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4节 风和降水课后复习题
展开八上 2.4 风和降水
目录: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2.4.2 湿度与测量
2.4.3 降水和降雨量
习题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转 D. 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2.如图是a、b、c、d四地气压图,则a、b、c、d四地间的风向不可能是( )
A.a→b B.b→d C.c→d D.c→a
3.(2020七下·鄞州期末)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4.(2020八下·余姚期中)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D、E、F中,气压最高的地区是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
(3)从中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
6.(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________(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7.(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2.4.2 湿度与测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汽
2.读相对湿度同温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加大 B.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正午12时达最大值
(2)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全天无任何降水过程 B.下午15时有降水过程
C.上午10时有降水过程 D.凌晨4时有可能产生霜冻
3.(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4.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________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5.(2019八上·萧山期中)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 干湿差 | |||
1℃ | 2℃ | 3℃ | 4℃ | |
15℃ | 90% | 80% | 70% | 61% |
20℃ | 91% | 82% | 74% | 66% |
25℃ | 92% | 83% | 76% | 68% |
30℃ | 93% | 86% | 79% | 73% |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6.(2018八上·天台期中)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2)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________。
干球温度 | 干湿差 | |||
1.0℃ | 2.0℃ | 3.0℃ | 4.0℃ | |
15.0℃ | 90% | 80% | 70% | 61% |
20.0℃ | 91% | 82% | 74% | 66% |
25.0℃ | 92% | 83% | 76% | 68% |
30.0℃ | 93% | 86% | 79% | 73% |
2.4.3 降水和降雨量
1.如图为小怡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下列关于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2.(2019八上·长兴月考)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B.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2019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习题,文件包含47电路计算提高训练解析卷重难点优化与提高docx、47电路计算提高训练原题卷重难点优化与提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八上44滑动变阻器-重难点优化与提高解析卷docx、八上44滑动变阻器-重难点优化与提高原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重难点优化与提高答案docx、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重难点优化与提高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