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重点)3.阅读时,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难点)
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正月十九结束。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老规矩”说明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俗语: 说明了腊七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就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的。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这样的句子还有:
我不是迷了路,而是山林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这两个词,我们能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大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是怎样准备过春节的呢?读第3自然段,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 风筝、空竹、口琴等。
“零七八碎儿”意思是零零碎碎,在文中指的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玩意儿”指玩具。这两个北京人常说的口语词,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 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除夕真热闹”?
家家……男女老少……在外边做事的人……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1.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 2.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已” “ 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非常热闹;元旦全城都在休息,非常安静。一“闹”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描写了人们在正月初一的哪些活动?
作者描写了人们在初一走亲访友,接待客人,寺院开放、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的活动。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11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承上启下,还与课文开头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残灯末庙”指春节就要结束了。“一眨眼”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恋恋不舍。
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阅读链接”见教材第6页)
《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而《北京的春节》中的除夕则是赶做年菜,穿起新衣,贴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
一篇好的文章有主次之分,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重点。重点内容的描写有利于更加生动、深刻地表现中心意思,运用得当可以深化主题。
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春节期间开放时间最长、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庙会之一,且设有各种新奇别致的玩意儿,其中包括初八的“顺星”和十八的“会神仙”,虽属宗教仪式,但也新鲜有趣。上午八时左右,这里早已万头攒动了。门口遍布卖小吃的摊贩,所卖小吃也与其他庙会大同小异。但是终究太早,生意还比较清淡。而最热闹的一幕却是进山门时的“摸石猴儿”。观门呈拱形(共三门,中间大,两翼小),门的内圈以一弧形石雕为饰。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传说人们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愈。当然这纯系无稽之谈,但游人则必欲摸之而后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儿”也就成为新正
老北京春节庙会——白云观
逛白云观的传统节目了。经人们的长期抚摸,山门上弯窿般的石雕,别处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独这个小猴儿被摸得锃光瓦亮,特别逗人喜爱。 进得门来,第一进院落中有三座石桥,但桥下无水。三座桥只开中间一个桥洞,洞中朝东西方向平分开,两侧各设一方桌,桌上有两位道士分东西盘腿打坐——从早开山门起,一直坐到傍晚游客散尽他们才能如释重负地回堂休息。“溜溜”一天,也真够辛苦的了。他们是白云观的主要节目,也是过年庙会的主要财源之一“打金钱眼”的一对“活道具”。他们所坐的桥洞上端,东西各高悬一直径约为两尺、厚为三寸余的纸胎上面糊以金纸的大金钱。金钱是用红绒绳从南北两端绷紧的,中孔内系一小铜铃。在东西两侧桥畔,设有许多以现钞兑换已不流通的制钱的摊子(多为本观
道士经营),以一角钱兑换十个制钱。游客们即于两侧桥面上瞄准五米开外的金钱孔上的小铜铃投掷。谁能打得准,把铜铃打中打响,这一年他就会顺顺当当,事事如意。这就是著名的“打金钱眼”。因距离较远,铜铃又小,能打中者,纯系偶然。不过人总是要试试“运气”,即使花多少钱去兑换制钱也在所不惜。 绕桥后,再进一院落,即为“顺星殿”。这里是庙会中求签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日,香客来白云观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香祝告,祈求一年平安,并买一张谶图,以查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趋吉避凶的准备。
思考: 本文详写了白云观庙会上的哪项活动?略写了哪项活动?
年前准备——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过小年 买年货 除夕—— 灯火通宵 鞭炮声不绝 吃团圆饭 守岁 男人们出门拜年初一—— 女人们在家待客 孩子们逛庙会元宵节—— 观花灯 放花炮 吃元宵 正月十九——残灯末庙 春节结束
一、按要求写句子。1.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稻田犹如金色的海洋。
2.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上的奇石真不少:有的像老人,和蔼可亲;有的像猴子,憨态可掬;有的像老虎,凶猛异常;有的像兔子,活泼可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6* 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6* 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pptx、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朗读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 藏戏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 藏戏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藏戏》-人教部编版pptx、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藏戏》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2 腊八粥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2 腊八粥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课《腊八粥》pptx、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课《腊八粥》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