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含答案),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
(此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与本人所编单元知识点同步)
哈喽,孩子们好!
新的一年开始啦!提高学习力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习力分为三个阶段,从知识层面的接受,到技能层面的模仿,再到知识层面的内化。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打好能力基础,才能高效学习。让我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习力为帆,以内驱力为桨,展开新的征程。提升学习力,我能行!
1.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2.语文素养: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第一部分 学习力基础
一、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A.biàn B.pián
1.这家便( )利店的商品很便( )宜。
A.chéng B.shèng
2.他乘( )着轿子来到了素有“千乘( )之国”的秦国。
A.qiē B.qiè
3.他体内肿瘤切( )除后,爸妈急切( )地希望他的身体尽快恢复。
A.xiān B.xiǎn
4.这些鲜( )为人知的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
这种鲜( )花来自美丽的云南,我们这边鲜( )少见到。
A.zhuǎ B.zhǎo
5.妖怪一边吃着鸡爪( )子,一边举着兵杖,张牙舞爪( )地朝孙悟空打来。
A.léi B.lěi C.lèi
6.他不怕苦,不怕累( ),积累( )了很多种植经验,现在已经果实累累( )了。
A.lóng B.lǒng C.chéng D.shèng
7.大雾笼( )罩,马主人及时拽住了马笼( )头,才没有撞上对面来的一乘( )轿子。
二、用“√”选择正确读音。
欲断魂(hún hǔn) 创造(chuàng chuàn) 携带(xié xián)
保存(cún chún) 积累(lěi lèi) 朝鲜(xiān xiǎn)
社会(shè sè) 切断(qiē qī) 便宜(pián biàn)
薄片(báo bó) 欧洲(zōu zhōu) 盛放(shèng chéng)
前爪(zhuǎ zhǎo) 鸡爪子(zhuǎ zhǎo) 张牙舞爪 (zhuǎ zhǎo)
安济桥(jǐ jì) 拱桥(gǒng gòng) 设计(sè shè)
历史(sǐ shǐ) 砌成(qì chè) 河北省(shěng shěn )
隋朝(shuí suí) 洨河(jiāo xiáo) 官吏(lì shǐ )
摊贩(fàn fǎn) 马笼头(lóng lǒng ) 一乘轿子(shèng chéng)
作坊(zuō zuò) 都城(dū dōu) 汴梁(biān biàn)
保存(cún chún) 店铺(pū pù) 栏杆(gān gǎn)
咖啡(jiā kā) 税收(shuì shuō) 档案(dǎng dàng)
三、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 jiā jié jiǔ jiā mù tónɡ dú zì
yì xiānɡ xiōng dì bào zhú měi féng dēng gāo
jiù fú yù wàng líng hún jiè kǒu hé chù
zào zhǐ shù ā lā bó wěi dà jì lù
bǎo cún dà yuē ōu zhōu shè huì jīng yàn
wén zì fāng biàn xué wèn qīng biàn chéng fàng
x ī hàn xī shōu shù pí pò bù yuán liào
qiē duàn jià gé mǎn zú cháo xiǎn bàn dǎo
zhào xiàn jìn bù yǐng xiǎng qīng tóng qì cái zhì
chuàng jǔ zhì huì shè jì zhào zhōu qiáo jiǎn qīng
jiān gù lì shǐ jié shěng zhī xiàn shí jiàng
bú dàn ér qiě cái gàn zhōng jiān qiáo dòng
hé miàn liú shuǐ chōng jī gè zì sì hū
tǐ xiàn rén mín zhì huì shuāng lóng xì zhū
四、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1.每逢jiā jié( ),dú zì( )在yì xiāng ( )fàng mù( )的xiōng zhǎng( )就会jiè jiǔ( )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wěi dà( )zhì huì( )的结晶,它先后传入日本和ōu zhōu( ),促进了人类shè huì( )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zhào zhōu qiáo( )位于hé běi shěng( )zhào xiàn( ),是著名shí jiàng李春shí ji( )的。在景区的博物馆内,还jì lù( )和bǎo cún( )着许多关于它lì shǐ( )的资料和传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结晶。
五、查字典,完成练习。
1.“异”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 巳 部,再查 画。“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应选第 种意思。
2.“举”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举”在字典中的 解释有:①提出;②兴起,发起;③全;④举动。给下列加点的“举”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举办( ) 一举两得( ) 举一反三( ) 举世闻名( )
六.根据情境写诗句。
1.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便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
“ , ”啊!
