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水对杯底增大的压力;

    求得袋内盐水的体积和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即可。

    【解答】解:

    由题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12N;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则装盐水的塑料袋受到水的浮力:FGF12N3N9N

    塑料袋放入水中时水不溢出,水给装盐水的塑料袋一个向上的浮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塑料袋也会给水一个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杯底增大的压力FF9N

    袋内盐水的体积:V盐水1×103m3

    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V0.9×103m3

    比较可知V盐水V;即袋内盐水体积大于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袋内水面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故答案为:9;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的应用,分析找出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31.(2018朝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比较 ①②③(或①②④) (填序号),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分析①③④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填)关。

    3)通过比较①②⑤三次实验的数据, 不能 (填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表格,表格中包括:物体的重力、液体的种类、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共4项内容。(要求完成表格数据的填写)

    5)由实验数据可知,此次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 1.2×103 kg/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2)分析①③④三次实验的数据知,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测力计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得出结论;

    3)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分析;

    4)根据要求设计表格,由知物体的重力,由④⑤知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称重法得出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5)已得出物体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由物体排液体的何种不变求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1)根据称重法FGF,可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由控制变量量法,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故比较①②③(或①②④),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分析①③④三次实验的数据知,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测力计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故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②⑤实验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

    通过比较①②⑤三次实验的数据,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由知,物体的重力为4N,由④⑤知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2.8N,由称重法,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1GF14N3N1N

    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2GF24N2.8N1.2N

    设计一个表格如下所示:

    物体的重力G/N

    液体的种类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N

    4

    3

    1

    4

    盐水

    2.8

    1.2

    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1ρgV排水ρgV

    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2ρ盐水gV

    因物体的体积不变,

    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

    ρ盐水ρ×1.0×103kg/m31.2×103kg/m3

    故答案为:(1①②③(或①②④);(2)无关;(3)不能;(4)如上表所示;(51.2×103kg/m3

    【点评】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控制变量法、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及表格的设计和密度大小的求法。

    32.(2018天门)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为圆柱形

    1)小沿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则桶A 2 N,桶B 1.6 N

    2)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 2 N

    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为 2 N

    4)接着小芳同学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4组数据,表格如下,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 3 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 深 (选填

    次数

    1

    2

    3

    4

    A与沙子的总重量/N

    2.4

    2.8

    3.2

    3.4

    B与水的总重量/N

    4.0

    4.4

    4.6

    5.0

    5)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 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6)小芳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则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ρ (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物体重力大小;

    2)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可求木块A受的浮力;

    3)比较木块受的浮力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可知:

    4)根据每次增加的沙子的重力与增加的水的重力比较即可得出结论;由FρgV分析V,然后分析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6)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变。根据FρgV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即桶A重为2N,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即桶B重为1.6N

    2)如图丙,小桶A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漂浮的条件可知,小桶A受到的浮力与小桶的重力相同,即FGA2N

    3)由图丁可知,小桶B和排开的水的总重力为G3.6N

    所以,小桶A排开的水重:GGG3.6N1.6N2N

    4)由表格数据可知,桶A与沙子的总重量从2.4N增加到2.8N,增加量G2.8N2.4N0.4N

    A与水的总重量从4N增加到4.4N,增加量G4.4N4N0.4N;即G

    而第3次实验中桶A与沙子的总重量从2.8N增加到3.2N,增加量G3.2N2.8N0.4N

    A与水的总重量从4.4N增加到4.6N,增加量G4.6N4.4N0.2N;即G≠△,故错误的是第3次,

    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与沙子的总重力增大,因为漂浮,所以浮力增大,由FρgV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则桶A浸入水中就越深,

    比较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和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可知: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其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5)由图丙可知,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2N,该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GG3.6N1.6N2N

    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6)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则F浮水F浮液G

    由于V排水SHV排液Sh,根据FρgV得:

    ρgSh1ρgSh2

    所以ρ

    故答案为:(121.6;(22;(32;(43;深;(5)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6ρ

    【点评】本题来源于课本,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应熟练掌握,知道漂浮时同样适用于物体的漂浮状态。

    33.(2018大连)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底面积相同而体积不同的圆柱状铝块(带有挂钩)若干、烧杯、盐水、水、酒精、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已知ρ盐水ρρ酒精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他选择了一个铝块做实验,铝块的体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大一些好 

    2)设计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表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只用字母表示即可。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三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烧杯、水和弹簧测力计,用如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铝块的重力,然后把这个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其他两个铝块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数据得出了结论。

    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 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记号笔,写出改正不合理之处的做法: 将三个铝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记号笔在铝块相同高度处做标记;每次将铝块浸入水中时,都使铝块的标记处与水面相平 

