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共6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下划线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稚子(zhì) 旖旎(nǐ) 玷污(diàn) 秉性(bǐnɡ)B.徘徊(huái) 点缀(zhuì) 无垠(yínɡ) 华侨(qiáo)C.萌动(ménɡ) 倭瓜(wō) 蚌壳(bànɡ) 澄澈(chénɡ)2.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B.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C.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D.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乐此不疲 晶萤澄澈 B.风光旖旎 碧波万倾C.无边无垠 相映成趣 D.巍峨雄奇 美妙绝仑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6.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填空题7.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A、名气很大 B、文中指刚强不屈的气概 C、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D、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①骨气 ②气节 ③颇负盛名 ④顶天立地 8.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填入横线中。①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A比喻 B拟人 C夸张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A拟人 B夸张 C反问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A比喻 B排比 C拟人④下雨啰!下雨啰! A比喻 B排比 C反复⑤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A比喻 B拟人 C夸张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 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 的场景。10.写近义词。漂泊— 冰凉— 充满— 欺凌— 11.选词填空。衰老 衰弱①他病了很长时间,现在的身体比过去 多了。②爷爷每天坚持锻炼,虽然已经70多岁了,可看起来一点也不 。严厉 严峻③李江违反了纪律,受到老师的 批评。④在生与死的 考验面前,狼牙山五壮士没有犹豫,没有退缩。12.把各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再抄写到下面的横线上深秋 阳春 仲夏 隆冬 暮春 初冬 三、诗歌鉴赏13.阅读《村晚》,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陂(bēī): ②漪: ③腔: (2)“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现代文阅读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跟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之后,他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为广大人民所传诵。(1)把《示儿》这首诗补充完整。 (2)短文围绕“爱国”写了陆游几方面的故事? (3)你还知道陆游的哪首诗?请写下来。 15.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罕 顿时 分外 爱惜 (2)从“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了什么?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4)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5)文中运用的古诗都表达了 的感情。 五、写作题16.习作。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选择一个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某一瞬间或某一件事,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将其记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答案部分1.B2.C3.C4.C5.C6.D7.B;D;A;C8.A;C;B;C;C9.宋;幼稚嗜玩;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10.流浪;冰冷;充溢;欺侮11.衰弱;衰老;严厉;严峻12.阳春、暮春、仲夏、深秋、初冬、隆冬13.(1)水岸。;水波纹。;曲调。(2)B(3)“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4)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14.(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A攻读兵书,认真练武;B主张北伐,罢免回乡;C投奔军营,收复失地;D去世前写诗。(3)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5.(1)珍稀;霎时;格外;珍惜(2)外祖父很珍爱墨梅图(3)C(4)我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怕外祖父责骂;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那幅墨梅图(5)外祖父思念家乡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