2.通过王安石《元日》中的“ , ”,我们可以知道古人过春节有燃放鞭炮和饮屠苏酒的习俗。
3.清明时节,细雨蒙蒙,在回家祭祖的途中,我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
. ”。
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为反问句)
. .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用恰当
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 .
3.造纸术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 .
九、单元内容回顾。
1.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
2. 《元日》写的传统节日是 节,诗句描写了节日 、 、 的习俗。“元日”是指农历的 (时间),从《元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我联想到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 景象。
3. 我听爸爸说这种酒的产地是杏花村。顿时两句古诗浮现在我的脑海:“ ?
. 。”这两句诗出自 朝诗人 之手。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有 、 的习俗。
4.当思念家乡、亲人时,我们可以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还可吟诵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 、 、 、 、 、
. 。在西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 来造纸。 时代,蔡伦改进了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造纸术首先传到 和 ,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6.赵州桥是一座 的石拱桥,是 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是我国宝贵的 。《赵州桥》是一篇 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 、 和 。
7.《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 画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看到“名扬中外”一词,我想到了与它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_”。课文从画上的 ,画上的 ,桥北头的情景三个方面描绘北宋都城汴梁 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 的历史了。
8.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的 ;游览了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安济桥,又叫 ,它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它是我国宝贵的 ;我们还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它描绘了 都城汴梁 的场面。
9.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名句,我们可以用诗句“ , ”来描写春节时人们张灯结彩、贴春联的情景;用诗句“ , ”来描写佳节时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用诗句“ , ”来描写清明节人们扫墓时的情景;阳春三月,看到江边桃花开放,水中鸭子嬉戏,我会吟诵苏轼的诗句“ , 。”
第二部分 学习力提升
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拱桥(gǒng) 交税(suì) 栏杆(gǎn)
B. 制造(zhì) 官吏(lì ) 朝鲜(xiǎn) 都城(dōu)
C.创造(chuàn) 摊贩(fàn) 砌成(cì) 马笼头(lóng)
D.前爪(zhuǎ) 档案(dǎng) 作坊(zuò) 一乘(chéng)轿子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择(zhe) 毛驴(10) B.鸟笼(l6ng) 笼罩(Iong)
C.乘客(chen) 一乘马车(cheng) D.都城(dou) 都行(du)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朝鲜 鲜明 鲜为人知 B.劳累 累赘 日积月累
C.切开 切菜 切水果 D.便宜 方便 大腹便便
4.下列标牌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5.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数量词正确的一组是( )。
一( )历史 一( )镜子 一( )布帛 一( )轿子
A.段 面 匹 乘 B.份 个 项 辆 C.段 面 乘 件
6.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消除。 B.过去。
(2)独在异乡为异客( ) A.特别。 B.另外的,别的。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A.请问。 B.借东西时询问。
(4)千门万户瞳瞳日( ) A.目光闪烁的样子。B.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5)元日。( ) A.除夕 B.一月一日 C.农历正月初一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A.华山以东 B.山东省 C.山的东面
7.下列词语中,“异”字的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异乎寻常 B.因人而异 C.日新月异 D.异彩纷呈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与例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A.我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 B.妹妹把零花钱都花光了。
C.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D.春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了家门。
9.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除:驱除。) B.路上行人欲断魂(欲:将要。)
C.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他乡。) D.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更加。)
10.下列词语搭配无误的一组是( )。
A.建造文字积累经验 B.减轻重量节省石料
C.欣赏风景改正技巧 D.热闹的街市精巧的图案
11.下列词语的意思都是指“闻名于世界”的一组是( )。
A.名扬中外 举世闻名 B.声名狼藉 声名远扬
C.学富五车 汗牛充栋 D.形态各异 千姿百态
12.阅读下面这段话,对包粽子的步骤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节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卷成漏斗状,舀上糯米、红枣等,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结实的粽子就完工了。
A.层叠→卷→舀→搭→盖拢→捆扎 B.层叠→卷→舀→盖拢→搭→捆扎
C.教→层叠→舀→盖拢→搭→完工 D.层叠→舀→卷→搭→盖拢→完工
13.《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是因为( )(多选)
A.它表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风俗人情。
B.它描绘了宏大繁杂的场面和众多人物、店铺等。
C.它的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4. 《清明上河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因为它描绘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
A.北宋的风俗人情、人际关系。 B.当时的桥梁建筑情况。
C.汴京的皇宫生活画面。 D.当时的道路交通状况。
1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前爪”的“爪”读zhǎo,“鸡爪”的“爪”也读zhǎo。
B.“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赵州桥是唐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D.《赵州桥》一课既写了赵州桥的坚固,又描写了它的美观。
