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共10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共8题,共16分)1.调节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强弱 B.高低 C.以上都是2.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3.流水的声音是由( )。A.水的振动产生的 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锣,声音会马上停止,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 B.手吸收了声音 C.锣被按住后停止了振动5.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A.高、低 B.强、弱 C.多、少6.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 B.传热 C.导电7.下图是钢尺发声实验中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与它被拨动发出声音的一份研究图表。从图中可以看出( )。A.尺伸出桌边的部分越长,发出的声音音高越高B.尺伸出桌边的部分越短,发出的声音音高越高C.尺伸出桌边的部分越长,发出的声音越强8.我们听到周围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A.声音的高低不同 B.声音的强弱不同 C.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二.(共8题,共32分)1.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2.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 ),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3.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 )。4.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 )等。5.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6.声音的高低与物体( )有关。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越( )。7.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不能传播音。8.任何物体振动都能发出( )。三.(共8题,共16分)1.空气的振动会引起人鼓膜的振动。( )2.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 )3.在水中敲击音叉,音叉不会发出声音。( )4.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人说话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7.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只能拉直拨动。( )8.锯树木时电锯发出的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四.(共1题,共5分)1.根据以下声音的特性正确连线。用力敲击锣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强鼓皮振动幅度大 听到的声音弱鼓皮振动幅度小五.(共4题,共20分)1.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3.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4.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六.(共1题,共6分)1.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七.(共4题,共31分)1.看下面这幅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响。A.甲 B.乙 C.无法比较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A.桌面 B.空气 C.笔2.取一面鼓,在鼓上撒一些纸屑。(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 )(填“大”或“小”),两次听到的鼓声强弱 ( )(填“相同”或“不同”)。(3)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就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3.如图,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分别轻轻、用力拨动钢尺另一端,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1)填表(2)多次重复上面的实验发现:( )。4.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的幅度就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2)橡皮筋被拉开不同的距离,我们听到的声音音高( )(填“相同”或“不同”)。参考答案一.1.A2.C3.A4.C5.C6.A7.B8.C二.1.振动2.各种声音3.声带4.小提琴、吉他、古筝5.低→高;低→高6.振动的快慢;快;高;慢;低7.固体;液体;气体;真空8.声音三.1.√2.×3.×4.√5.×6.×7.×8.×四.1.如下:五.1.铜器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铜器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4.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六.1.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棉线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可以将棉线替换成金属线。七.1.A;A;B2.振动;大;不同;振动3.小;弱;大;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4.大;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