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金属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第四单元金属单元练习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一、单选题
1.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2.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A.在表面刷漆
B.改用不锈钢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
3.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 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它们的活动性: Cu>Fe> Mg
5.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 )
A.ZnSO4溶液 B.稀盐酸 C.AgNO3溶液 D.CuSO4溶液
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7.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铝 C.铜 D.银
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Y、Z、X D.Z、Y、X
9.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10.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二、简答题
1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__________________.
1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的分布。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则甲、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金属的冶炼。
①下图是某化学小组模拟炼铁的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b.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
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②工业炼铝的原理是电解熔融氧化铝。若电解5.1 t氧化铝,理论上可制得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13.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要证明Cu、Fe、A 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无气泡,原因是_____。
三、推断题
14.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从该手机电路板中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示意图。已知: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
(2)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3)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滤液③和铁粉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15.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1)“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 ___________ 。
(2)甲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气体,且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②花瓣中一种物质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 ___________ 。
③“花瓣”中物质与甲反应生成大量白烟 ___________ 。
④同时获取氢气和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3)若物质甲与H2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图为则构成物质甲的微观粒子图可表示为 ___________ 。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①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但其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 。
②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久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形成一层白膜其原理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 。
16.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的化学式为 _____ 。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B、D为黑色固体,则A与B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四、实验题
1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1)写出玻璃长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检验CO还原Fe2O3反应的气体生成物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
(3)a处尾气被点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8.某兴趣小组欲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探究R的金属活动性(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如图A所示;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的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和R、Cu,如图B所示。
(1)如图A所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中的现象是______,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2)如图B所示,若甲中有气泡产生,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物质是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如图B所示,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_____。
a.R>Ag b.R>Cu c.R>Zn d.R<H
19.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Al、Cu、Ag BCu、Ag CAg DAl、Cu
五、计算题
20.小鸿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21.某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Cu、Zn)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 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
(3)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5)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中水与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2.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3.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D
6.B
7.B
8.B
9.D
10.D
11. 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能使铝的表面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除掉,起不到保护作用
12. Ca2+ B Fe2O3+6HCl=2FeCl3+3H2O 丙>乙>甲(或甲<乙<丙) Fe2O3+3CO2Fe+3CO2 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一氧化碳不纯而发生爆炸 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7t
13. 铁丝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u+2AgNO3=
Cu(NO3)2+2A g AB 铁钉表面被氧化
14. 过滤 Fe2+ Ni、Cu、Ag
15. 单质 分子构成不同
16. CuO
17. 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8.(1) 锌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溶液颜色变浅)
(2) ZnSO4溶液 Zn>R>H
(3)cd dc
19. B D
20.(1)解:设粗锌中锌的质量为x,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
解得x=6.5g,y=9.8g
所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2)答: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9.8g。
21.(1)
(2)烧杯中混合物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100g+100g-199.6g=0.4g
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溶液中溶质为z
x=13g
故填:
(3)
答:生成硫酸锌质量为32.2g
(4)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80%
(5)
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中水与硫酸的质量比为(100g-19.6g):19.6g=201:49。
22.(1)0.1g;(2)67.5%
23.(1)Cu-Zn(2)0.2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