16.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
A.赵州桥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改为陈述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B.小毛驴惊扰了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改为“被”字句)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C.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改为转述句)
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D.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的称号。(修改病句)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
1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第三部分 阅读链接
一、阅读下表,完成练习。[培养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生活实践]
处室
开放时间
作息时间
报刊阅览室(1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20:30
图书外借室(2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12:00 14:30—18:00
自学室(2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21:00
电子阅览室(3楼)
未成年人:双休日
9:00—12:00 14:30—18:00
成年人:星期三至星期日
报刊资料室(4楼)
星期二至星期五
9:00—12:00 14:30—18:00
办证处(2楼)
星期三至星期日
9:00—12:00 14:30—18:00
1.这座图书馆共有 层楼,每天开放时间最长的处室是 。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除报刊阅览室和自学室以外,其他处室中午均不开放。( )
(2)电子阅览室对成年人开放的时间较短,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较长。( )
3.兰兰决定去这座图书馆办借书证。请你告诉她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
. 。
二、小古文阅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提升国学素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③其舟,日:“是用吾剑之所从坠⑤。”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
[注释]①涉:过,渡。②遽(jù):急忙,立刻。③契(qì):同“锲”,用刀雕刻,刻。④是:指示代词,这。⑤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⑥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
1.“刻舟求剑”的“求”的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寻找 B.要求 C.请求 D.追求
2.楚人的剑坠江后,那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
A.事物在不断变化,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B.要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的事物。
C.不必随着情势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三、单元主题阅读:[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一)文房四宝
古人书写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
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砚,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安徽泾(jīnɡ)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tán)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很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juān)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第 自然段来写的。
2.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得到它非常不容易。( )
(2)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3.“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 ,“一百多道”说明 。
4.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 )
(2)安徽泾县是宣纸和宣笔的故乡。 ( )
(二)一幅画
墙上挂着一幅我喜欢的油画。画面景色迷人,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陶醉。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āi ái)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fù fú)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草地上盛(ch éng shèng)开着一丛丛野花,色彩鲜艳,十分美丽。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草地中央立着一排排木屋,在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清澈(chè zhé)的小溪 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起点点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唱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随着溪流的歌声快乐地起舞。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在这绿的世界里,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这美丽的景象真是令人向往。
1.用“\”划去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无边无际: 。
奇形怪状: 。
3.文章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这幅画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的是 。(4分)
4.请你用“ ”分别画出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5.请你分别摘抄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和比喻句。(2 分)
拟人句: 。
比喻句: 。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学习力基础
一、
1. AB 2.AB 3.AB 4.BAAB 5.AB 6.CBA 7.BAD
二、
hún chuàng xié cún lěi xiǎn shè qiē pián báo zhōu chéng
zhǎo zhuǎ zhǎo jì gǒng shè shǐ qì shěng suí xiáo lì
fàn lóng shèng zuō dū biàn cún pù gān kā shuì dàng
三、
屠苏 佳节 酒家 牧童 独自 异乡 兄弟 爆竹 每逢 登高 旧符 欲望 灵魂 借口 何处
造纸术阿拉伯 伟大记录 保存大约 欧洲 社会经验 文字 方便 学问 轻便 盛放
西汉 吸收 树皮 破布 原料 切断 价格 满足 朝鲜 半岛
赵县 进步 影响 青铜器 才智 创举 智慧 设计 赵州桥 减轻
坚固 历史 节省 知县 石匠 不但 而且 才干 中间 桥洞
河面 流水 冲击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智慧 双龙戏珠
四、
1.佳节 独自 异乡 放牧 兄长 借酒 2.伟大 智慧 欧洲 社会
3.赵州桥 河北省 赵县 石匠 设计 记录 保存 历史 智慧
五、
1. Y yi 巳 3 ③ D
2.J ju 、 8 ② ④ ① ③
六、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
1. 造纸术难道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吗?
