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52.4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案例设计
一、设计思想
1、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人人都能获得必要得数学”即平等性的考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设计“适合学生发展得数学教育”, 体现“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但又与教师的设计问题与活动的引导密切结合,强调“活动”的内化,即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知结构的重组,从而引起真正的数学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益。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真正感到数学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明确肯定“日常数学”的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再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又应努力帮助他们清楚地去熟悉生活经验并上升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
2、设计背景
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素质,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等比数列n前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求和问题。探索公式的推导、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本节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重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为丰富,因此是重点内容之一。本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发展数学的理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四周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设计思路如下: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前给出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课首给出引例:“ 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重力,使其马上进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来!]
(二)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穷人30天借到的钱:(万元)
穷人需要还的钱:?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①若用公比2乘以上面等式的两边,得到
②
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分) ≈1073(万元) > 465(万元)
答案:穷人不能向富人借钱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
提出问题: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生很自然地模仿以上方法推导)
(1)-(2)有
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教师引导讲完课本上的推导方法后,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A: 即
。
学生B:
[“特例→类比→猜想”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研究思路!
教师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探寻公式的推导的方法,同时抓住机会或创设问题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了组织者、推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成为发现者、创造者!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
【基础知识形成性练习:】
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各项和:
(1)1,3,9,…,2187 (2)
2、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① ②
(四)数学应用
例1 求等比数列1/2,1/4,1/8……的
(1)前8项的和;
(2)第四项到第八项的和
解 : (1)
(2)
例2:在等比数列中,
(1)已知 求
(2)已知 求
例3:在等比数列中, 求
[例1教师板演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例2、例3学生分析解法,学生不会时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然后再由学生板演出解题过程。]
【演练反馈巩固性练习:】
1)在等比数列中,
①已知,求和
②已知求和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然后老师给出评价]
(五) 课堂小结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
求和公式 |
|
|
推导方法 |
|
|
公式应用 |
|
|
[由学生对照等差数列求和总结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①: ②:
③: ④:
2、在等比数列中,
①:已知,求和
②:已知,求
3、在等比数列中,已知,求
4、求和:
[作业要求: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
(七)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公式推导 例题 练习
注: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同时,考虑到这是一节探究课,授课前并没有告诉学生授课内容。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教师设计问题与活动引导”与“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成五个步骤层次分明(1)创设问题情景、布疑激趣(2)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3)探寻特例、提出猜想(4)数学应用(5)知识评估。学生在未经预习不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和证明方法的前提下,在教师预设的思路中,一步步发现了公式并推导了公式,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视为一种信息载体,一种知识产生的背景。本节课数学情境的创设突出了以下两点:
1.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设计数学情境。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探究的心理。因此,本教案紧紧地抓住高一学生的这一特征,利用“小故事”这一探索性的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2.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数学情境的设计处处以问题为导向:“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 ……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
(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从问题情境的创造到数学实验的操作,再到证实方法的发现,都对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和拓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我在习题或作业布置时曾做过一个新尝试: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这种新策略有以下两个优点:
1、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有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是成功。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愤中,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如果说不会的作业可以不做是“量的减负”,那么分析不会的原因则是“质的增效”,这是由于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要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或解。而某步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即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在这种宽松的气愤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或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2、由于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屏弃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新策略实施后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绝大多数学生把对新策略的兴趣,逐渐转变成为对数学的兴趣。
一些遗憾:由于这种探究课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往往以一种观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主动探究意识不强,思维水平没有达到足够的提升;在做习题时总有个别学生钻“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的空子,而不去认真分析“症结”,但相信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善。
一些感悟:轻松愉快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天地,是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主阵地,是思想教育的好场所。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舞台!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2.4 等比数列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2.4 等比数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52.4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52.4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过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4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2.4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