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78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78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78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全册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题
展开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全部
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3.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A
CO2
H2O
澄清石灰水
B
CaCl2溶液
HCl
碳酸钙
C
Cu
Fe
稀盐酸
D
Ag
Cu
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4.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强弱,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Fe、CuSO4溶液、Ag B. 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C. Fe、AgNO3溶液、Cu、稀盐酸 D. FeSO4溶液、Cu、Ag
5.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
B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C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镁条点燃,比较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A. A B. B C. C D. D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足量O2 , 点燃
B
Fe
Cu
加入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u
Fe2O3
通入足量CO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水蒸气
通入浓硫酸中
B
NaCl溶液
NaOH溶液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铁粉
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8.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Y>Z B. X>Y>Z C. Y>X>Z D. Z>Y>X
9. 将一定量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银和铜;
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一定是纯净物;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⑤⑥
10.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二、填空题
11. 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___ .
(2)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发生反应.
(3)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4)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12.电镀前,把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以除去表面的铁锈。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如果浸泡时间太长会有气泡产生,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3.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
14.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方法得到金属铁,现有含氧化铁80%的矿石300吨,理论上用一氧化碳能冶炼出多少吨的铁.
四、综合题
15. 如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从“①”、“②”、“③”中,选出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6.“速食小火锅”适合外出旅游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已加工好的食品,外层是分别包装好的水和生石灰。
(1)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良好的________。
(2)使用时拉动外面的拉线,使水和生石灰充分接触,即可对食品进行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错误;
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a(OH)2等,故选项类推错误;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 , 故选项类推错误;
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久置也变稀但质量变大;故选项类推错误.
故①②③④类推均错误.
故选:D.
【分析】①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③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 B
【解析】【解答】A、铜中含有的杂质铁,由于铜是不活泼金属,铁是活泼金属,加入稀硫酸和铁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亚铁,过滤即可得到铜。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但灼热的氧化铜又能与一氧化碳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不再产生气泡时,碳酸钠刚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中的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铁粉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过滤可以吧置换出来的铜和过量的铁除去,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亚铁。
【分析】除杂质一是除杂试剂不能与主要成分反应,二是不能引入新杂质,三是可以把杂质转化成主要成分或转化成气体或沉淀等不容物而除去。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A、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C、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B、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H>铜;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Cu、Ag均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故选: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分别加水溶解时,放热的是氢氧化钠,吸热的是硝酸铵,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锌能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加入硝酸铜时锌参加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点燃时都产生蓝色火焰,无法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镁条点燃,比较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时,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B、锌能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OH溶液与BaCl2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H2SO4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答案】 C
【解析】【解答】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Z是三种金属中最稳定的金属,Z的金属活动性最弱;如果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即Y>X.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Z.
故选: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题意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9.【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锌>铁>铜>银,故将一定量锌粉投人到Fe(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最一定会置换出银,则: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锌,故错误;
②如果锌不足,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故正确;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一定有铁,而滤液中可能有部分硝酸亚铁,故错误;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则一定是银和铜,故正确;
⑤因为Fe(NO3)2溶液为浅绿色,Cu(NO3)2溶液为蓝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一定是银、铜和铁的混合物,故错误;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银、铜和铁,可能Fe(NO3)2溶液反应了一部分,则滤液中的溶质不只有硝酸锌,可能含有Fe(NO3)2 , 故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锌>铁>铜>银,进行分析,据此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铁与CuSO4、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二、填空题
11.【答案】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水 ;6HCl+Fe2O3═2FeCl3+3H2O ;b>a>c
【解析】【解答】(1)蓝色的溶液可以是硫酸铜等铜的盐溶液,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答案为:水;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答案为:6HCl+Fe2O3═2FeCl3+3H2O;
(4)铁生锈会结合氧气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增加,因此b>a;氧化铁会和盐酸反应是部分铁元素以氧化铁的形式溶解到溶液中了,使剩下的铁质量减轻,因此a>c;故答案为:b>a>c.
【分析】(1)根据铁和蓝色的铜盐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解答;
(3)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想反应的方程式;
(4)根据铁生锈会结合氧气、氧化铁会和盐酸反应使剩下的铁质量减轻分析.
12.【答案】 Fe2O3+6HCl=2FeCl3+3H2O ; Fe+2HCl=FeCl2+H2↑
【解析】【解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本题答案为:Fe2O3+6HCl═2FeCl3+H2O,Fe+2HCl═FeCl2+H2↑。
【分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
13.【答案】Al3+ 和Zn2+;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
【解析】【解答】解:锌可以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锌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Ag和Zn(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故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 和Zn2+;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
故答案为:Al3+ 和Zn2+;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锌可以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锌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Ag和Zn(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进行分析.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设理论上用一氧化碳能冶炼出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300t×80% x
x=168t
答:理论上用一氧化碳能冶炼出168吨的铁
【解析】【分析】由赤铁矿石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根据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炼出铁的质量.
四、综合题
15.【答案】 (1)①
(2)CuSO4+Fe═FeSO4+Cu
(3)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解答】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铁矿石冶炼铁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SO4+Fe═FeSO4+Cu;(3)积极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答案:(1)①;(2)CuSO4+Fe═FeSO4+Cu;(3)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分析】(1)根据铁矿石冶炼铁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解答;(2)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解答;(3)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1)延展性
(2)CaO + H2O = Ca(OH)2 , 反应放出大量热
【解析】【解答】(1)铝具有延展性,能制成铝箔;(2)水和生石灰充分接触,即可对食品进行加热,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以及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化学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能做钾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