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235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235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235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3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3,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_________一、选择题1.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精神上的盛举,下面不属于其中的是( )A.跳大神 B.看社戏 C.唱秧歌 D.放河灯2.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证。C.敲成玉磬(qìn)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D.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3.“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A.本地人 B.外地人 C.京城人 D.外国人4.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月亮的无限怀念之情。C.“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D.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明亮,令“我”十分怀念。5.下列诗句中,与送别有关的一项的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二、诗词曲鉴赏类文阅读-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 ):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 ):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7.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8.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9.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__可以看出。10.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题12.诗词欣赏与运用。(1)远远的树下,几个小孩子像模像样地拿着锄头锄地,把瓜子丢进土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这一有趣的场景。(2)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3)我至今还记得上大学的前一天,母亲在灯下为我整理衣服的情景,“谁言寸草心_______”,母亲对我的爱和恩情,我永生难忘。13.看拼音,写词语。hú dié chú tou mà zha xiā nào yīng tao( ) ( ) ( ) ( ) ( )chéng rèn qīng tíng bá cǎo suí yì shuǐ piáo( ) ( ) ( ) ( ) (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星光童年已成过眼云烟,回忆起来,只是一片迷茫,但我永忘不了童年时候,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的情景。童年的回忆中,母亲的怀里,似乎还有许多星光,一眨一眨地在闪烁呢!第一次知道星星的名字,是在家乡的庭院里,花棚下,母亲的膝上。记忆中,月光像水中的冰块,泻了一地幽凉;星光在微风拂过的花丛间,忽明忽灭,好似含羞的眼睛;稀疏的花叶,投在母亲的脸上、身上。记忆中,那是一幅不曾褪色的图案啊!“妈妈,我要那星星,我要那星星玩。”多少个夜晚,多少次的愿望,我指着那顶上的星星向母亲说。但是母亲总是轻轻地拍着我,笑着说道:“只要你长大了,要摘几颗就有几颗。星星是仙女的眼泪变的,谁也不能帮你摘,一摘就碎了。”今晚的星光还是昨夜的星光,星光明灭中,我不知不觉地,已经由母亲的膝上爬下来,背着书包上学校了。学校离家很远,每次放学回家,常常已是黄昏,或者黑夜。一路上尽是不知名的树,和高过人头的青纱帐。每到夏天的晚上,树丛间,青纱帐里都有萤火虫来往穿梭着。我第一次看到它以为是星星,便放下书包,追呀追的,要抓一只萤火虫回家,告诉母亲,说我已经抓到星星了。但抓到萤火虫时,我已经在树丛间迷了路,我找不到出口,怕了,便放声大哭。母亲和家里人打着手电筒来寻我,不知道是谁,找到我时,就是一巴掌,亏得母亲赶过来抱住我……回到家时,我悄悄地跟母亲说:“妈妈,我抓到一颗星星了!”拿给母亲看时,萤火虫已死在我捏紧的手里,母亲紧抱住我,没说什么。但我看到母亲含在眼内的泪光,那么晶莹,那么清澈,我捏了一滴,但马上碎了。“妈妈,你的眼泪像星星哩!”母亲笑了,笑容渐渐扩大。我沐浴在微笑的漩涡里,忘了留住童年,也忘了留住母亲的青春。等到母亲的鬓发渐渐变成银白,我才惊觉,我已经得到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了!14.找出文中表示时光流逝的语句,用“ ”标出来。15.本文以“星光”为题的含义是( )A.星星很美,它给“我”带来了快乐的童年。B.母亲像星星一样,照耀着“我”,但总有一天她也会离“我”而去。16.为什么当“我”捉到萤火虫后只悄悄地告诉母亲( )A.“我”悄悄给母亲看是想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B.“我”想给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把“我”捉的星星送给她。17.作者在母亲的爱抚下长大,但等到母亲的鬓发渐渐变成银白,他才发觉自己已得到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你知道他得到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18.找出文中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一个句子,用“﹏﹏﹏”画出来。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19.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20.读完选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补全下图,并完成练习。作者描绘这几幅画面时,用得最多的句式是“ …… ……”,请你运用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再写一种园中的事物。 21.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2.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六、书面表达23.小练笔。读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一下小孩子弄冰做游戏的过程。
参考答案:1.B2.D3.D4.D5.C6.B B7. 48.雨 草 花 竹笋9.夏 春 鞭笋过墙10.屋后的那片荒地也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葱绿秀美;连邻居家的竹鞭也从院墙下穿过来,钻出了嫩嫩的竹笋。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2.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每逢佳节倍思亲 报得三春晖13.蝴蝶 锄头 蚂蚱 瞎闹 樱桃 承认 蜻蜓 拔草 随意 水瓢14.童年已成过眼云烟,回忆起来,只是一片迷茫 我不知不觉地,已经由母亲的膝上爬下来,背着书包上学校了。 我沐浴在微笑的漩涡里,忘了留住童年,也忘了留住母亲的青春。等到母亲的鬓发渐渐变成银白,我才惊觉,我已经得到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了!15.B16.A17.得到了母亲对“我”无尽的爱,失落了“我”不能留住的童年的美好时光和母亲的青春。18.童年已成过眼云烟,回忆起来,只是一片迷茫,但我永忘不了童年时候,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的情景。19.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20.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 蝴蝶飞舞 愿意 就 小鸟愿意唱歌就唱歌,就算唱上一整天,也没人嫌它吵。21.C22.选段中作者写记忆中园子里的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的,而这一切如今只能是想象而不能亲见了,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以及祖父的深深怀念。23.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