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202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3.2 直线的方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3.2 直线的方程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准备,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情态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难点: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写出下列直线的两点式方程.① 经过点A(-2,3)与 B(-3,0); ②经过点B(-3,0)与 ;2. 探讨: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能否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我们需要直线的一般表示法)二、讲授新课:1问:直线的方程都可以写成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吗?反过来,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直线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 , 叫直线的一般方程,简称一般式.① 当,式可化为,这是直线的斜截式.② 当,时, 式可化为.这也是直线方程.定义一般式: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不全为0)叫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 2.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是什么样的对应?(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是一对多的对应,同一条直线对应的多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同解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几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相比,它有什么优点?(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够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不能表示与轴垂直的直线。(2)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一般按含项、含项、常数项顺序排列;项的系数为正;,的系数和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无特加要求时,求直线方程的结果写成一般式。出示例题1:已知直线经过点,斜率为,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3.探讨直线,当为何值时,直线①平行于轴;②平行于轴③与轴重合④与轴重合.4.出示例题2:把直线的一般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并求出直线与轴、轴的截距,画出图形.三.练习与提高:1.教材P99面练习2.设直线的方程为,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的值.①在轴上的截距为. ② 斜率为3.若直线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则系数A、B、C满足条件( )(A)A、B、C (B)AC<0,BC>0 (C)C=0,AB<0 (D)A=0,BC<04.已知直线经过点(-2,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单位面积的三角形,求该直线的方程.四.小结:(1) 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常见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求直线方程应具有多少个条件?(4)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与坐标平面中点的有什么关系?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有什么关系?五.:作业:《习案》第二十一课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2 直线的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23.2 直线的方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2 直线的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