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配套ppt课件
陋 室 铭刘禹锡目标第一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第二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享受文章的韵律美。第三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座右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激励警戒自己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提示:陋(lòu)室 德馨(xīn) 苔(tái)痕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找出韵脚,读出韵味。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草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之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徳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呢?惟吾德馨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活环境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风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隐含对奢靡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之情“陋室”已然“不陋”,最后三句是否可以删去呢? 不能。此处以古代贤人类比——扬雄德重不论室简、诸葛亮才高不论室陋,说明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后人评价“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李白曾有诗“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亭”。赞曰:“庐虽简,人可怀天下,有名主三顾茅庐,诸葛名垂宇内;亭虽陋,人不近权臣,作四赋屡谏其主,扬雄文行后世。”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最后一句,暗含以“君子”自居之意,巧妙照应“惟吾徳馨”,结构更见缜密。小结 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推荐陶渊明的《饮酒》梁实秋的《雅舍》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拓展仿写一篇铭。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忌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可以破纪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感谢大家观看刘禹锡《陋室铭》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周敦颐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李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周敦颐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读准字音:颐(yí)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而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就很多了!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濯清涟而不妖(形容词,清澈)香远益清(形容词,清幽)一词多义之远清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①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②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表判断)文言句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质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借莲花形象来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言志,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君子之风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衬托手法,以菊花正衬,以牡丹反衬。小结中心思想写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作者借物(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映衬(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 1.花木本无所谓格调的高下和感情的多寡,文人们却赋予花木不同的情感,周敦颐赞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刘禹锡却说荷花缺少热情;周敦颐厌牡丹之富贵,刘禹锡却赞颂牡丹的倾国之色,“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花自无情人有情,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对牡丹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各自的看法。 2.学习爱莲说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或志趣通过某些物品表现出来。莲周敦颐《爱莲说》感谢大家观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陋室铭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刘禹锡故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探究细节,分析手法品味情感,陋室铭,收获园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备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学习目标,走近作者,文体知识,检查预习,划分文章节奏,结构助词“的”,fán多,感知文章,亲近而不庄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掌握相关文言文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作者简介,关于文体,听读课文正音,值得喜爱,疏通课文,表转折,美丽而不端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