2.帛虽然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3.将“发现”改为“发明”
八、
1.琴棋书画 望闻问切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2. 春 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节 扫墓、踏青
4.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5.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麻 东汉 造纸术 朝鲜半岛 日本
6.世界闻名 隋朝 李春 坚固 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文化遗产 说明 历史 、坚固 和 美观
7.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举世闻名 人物 街市 热闹 八九百年
8.蔡伦 赵州桥 李春 历史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 北宋 热闹
9.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二部分 学习力提升
1-5.DBCBA 6.BBA 7-10.DCAB 11.A 12.B 13.ABC 14.A 15.D
16-18.DCC
第三部分 阅读链接
一、
1. 四 自学室
2.√ ×
3.星期三至星期日的9:00—12:00和14:30—18:00。
二、
1. A
2.遽契其舟
3.A
三、
(一)
1.划去:ái fú chéng zhé
2.草地广阔得没有边际。 石头有着奇奇怪怪的形状。
3.由远及近 天空 草地 小溪
4.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
5.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棵,密密层层, 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二)
1.6 2
2.(1)来之不易 (2)爱不释手
3. 宣纸时间长 宣纸工序多
4.×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
(此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与本人所编单元知识点同步)
哈喽,孩子们好!
新的一年开始啦!提高学习力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习力分为三个阶段,从知识层面的接受,到技能层面的模仿,再到知识层面的内化。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打好能力基础,才能高效学习。让我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习力为帆,以内驱力为桨,展开新的征程。提升学习力,我能行!
1.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2.语文素养: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第一部分 学习力基础
一、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A.biàn B.pián
1.这家便( )利店的商品很便( )宜。
A.chéng B.shèng
2.他乘( )着轿子来到了素有“千乘( )之国”的秦国。
A.qiē B.qiè
3.他体内肿瘤切( )除后,爸妈急切( )地希望他的身体尽快恢复。
A.xiān B.xiǎn
4.这些鲜( )为人知的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
这种鲜( )花来自美丽的云南,我们这边鲜( )少见到。
A.zhuǎ B.zhǎo
5.妖怪一边吃着鸡爪( )子,一边举着兵杖,张牙舞爪( )地朝孙悟空打来。
A.léi B.lěi C.lèi
6.他不怕苦,不怕累( ),积累( )了很多种植经验,现在已经果实累累( )了。
A.lóng B.lǒng C.chéng D.shèng
7.大雾笼( )罩,马主人及时拽住了马笼( )头,才没有撞上对面来的一乘( )轿子。
二、用“√”选择正确读音。
欲断魂(hún hǔn) 创造(chuàng chuàn) 携带(xié xián)
保存(cún chún) 积累(lěi lèi) 朝鲜(xiān xiǎn)
社会(shè sè) 切断(qiē qī) 便宜(pián biàn)
薄片(báo bó) 欧洲(zōu zhōu) 盛放(shèng chéng)
前爪(zhuǎ zhǎo) 鸡爪子(zhuǎ zhǎo) 张牙舞爪 (zhuǎ zhǎo)
安济桥(jǐ jì) 拱桥(gǒng gòng) 设计(sè shè)
历史(sǐ shǐ) 砌成(qì chè) 河北省(shěng shěn )
