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641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641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641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7页。
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二单元 复习与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省( xǐng) 嘱咐( zhǔ) 眼眶(kuāng) 风雪载途( zǎi)B.亢奋( kàng) 晦暗(huì) 锵然(jiàng) 草长莺飞(yīng)C.萌发(méng) 农谚(yàn) 追溯( sù) 海枯石烂(kū)D.劫难( nán) 陨石(yǔn) 褶皱(zě) 惊心动魄( pò)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项是(3分)( )A.潮汐 振撼 骨骼 彗星 B.悬殊 孕育 农谚 至密C.凋凌 沟壑 腐蚀 帷幕 D.狩猎 赌注 迁徙 萌发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春天来了,花香鸟语,大自然充满了生机。B.麻雀也会噗噜噜落到院子里,蹦蹦跳跳,目空一切,全无一点怕人的样子。C.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D.我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这鸣叫声,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让我们知道春天就来到了。B.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C.学习事理说明文,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思考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D.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大多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为主组成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B.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C.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6.下列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判断:句中加点的词语在句予中分别属于名词、形容词、连词、动词。B.田、牛、休、种判断:这四个字分别是象形字、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C.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判断: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人民注意现象"D.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判断:句子中画横线的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C.《大雁归来》一文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藏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写出了大雁的高傲与娇气。D.《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8.校学生会准备举行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7分)(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 (2)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介绍的要点。(4分)[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面积3万公顷,损失雨林面积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100~ 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材料二]校学生会关于“中学生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如下表所示。是否关注低碳生活人数比例(%)肯定关注2833一定程度上关注4250不太关注67不关注81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内容,可知以下信息:信息一:信息二:(3)为了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班级要开展一次班会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示例:拟写低碳生活标语① ② 二、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分)冠状病毒知多少彭 茜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祥有效防护?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05 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简称为“NCP"。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编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1月27日,有删改)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4分) 10.疾病的命名有什么原则? (2分) 11.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观哪些症状? 如何做到正确防护? (4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5分)《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掌上科技馆1月3日《科普时报》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第一份综合性科普周报。秉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使命,面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办报宗旨,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内容,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栏目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的工作布局,促进我国信息化及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并固化研究成果,2020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媒眼看世界”栏目。栏目宗旨为“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重点围绕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主题,从以下选题方向撰写文章:科普影评以科学的视角,通过评论的形式,对热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阐述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以展现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二是挖掘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科学事件进行解读。两个方面任选其一,鼓励对科幻类作品的解读。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以新颖独特有趣的方式对科普展品/展览进行介绍,重点解析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示的原理以及在提高科普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栏目形式为“融媒体专栏”,不仅在纸质媒介《科普时报》建立“媒眼看世界”专栏,同时也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建立相应的数字专栏,为每期文章配以相应的音频,用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将报刊内容进行集成,丰富内容的展示手段,拓宽传播渠道。刊期为每1-2周1期,发文1篇投稿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共享,提高科普从业者对媒体信息技术对科学传播促进作用的深入理解,学习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丰富专栏稿源,现面向全国科普从业者及社会公众征稿。投稿要求如下:1.符合《科普时报》及栏目定位,适合大众阅读,语言生动活泼。每文600字左右,配图2-3张(无版权争议),每图下方标注一句图片说明。2.文章标题格式不做特定要求,但需要明确写出文中案例或影视作品的名称,并对文章核心内容高度凝练,如《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3.文章作者需将文章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与文稿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音频格式需为.wav或mp3,保证音频音质清晰,无需添加背景音乐或其他素材,待剪辑制作完毕后,将与文章一并发布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媒眼看世界”专栏。4.稿件需注明作者单住、部门、姓名、职务职称等信息。5.投稿邮箱:zhuozheng@ cstm.org.cn文章参考范例文章参考范例: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于“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注:“掌上科技馆"是中国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章、音频、视频等方式发布科学资讯,传播科学知识。 1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内含有科普、资讯、展品、科技、活动等方面的内容。B."媒眼看世界"是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联办的,是促进信息化及科学传播的栏目。C.征稿启事要求投稿者从“科普影评”和“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两个方向选题。D.为适合大众阅读,促进资源共享,本栏目面向全国科普爱好者及社会公众征稿。15.从标题推断,下面哪篇来稿可能不符合栏目征稿的要求?简述理由。(3分)A.《从影片<中国机长>看航空科学》B.《<克隆人>——现实中的克隆技术》C.《<流浪地球>——误会中的父与子》 16.中国科技馆通过“掌上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你认为有哪些意图? (4分) 17.“掌上科技馆”计划增加短视顿来提升关注度,阅读下图,请给“掌上科技馆"提两条建议。(5分) 三、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选自塞林格《麦田守望者》)根据你的生活体验,选择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闸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1.C 2.D 3.D 4.B 5.D 6.B 7.C 8.答案(1)(示例)倡导低碳生活,实施节能减排。(2) 信息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信息二:中学生大多数都关注低碳生活。(3)(示侧)①搜集低碳生活资料做展览墙②观看环保影片宣传低碳理念二、9.答案:冠状病毒 逻辑顺序10.答案: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11.答案:第一问: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第二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12.答案:举例子。 列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病毒命名很有门道,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13.答案:不能测去: 因为“目前“是现在、此刻的意思,说明到现在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如果删去,表意不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4.D15.C16.答案(示例)①丰富稿源。 ②用公众号发布,受众多,便于交流推广。③扫码观看更便捷。④用公众号发布,与以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题的“媒眼看世界”栏目特点匹配。17.答案(示例)①年龄在35岁以下的短视频用户比例近80%,公众号可针对年轻人追求时尚、关注热点等特点,多推出符合他们口味的科学短视频。②高中及以下学历短视频用户比侧达到80.50%,公众号可设计越味性枝惧、道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来吸引他们。③年龄在35岁以上的短视频用户比例小,公众号可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发料普生活类短视频来吸引他们的关注。④本科及以上学历短视频用户比例小,公众号可增加前沿科技等内容的短视频来吸引高学历人群的关注。(答山两点即可)三、18.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