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7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7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07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试卷下载(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水蒸气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用100mL量简量取9.5mL NaCl溶液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4、佛山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木刻版画 B.佛山剪纸 C.石湾玉冰烧酒酿制 D.南海藤编5、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运输火箭 B.组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滴加液体C.闻气体气味 D.检查气密性8、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4)大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6)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用到__________。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安全与规范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用10 mL量筒量取8 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则量筒内蒸馏水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 mL。(2)加热后熄灭酒精灯,正确操作是用___________。3、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填空:(1)铜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铜绿_______;(2)食盐晶体能溶于水___________;(3)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________;(4)气球爆炸________。4、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1)木炭燃烧时,夹持木炭用________________。(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3)量取7.2 mL 溶液,需要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5、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用2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g;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图中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是否正确,并把不正确的操作改正。(1)点燃酒精灯___________(2)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___________(3)熄灭酒精灯___________(4)用灯帽盖灭___________(5)引燃酒精灯___________(6)存放酒精灯___________7、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9、当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体积数,当所取液体的体积接近刻度线时,应用___________逐滴加至所需体积。若读数时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_________;(2)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小明发现蜡烛燃烧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___性,这是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2、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2)二组同学将一根木条放到蜡烛火焰中,2秒后取出,发现从焰心到外焰木条碳化程度逐渐增大,这说明_______。(3)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______________有水生成2______________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_______能和_______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_______变化。(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_______3、化学兴趣小组的芳芳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芳芳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5)芳芳在探究的过程中,还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 想)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4、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②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_______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层温度最高。③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_______和_______。5、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实验:向 d 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操作c 处现象d 处现象A.从 a 处缓缓吸气 5 次无明显现象石灰水不浑浊B.从b 处_____出现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①吸气、吹气时,c 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②补全 B 的实验操作_____。6、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是有所不同的。请你你根据你所学过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1)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_______,空气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少量_____分别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振荡呼出气体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取两张干燥的玻璃片,对着期中一块哈气(4)呼出的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_______。(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_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6)如果想收集教室里面的空气作为我们吸入的空气到实验室探究,你会怎么做?_______7、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探究)(1)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结论与解释)(2)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3)①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②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8、(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由此可得,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此外还可以知道石蜡的物理性质为 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 ______层,分别为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ls 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 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后发现 ___。结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____和____。(4)熄灭蜡烛,发现蜡烛冒_____,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由上述观察可 得∶蜡烛燃烧过程发生的变化类型为______。9、小华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大家看到浪漫的烛光,对蜡烛燃烧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猜想二: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_____ );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1)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2)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3)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4)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与探究)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烧杯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白烟不是水蒸气猜想一不成立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_____ )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二成立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白烟是___。猜想三成立(分析与解释)(1)石蜡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2)实验最终证明白烟并不是二氧化碳,但实验一操作无误,并且确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反思与质疑)得到正确结论以后,小明和同学们反思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不用经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排除猜想一和猜想二,理由是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