隋朝(shuí suí) 洨河(jiāo xiáo) 官吏(lì shǐ )
摊贩(fàn fǎn) 马笼头(lóng lǒng ) 一乘轿子(shèng chéng)
作坊(zuō zuò) 都城(dū dōu) 汴梁(biān biàn)
保存(cún chún) 店铺(pū pù) 栏杆(gān gǎn)
咖啡(jiā kā) 税收(shuì shuō) 档案(dǎng dàng)
三、看拼音,写词语。
tú sū jiā jié jiǔ jiā mù tónɡ dú zì
yì xiānɡ xiōng dì bào zhú měi féng dēng gāo
jiù fú yù wàng líng hún jiè kǒu hé chù
zào zhǐ shù ā lā bó wěi dà jì lù
bǎo cún dà yuē ōu zhōu shè huì jīng yàn
wén zì fāng biàn xué wèn qīng biàn chéng fàng
x ī hàn xī shōu shù pí pò bù yuán liào
qiē duàn jià gé mǎn zú cháo xiǎn bàn dǎo
zhào xiàn jìn bù yǐng xiǎng qīng tóng qì cái zhì
chuàng jǔ zhì huì shè jì zhào zhōu qiáo jiǎn qīng
jiān gù lì shǐ jié shěng zhī xiàn shí jiàng
bú dàn ér qiě cái gàn zhōng jiān qiáo dòng
hé miàn liú shuǐ chōng jī gè zì sì hū
tǐ xiàn rén mín zhì huì shuāng lóng xì zhū
四、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1.每逢jiā jié( ),dú zì( )在yì xiāng ( )fàng mù( )的xiōng zhǎng( )就会jiè jiǔ( )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wěi dà( )zhì huì( )的结晶,它先后传入日本和ōu zhōu( ),促进了人类shè huì( )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zhào zhōu qiáo( )位于hé běi shěng( )zhào xiàn( ),是著名shí jiàng李春shí ji( )的。在景区的博物馆内,还jì lù( )和bǎo cún( )着许多关于它lì shǐ( )的资料和传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结晶。
五、查字典,完成练习。
1.“异”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 巳 部,再查 画。“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应选第 种意思。
2.“举”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举”在字典中的 解释有:①提出;②兴起,发起;③全;④举动。给下列加点的“举”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举办( ) 一举两得( ) 举一反三( ) 举世闻名( )
六.根据情境写诗句。
1.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便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
“ , ”啊!
2.通过王安石《元日》中的“ , ”,我们可以知道古人过春节有燃放鞭炮和饮屠苏酒的习俗。
3.清明时节,细雨蒙蒙,在回家祭祖的途中,我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
. ”。
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为反问句)
. .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用恰当
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 .
3.造纸术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 .
九、单元内容回顾。
1.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
2. 《元日》写的传统节日是 节,诗句描写了节日 、 、 的习俗。“元日”是指农历的 (时间),从《元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我联想到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 景象。
3. 我听爸爸说这种酒的产地是杏花村。顿时两句古诗浮现在我的脑海:“ ?