    【分析】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应选择体积较大的铝块,因为体积越大,能变化的体积越大浮力变化越大,使用效果越明显;

    2)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有弹簧测力计可以采用称量法测浮力;

    3)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分析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合理的方案。

    【解答】解:(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应选择体积较大的铝块,因为体积越大,能变化的体积越大浮力变化越大,使用效果越明显;

    2)因为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铝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根据称量法分别计算铁块受到的浮力,即FGF.由此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V

    V

    液体种类

    ρ

    G/N

    F/N

    F/N

    1

    相同

    相同

    酒精

     

     

     

    2

     

     

     

    3

    盐水

     

     

     

    3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的体积,测量浮力,故小明实验中只控制了液体密度相同,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将三个铝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记号笔在铝块相同高度处做标记;每次将铝块浸入水中时,都使铝块的标记处与水面相平。

    故答案为:(1)大一些好;(2)见上表;(3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将三个铝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记号笔在铝块相同高度处做标记;每次将铝块浸入水中时,都使铝块的标记处与水面相平。

    【点评】本题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关系的实验,考查了器材的选择、实验表格的设计、结论分析等。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知道可以利用称量法计算浮力是关键。

    34.(2018营口)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实心圆柱体(如图甲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g10N/kg

    1)圆柱体的质量为 0.6 kg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4 N;圆柱体的密度是 1.5×103 kg/m3

    3)比较 bc 两图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4)比较cd两图可知: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不随 深度 而改变。

    5)小华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随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3 N,这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还跟 液体密度 有关。

    【分析】1)根据图a得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然后根据公式Gmg求出圆柱体的质量;

    2)由图ca根据FGF得出所受浮力的大小;

    3)比较bc两图的不同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4)根据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得出结论;

    5)根据物体完全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及其重力求出浮力。

    【解答】解:

    1)由a知,G6N;根据G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0.6kg

    2)由图ac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GF6N2N4N

    FρgV知,

    圆柱体的体积:

    VV4×104m3

    圆柱体的密度:

    ρ1.5×103kg/m3

    3)要探究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图bc符合要求;

    4)由cd两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没,下沉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物体所受浮力不随深度改变;

    5)由图乙知,物体完全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FGF6N3N3N

    由实验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根据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0.6;(241.5×103;(3bc;(4)深度;(53;液体密度。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和数据的能力,注意分析问题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做到灵活应用。

    35.(2018云南)一般情况下,人在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此,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1 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 (选填有关无关)。

    【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GF可求;

    2)观察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变量,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

    【解答】解:(1)由甲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G2.7N;由乙知,铝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GF2.7N1.7N1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鸡蛋在水杯中下沉,受到水的浮力小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得,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由于鸡蛋重力不变,故容器中水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容器中浓盐水的鸡蛋受到的浮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1;(2)错误;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3)小于;二力平衡;等于;有关。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浮力的掌握程度,并且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应用控制变量法。

    36.(2018苏州)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变大 。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 小明 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 GF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的密度用ρ表示,其重力G ρVg ,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G,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G,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一直不变 

    【分析】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据FGF可知,受到的浮越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2)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浮力与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重力GmgρV g

    4)根据台秤示数等于台秤对容器的支持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台秤示数前后示数的变化值。

    【解答】解:(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根据FGF可知,说明浮力大小逐渐变大;

    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两人的观点都合理,故说法正确的是D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浮力与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小明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

    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根据FGF可知,FGF

    3)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的密度用ρ表示,其重力GmgρVg,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G,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G,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

    4)对台秤受力分析可知:受溢水杯和水竖直向下的重力,金属块向下的压力FF,由平衡条件得:台秤对容器的支持力FNG+F;开始台称的示数等于溢水杯的重力+水的重力,当物体放入后,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水有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这时台秤的示数等于溢水杯的重力+水的重力+物体对水向下的压力溢出的水人重力,而物体的水向下的压力等于浮力,等于溢出的是的重力,所以抵消,故台秤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1)变大;D;(2)小明;GF;(3ρVg;(4)一直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侧重考查了称重法的应用,是一道常见题。

    37.(2018广西)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4 (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5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1 N

    比较序号 a  d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 大 

    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无 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分析】1)浮力是竖直向上的,根据手的感觉来感知浮力的变化;通过水面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从而提出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猜想;

    2根据称量法算出浮力;

    ②③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找出符合要求的图即可,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比较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和变化的因素,得出浮力物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3)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小明同学的方案,即可判断不可靠的原因。

    【解答】解:(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浮力越大,手会感到越吃力,;空饮料罐向下按入的过程中,水面会升高,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4

