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0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0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0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共10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试卷(必考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下列措施与该战略不相符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 B.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严禁乱砍滥伐森林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B.将煤球制成蜂窝状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如图中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燃烧而纸碎片不燃烧—滤纸碎片不是可燃物D.森林灭火,在火势蔓延的前方砍出隔离带—清除可燃物3、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B.天然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4、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5、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D.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6、运输乙醇或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C. D.7、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甲图可知,红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由乙图可知,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由乙图可知,如果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在水下燃烧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沼气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对能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用化学用语填空或解释化学用语的意义:(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2)2Ag+______;(3)请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4)硫酸______;(5)常用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6)天然气用作日常生活中的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与生活。试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某班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炊时,将树枝架空燃烧,“架空”的目的是______;野炊结束后,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同学们用沙土将火星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2)小熙家的生活用水来源于井水,长期使用该井水后的水壶出现了大量的水垢,小熙认为该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若要证明小熙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使用______进行检验。(3)下图是自来水生产流程的简化图:①流程中起到絮凝作用的试剂A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②流程中的“过滤”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③试剂C可以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一氧化二氯,可用稀盐酸与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得,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 “低碳生活”理念,就是指生活作息时,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2)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外出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C.骑自行车出行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3)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同时生成水,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5、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C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2)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生活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而本实验中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C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则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6、天然气是常用的家用燃料。(1)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若天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调小”)。7、保护空气,节能减排。(1)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部分)。①产生CO2的途径有______(答1条)。②海水可吸收CO2,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过度排放CO2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______(答1条)。(3)北京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助力低碳生活。下列出行方式符合上述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A.步行 B.骑自行车 C.开私家车8、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市场上有“补铁口服液”、“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______。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离子(2)家庭中常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9、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2)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含有硫、氮元素的燃料,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3)氢气和乙醇都属于清洁能源,都是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4)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_(填“改小”或“改大”)。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答一条即可)。(5)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________(填序号)。①石油气 ②汽油 ③柴油 ④煤焦油 ⑤石蜡 ⑥焦炉气1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①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一条即可)。(2)图②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3)图③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根据该实验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_。(4)图④为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图,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__(填“大”或“小”)。(2)含160g甲烷的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2、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新近,我国部分城市首次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有效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请通过计算回答:(1)a=______;b=______;d=______。(2)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4、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化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取m g块状和1g粉末状的贝壳样品,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1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并分别测绘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1)m=_____。(2)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165mL的气体,二氧化碳常温下的密度为1.997g/L,即收集到CO2的质量为_____g(精确到0.01g)。(3)试计算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请在2图中画出粉末状贝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的“时间-气压”曲线。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请计算:(1)48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g。6、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若充分燃烧8g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最少需要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1)在学习中,我们还知道另外两组药品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两组常见的药品是①______②5%的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2)如果从能源、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室用第②组药品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是:①______②_____。(3)某同学用24.5g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最多可制取氧气质量为____克?8、将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氧气的质量/g4.514.018.0二氧化硫的质量/g9.028.028.0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次刚好完全反应.(2)在第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g.在第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g.若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_____g.9、2020年3月中国再创世界纪录,南海第二次商业试采可燃冰成功。有科学家开采得到可燃冰样品,取191.2g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70.4g二氧化碳。(1)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该可燃冰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