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8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8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8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化学课上我们做过很多实验,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C.将细铁丝绕成螺旋形D.在研钵中把胆矾研碎2、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运输火箭 B.组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3、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伐薪烧炭南山中 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4、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馒头发霉 C.纸张粉碎 D.石蜡熔化6、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用100mL量简量取9.5mL NaCl溶液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 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放置试管 D.说明气密性良好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 B.白磷自燃 C.酒精挥发 D.干冰升华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①火药爆炸②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③水结成冰④玻璃破碎⑤石蜡燃烧⑥手工剪纸 ⑦烧制陶瓷⑧水能蒸发成水蒸气2、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物中有______将内壁涂有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______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3、氯气(Cl2)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易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氯气可用于氯碱工业、制药业及医院、旅游池、自来水的消毒等。请你整理出氯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______;(2)化学性质______;(3)氯气的用途____。4、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1)小明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小明猜想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小明的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不符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猜想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猜想相符 D.重新建立猜想,实验探究(2)吃完饭时,小雅同学发现久置咸菜表面析出一些晶体,于是问哥哥,这些晶体是什么呢?A.哥哥说可能是食盐;B.她取下晶体尝了尝,果然是咸的;C.小雅说晶体是食盐;D.哥哥拿起包装袋阅读配料表后说,原料中还有白砂糖,晶体应该是混合物,可能含糖量太少了,所以没尝出来;E.小雅说,是的,直接看配料表也能推测晶体的成分。以上过程中:①属于做出假设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②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_;③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_;④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_____。5、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6、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_____,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_于水。(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处最先烧焦。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发生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加热2-3ml液体药品,需要的仪器有哪些?_____(2)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_____8、加热时,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的原因有:(1)玻璃容器________有水,未经擦干就加热;(2)容器底部与________________接触;(3)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________________;(4)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________________;(5)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的一般用________,块状的用________,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可将试管倾斜,用________或________将药品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地________起来。10、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小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探究二: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______温度最高。探究三:小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的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探究四: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注:一氧化碳能燃烧)。(实验探究)实验方案预期现象实验结论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______则小贝的猜想正确______则小芳的猜想正确如果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则小婷的猜想正确(结论)小芳的猜想正确。(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_____(拓展延伸)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白烟,蜡烛重新燃烧。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定性比较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1)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等量的足量的______。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无明显现象。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乙瓶中液体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2)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1)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反思交流)(3)丙瓶的作用是______。探究二:定量测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又设计了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4)先检查装置(图甲)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装入VmL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呼出的气体,连接装置。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实验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用V、V1表示)mL。(探究三)定量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图乙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袋内含空气),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丙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5)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填“X”“Y”或“Z”)。(6)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3、小华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大家看到浪漫的烛光,对蜡烛燃烧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猜想二: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_____ );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1)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2)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3)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4)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与探究)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烧杯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白烟不是水蒸气猜想一不成立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_____ )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二成立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白烟是___。猜想三成立(分析与解释)(1)石蜡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2)实验最终证明白烟并不是二氧化碳,但实验一操作无误,并且确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反思与质疑)得到正确结论以后,小明和同学们反思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不用经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排除猜想一和猜想二,理由是____。4、请你参加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猜想一: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二: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猜想三: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①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形成的。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③二氧化碳是同学们学习过的气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层白色固体。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一根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_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猜测。(结论与解释)(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的猜测是正确的。(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生成水,但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小亮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5、请完成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1)清蒸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甲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则甲同学的看法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试验 D 交流讨论(2)某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并要验证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甲同学用热手握住试管,发现______(填现象),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乙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发现右端导管形成了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填“好”或“差”)。(3)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大胆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食盐质量(g)00.10.50.70.91.0燃烧时间/分钟10151823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形成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______;______。6、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探究。(查阅资料)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其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Ⅱ、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一)实验一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写出引起该变化的反应表达式_______。(实验二)(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_______。(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和_______。②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③从蜡烛熄灭的现象判断,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④与实验一所示实验相比较,图C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拓展延伸)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婷婷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7、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Ⅰ、蜡烛燃烧过程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碳化形成黑圈(如图A),得出结论:___________。(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③___________(填“是”或“否”)成立。(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Ⅱ、蜡烛熄灭原因探究。(3)同学们对图1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气含量;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探究与结论)甲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②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纯净的二氧化碳D.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刚的观点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8、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蜡烛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我们并没有观察到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探究: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原因是______。9、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请完成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哈过气的玻璃片上产生水雾,未哈气的玻璃片上无水雾产生______(2)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______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3)______燃烧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比空中样品中熄灭得快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