    2物体的重力为G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F4N3N1N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中ade三图符合要求;

    a图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F4N3N1N

    d图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酒GF4N3.2N0.8N

    e图中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盐GF4N2.8N1.2N

    所以同一物体在盐水浮力最大、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又因为盐水的密度最大,酒精的密度最小,

    所以可以得出: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大;

    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中,物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液体都相同,不同因素是物体的重力;

    由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3.5N4N,而三个圆柱形物体ABC的重分别为4N4.5N5N,根据称重法FGF,则所受浮力分别为1N1N1N,可见浮力相等,于是可得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3)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必须保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不变,小明实验中改变了形状,但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故小珍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不可靠主要原因为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故答案为:(14;(21ad大;无;(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和称重法的应用,如果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

    38.(2018河南)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3.8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4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AD (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排开液体的重力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能 (选填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分析】1)根据平衡力和相互力判断出石块的重力;

    2)(3)物体没有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重力与物体完全浸入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液体与桶的总重力与桶的重力之差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测量型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5)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根据力的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8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也为3.8N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物体的重力是3.8N

    2)由称重法:知:FGF3.8N2.4N1.4N

    液体与桶的总重力与桶的重力之差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由图中AD两个步骤测出;

    3)根据(2)知F1.4N;排开液体的重力:GF桶和水F2.6N1.2N1.4N,故可以得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G

    4)本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属于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A.测量型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此实验为探究型,不能求平均值,故A不合理;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多次实验,找出普遍规律,故B合理;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找出普遍规律,故C合理;

    故选A

    5)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仍能得出;FG

    故答案为:

    13.8;(21.4AD;(3)排开液体的重力;(4A;(5)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由称重法具体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是一道实验操作题。

    39.(2018达州)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6 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6 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 FG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160 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8×103 kg/m3

    【分析】1)分析图象,由根据FGF求浮力大小;

    2)根据图象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

    4)根据浮沉条件解答;

    5)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瓶子浸入水中体积,从而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可计算压强的增加量;

    6)由图甲知,瓶子重力,从而计算铁块重力,计算出瓶中加入水的重力,由密度公式可得加入水的体积,从而得到铁块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铁块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

    1)由图象知,当瓶子浸入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即G2.2N

    当瓶子浸入深度达到6cm后弹簧测力计不再减小,说明瓶子浸没在水中,示数为0.6N,所以受到的浮力:FGF2.2N0.6N1.6N

    2)由图象知,BC段瓶子受到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与装有铁块的瓶子浸没在水中时浸入水中体积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为1.6N

    4)物体上浮的条件是物体受到浮力大于物体重力,即FG

    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玻璃瓶浸没后,瓶子排开水中体积:

    V1.6×104m3

    容器中水面上升体积与V相等,即:VVSh

    所以容器中水面上升高度:h1.6×102m

    所以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pρgh1.0×103kg/m3×10N/kg×1.6×102m160Pa

    6)由图甲知,空瓶的重力G1.4N,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G2.2N

    铁块重力:GGG2.2N1.4N0.8N

    由题知,图丁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瓶子、水和铁块的总重力:G3.1N

    所以装入水的重力:GGG3.1N2.2N0.9N

    加入水的体积:V9×105m390cm3

    铁块的体积:VV容积V100cm390cm310cm3

    所以铁块密度:ρ8×103kg/m3

    故答案为:(11.6;(2)无关;(31.6;(4FG;(516068×103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了浮力的因素的认识、浮力的计算、液体压强以及物体密度的计算等,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一道好题。

    四.计算题(共1小题)

    40.(2018深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中,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的水(如图甲),某考生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系圆柱体的细线恰好松开,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g10N/kg

    求:

    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出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和浸没在水中后的拉力,根据公式FGF求出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2)根据VSh求出根据FρgV计算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圆柱体的体积;

    3)计算出水和圆柱体的总体积,然后利用VSh求出水的深度,再利用pρgh计算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F13N,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读数F22N

    由称重法可得,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F1F23N2N1N

    2)由FρgV得,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V1×104m3100cm3

    因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则圆柱体体积:VV100cm3

    3)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水的体积:

    VSh100cm2×12cm1200cm3

    圆柱体沉入水底后,圆柱体与水的总体积:

    VV+V1200cm3+100cm31300cm3

    则圆柱体沉底后水的深度为:

    h13cm0.13m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3m1.3×103Pa

    答:(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1N

    2)圆柱体的体积为100cm3

    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3×103Pa

    【点评】此题考查浮力、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能够通过图象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浮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课时练习,共26页。

    物理浮力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浮力测试题,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