. 。”这两句诗出自 朝诗人 之手。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有 、 的习俗。
4.当思念家乡、亲人时,我们可以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还可吟诵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 、 、 、 、 、
. 。在西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 来造纸。 时代,蔡伦改进了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造纸术首先传到 和 ,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6.赵州桥是一座 的石拱桥,是 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是我国宝贵的 。《赵州桥》是一篇 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 、 和 。
7.《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 画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看到“名扬中外”一词,我想到了与它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_”。课文从画上的 ,画上的 ,桥北头的情景三个方面描绘北宋都城汴梁 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 的历史了。
8.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的 ;游览了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安济桥,又叫 ,它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它是我国宝贵的 ;我们还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它描绘了 都城汴梁 的场面。
9.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名句,我们可以用诗句“ , ”来描写春节时人们张灯结彩、贴春联的情景;用诗句“ , ”来描写佳节时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用诗句“ , ”来描写清明节人们扫墓时的情景;阳春三月,看到江边桃花开放,水中鸭子嬉戏,我会吟诵苏轼的诗句“ , 。”
第二部分 学习力提升
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拱桥(gǒng) 交税(suì) 栏杆(gǎn)
B. 制造(zhì) 官吏(lì ) 朝鲜(xiǎn) 都城(dōu)
C.创造(chuàn) 摊贩(fàn) 砌成(cì) 马笼头(lóng)
D.前爪(zhuǎ) 档案(dǎng) 作坊(zuò) 一乘(chéng)轿子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择(zhe) 毛驴(10) B.鸟笼(l6ng) 笼罩(Iong)
C.乘客(chen) 一乘马车(cheng) D.都城(dou) 都行(du)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朝鲜 鲜明 鲜为人知 B.劳累 累赘 日积月累
C.切开 切菜 切水果 D.便宜 方便 大腹便便
4.下列标牌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5.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数量词正确的一组是( )。
一( )历史 一( )镜子 一( )布帛 一( )轿子
A.段 面 匹 乘 B.份 个 项 辆 C.段 面 乘 件
6.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消除。 B.过去。
(2)独在异乡为异客( ) A.特别。 B.另外的,别的。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A.请问。 B.借东西时询问。
(4)千门万户瞳瞳日( ) A.目光闪烁的样子。B.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5)元日。( ) A.除夕 B.一月一日 C.农历正月初一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A.华山以东 B.山东省 C.山的东面
7.下列词语中,“异”字的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异乎寻常 B.因人而异 C.日新月异 D.异彩纷呈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与例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A.我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 B.妹妹把零花钱都花光了。
C.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D.春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了家门。
9.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除:驱除。) B.路上行人欲断魂(欲:将要。)
C.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他乡。) D.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更加。)
10.下列词语搭配无误的一组是( )。
A.建造文字积累经验 B.减轻重量节省石料
C.欣赏风景改正技巧 D.热闹的街市精巧的图案
11.下列词语的意思都是指“闻名于世界”的一组是( )。
A.名扬中外 举世闻名 B.声名狼藉 声名远扬
C.学富五车 汗牛充栋 D.形态各异 千姿百态
12.阅读下面这段话,对包粽子的步骤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节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卷成漏斗状,舀上糯米、红枣等,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结实的粽子就完工了。
A.层叠→卷→舀→搭→盖拢→捆扎 B.层叠→卷→舀→盖拢→搭→捆扎
C.教→层叠→舀→盖拢→搭→完工 D.层叠→舀→卷→搭→盖拢→完工
13.《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是因为( )(多选)
A.它表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风俗人情。
B.它描绘了宏大繁杂的场面和众多人物、店铺等。
C.它的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4. 《清明上河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因为它描绘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
A.北宋的风俗人情、人际关系。 B.当时的桥梁建筑情况。
C.汴京的皇宫生活画面。 D.当时的道路交通状况。
1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前爪”的“爪”读zhǎo,“鸡爪”的“爪”也读zhǎo。
B.“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赵州桥是唐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D.《赵州桥》一课既写了赵州桥的坚固,又描写了它的美观。
16.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
A.赵州桥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改为陈述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B.小毛驴惊扰了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改为“被”字句)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C.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改为转述句)
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D.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的称号。(修改病句)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
1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第三部分 阅读链接
一、阅读下表,完成练习。[培养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生活实践]
处室
开放时间
作息时间
报刊阅览室(1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20:30
图书外借室(2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12:00 14:30—18:00
自学室(2楼)
星期一至星期日
9:00—21:00
电子阅览室(3楼)
未成年人:双休日
9:00—12:00 14:30—18:00
成年人:星期三至星期日
报刊资料室(4楼)
星期二至星期五
