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探究新知,实际应用,习题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蓬安县实验小学 廖小庆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和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发现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苗族长桌宴,如何摆碗筷,通过发现碗的数量与筷子的数量不同,你是如何发现的?(一一对应),一一对应是解决数学问题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2、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植树节),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其实植树活动中也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你能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理解:‘两端都栽’,‘每隔五米栽一棵’,‘一边栽树’的含义。(2)、猜测结果,引发冲突。改变准备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学生猜测可以栽多少棵。(3)、初步体验,化繁为简到底该栽多少棵,怎么验证?引导学生画图。师生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代表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每隔5米栽一棵……让学生体验100米太长了,画起来很麻烦,老师顺势点拨我们可以选择小的数据进行研究(化繁为简)。学生尝试画图:20米的路上每隔5米栽一棵,可以栽几棵?展示交流学生作品。问:算式该怎么列?2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0除以5 表示什么,为什么加1?引导学生把段数与棵数对应,明白加1 的道理。4、充分经历,感知规律自己设定一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改变路的总长度和每段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画线段图,列出算式小组长收集每个同学的数据填在表格里,小组交流发现。全班交流汇报,概括规律(板书规律)。5、即时巩固,强化规律列式解答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00÷5=20(个) 20+1=21(棵)说一说为什么加1?三、实际应用,习题巩固1、每隔2米在一棵,又或者4米在一棵呢?(间隔距离的变化,感受植树棵树的变化,灵活运用规律解题)学生练习,并口述解题思路2、习题二:在一条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1)、老师设置悬念,引发冲突“不是植树问题吗,安装路灯,怎么解决?”(2)、引导生讨论,找两题的相同点,发现规律,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还有许多,让学生举例,师顺势总结。3、教师小结。四、回顾本节课的收获,鼓励孩子继续探索植树问题中的其他类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说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