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展开2、能够感悟到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音乐要素,能做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但当音乐情绪变化时,学生还不能立即找出是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此,在欣赏作品时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欣赏能力。对此,本课中设计了打节奏、演唱、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以及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特点,从而体会到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3重点难点
1、感受、体验不同主题的不同音乐情绪;
2、感悟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对比欣赏、律动等活动中,能够感受、体验不同主题的不同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
2、能够感悟到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
学时重点
感受、体验不同主题的不同音乐情绪
学时难点
感悟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
1、欣赏视频《瑶山乐》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聆听一首歌曲,歌曲表现的是哪个民族?伴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光,丰富的节日,欢乐的长鼓舞,歌曲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学生回答:瑶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瑶族人民欢快的舞步,走进一首管弦乐《瑶族舞曲》。出示课题
2、简单介绍曲式结构:这首乐曲由引子、ABA三个部分和尾声构成。
【设计意图】:在歌曲中熟悉旋律,在画面中了解瑶族人民的风土人情,为乐曲的欣赏做好铺垫。
活动2【活动】欣赏管弦乐《瑶族舞曲》
1、引子
教师:我们先听听乐曲的引子,这个引子很有特点,仔细听像是什么声音?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力度(很弱),节奏(教师引导学生哼唱引子),乐器的音色(低沉),好像是在模拟(长鼓敲击)的节奏,音乐听起来好像特别的(安静), 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安静的瑶族村寨。
教师:乐曲的引子十分的引人入胜,那下面的音乐会是如何展开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主题a,先来听一个开头。
【设计意图】:从引子入手,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音乐中。
2、欣赏第一部分
①主题a
教师:你们听到了怎样的旋律?我们尝试一下用la哼唱。
(学生欣赏时,教师在旁边指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教师带领学生用la哼唱。
视谱演唱。
教师:我们一起来视谱演唱。(唱完后)这个旋律在这个主题中多次出现,下面一起来听第一遍演奏。
(教师通过模拟乐器演奏的姿势提示学生了解每一遍的主奏乐器。)
第一遍:
你能听出来主奏乐器吗?(边听边模拟小提琴的演奏姿势)小提琴音色婉转悠扬,让我们感受到……
第二遍:接着往下听,主奏乐器改变了吗?木管乐器组奏主旋律,弦乐器用拨奏演奏密集音型XXXX蹦哒哒哒,(边打边唱)力度变得……让我们感觉到……(增添了一股活跃的成分)
第三遍:再接着往下听,主奏乐器又发生了变化,听出来了吗?力度比前两遍更(强)让我们感觉变得更加(热情)。同样的旋律,不一样的表现,给我们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教师:听到这里,主题a一共演奏了几遍?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通过演唱、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音色、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从而感受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
②主题b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主题b,在欣赏时请同学们与主题a进行比较,你感觉到了哪些明显的变化?(速度、节奏……)
速度明显加快了,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打打节奏,看看除了速度还有没有其他的变化?(节奏非常紧密)
这么(快)的速度,这么(紧密)的节奏,再加上乐队采用全奏的方式,让我们聆听到丰富的乐器音色,使我们很自然地感受到(欢乐、热情、粗犷、豪放)的气氛。这就是作品A段的两个主题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主题b的音乐特点,通过律动,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的体验,从而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情绪变化。
3、欣赏第二部分
主题c和主题d
教师:同学们,这么欢腾的音乐过后,下面的主题会是怎样展开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摇摆你的身体(跟随老师律动)。几拍子?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感觉?感受旋律并得出(婉转、细腻、柔和)有没有活泼的元素(吹奏小号的手势:体现附点节奏)?
4、欣赏第三部分和尾声
教师: 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三部分。这个部分的音乐熟悉吗?再现了哪一段的主题?完全一样吗?(减缩再现,课件出示a’b’)尾声部分的音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力度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音色更加丰富了,气氛越来越热情,)乐曲就是在这样一种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了。这就是这部管弦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齐读概念)
【设计意图:】欣赏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尾声,采用律动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特点,充分体现欣赏中的详略安排,也能够突出乐曲欣赏的重点。
5、完整欣赏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视频
教师:音乐回响,掌声雷动,我们也有这样的共鸣吗?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精彩绝伦的演绎让我们称赞,当然我们也为这部作品能享誉世界而感到骄傲、自豪。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完整欣赏作品,了解不同主奏乐器的精彩演绎,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完整印象。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场音乐会的气氛,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
活动3【活动】介绍创作背景
教师:那么这部作品是怎么创作而成的呢?
课件出示:刘铁山根据瑶族传统歌舞鼓乐的音乐素材创作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歌》。这首合唱曲便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改编为管弦乐曲。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瑶族舞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明朗欢快的情绪、干净洗练的配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管弦乐最经典的曲目之一,一经演绎后,就广受国内外音乐界的好评,并为世界人民所熟知,成为享誉世界的名曲。作曲家们竞相将它改编成各式各样的声乐曲和器乐曲。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欣赏这些作品,找一找今天课上听到的优美、熟悉的旋律。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瑶族舞曲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瑶族舞曲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延伸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人音版☆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夜莺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夜莺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