9:00—12:00 14:30—18:00
办证处(2楼)
星期三至星期日
9:00—12:00 14:30—18:00
1.这座图书馆共有 层楼,每天开放时间最长的处室是 。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除报刊阅览室和自学室以外,其他处室中午均不开放。( )
(2)电子阅览室对成年人开放的时间较短,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较长。( )
3.兰兰决定去这座图书馆办借书证。请你告诉她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
. 。
二、小古文阅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提升国学素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③其舟,日:“是用吾剑之所从坠⑤。”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
[注释]①涉:过,渡。②遽(jù):急忙,立刻。③契(qì):同“锲”,用刀雕刻,刻。④是:指示代词,这。⑤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⑥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
1.“刻舟求剑”的“求”的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寻找 B.要求 C.请求 D.追求
2.楚人的剑坠江后,那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
A.事物在不断变化,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B.要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的事物。
C.不必随着情势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三、单元主题阅读:[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一)文房四宝
古人书写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
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砚,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安徽泾(jīnɡ)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tán)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很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juān)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徽墨有很多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它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主要是围绕第 自然段来写的。
2.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得到它非常不容易。( )
(2)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3.“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 ,“一百多道”说明 。
4.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 )
(2)安徽泾县是宣纸和宣笔的故乡。 ( )
(二)一幅画
墙上挂着一幅我喜欢的油画。画面景色迷人,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陶醉。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āi ái)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fù fú)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草地上盛(ch éng shèng)开着一丛丛野花,色彩鲜艳,十分美丽。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草地中央立着一排排木屋,在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清澈(chè zhé)的小溪 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起点点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唱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随着溪流的歌声快乐地起舞。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在这绿的世界里,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这美丽的景象真是令人向往。
1.用“\”划去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无边无际: 。
奇形怪状: 。
3.文章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这幅画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的是 。(4分)
4.请你用“ ”分别画出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5.请你分别摘抄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和比喻句。(2 分)
拟人句: 。
比喻句: 。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学习力基础
一、
1. AB 2.AB 3.AB 4.BAAB 5.AB 6.CBA 7.BAD
二、
hún chuàng xié cún lěi xiǎn shè qiē pián báo zhōu chéng
zhǎo zhuǎ zhǎo jì gǒng shè shǐ qì shěng suí xiáo lì
fàn lóng shèng zuō dū biàn cún pù gān kā shuì dàng
三、
屠苏 佳节 酒家 牧童 独自 异乡 兄弟 爆竹 每逢 登高 旧符 欲望 灵魂 借口 何处
造纸术阿拉伯 伟大记录 保存大约 欧洲 社会经验 文字 方便 学问 轻便 盛放
西汉 吸收 树皮 破布 原料 切断 价格 满足 朝鲜 半岛
赵县 进步 影响 青铜器 才智 创举 智慧 设计 赵州桥 减轻
坚固 历史 节省 知县 石匠 不但 而且 才干 中间 桥洞
河面 流水 冲击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智慧 双龙戏珠
四、
1.佳节 独自 异乡 放牧 兄长 借酒 2.伟大 智慧 欧洲 社会
3.赵州桥 河北省 赵县 石匠 设计 记录 保存 历史 智慧
五、
1. Y yi 巳 3 ③ D
2.J ju 、 8 ② ④ ① ③
六、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
1. 造纸术难道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吗?
2.帛虽然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3.将“发现”改为“发明”
八、
1.琴棋书画 望闻问切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2. 春 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节 扫墓、踏青
4.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5.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麻 东汉 造纸术 朝鲜半岛 日本
6.世界闻名 隋朝 李春 坚固 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文化遗产 说明 历史 、坚固 和 美观
7.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举世闻名 人物 街市 热闹 八九百年
8.蔡伦 赵州桥 李春 历史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 北宋 热闹
9.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二部分 学习力提升
1-5.DBCBA 6.BBA 7-10.DCAB 11.A 12.B 13.ABC 14.A 15.D
16-18.DCC
第三部分 阅读链接
一、
1. 四 自学室
2.√ ×
3.星期三至星期日的9:00—12:00和14:30—18:00。
二、
1. A
2.遽契其舟
3.A
三、
(一)
1.划去:ái fú chéng zhé
2.草地广阔得没有边际。 石头有着奇奇怪怪的形状。
3.由远及近 天空 草地 小溪
4.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
5.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棵,密密层层, 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二)
1.6 2
2.(1)来之不易 (2)爱不释手
3. 宣纸时间长 宣纸工序多
4.× ✓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