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我”与父亲关于鸟的_______,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_______与_______,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_______,展现了人与自然的_______。( ) A. 争论;熟悉、热爱;护鸟意识;和谐与美好B. 对话;熟悉、关心;爱鸟意识;和谐与融洽C. 对话;熟悉、热爱;爱鸟意识;和谐与融洽2. ( 2分 ) 下面词语中的“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惊讶 B. 惊愕 C. 惊动 D. 惊喜3. ( 2分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演秦 感受 乐器 B. 钢琴 鸟呜 敲打 C. 朝湿 翅膀 鼻子 D. 水沟 聪明 忽然4. ( 2分 ) 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呢喃得细语 B. 雄伟的乐曲 C. 焐得热腾腾 D. 舒畅地呼吸二、填空题5. ( 4分 ) 读课文《父亲、树林和鸟》,回答问题课文写了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________,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________;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________,知道父亲非常爱________。 6. ( 6分 ) 比一比,再组词它________ 南________ 京________沱________ 喃________ 掠________ 7. ( 4分 ) 课文回顾。 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主题,分别写出了大自然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之情。8. ( 4分 ) 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黎(lí ní)________明,我走在林荫路上,觉得舒畅(chǎng chàng)________极了。 (2)爸爸说太阳快要出来了,我凝(níng nín)________神静气地等待着,太阳出来了,一瞬(shùn sùn)________间光芒万丈。 9. ( 6分 ) 照样子,写词语。①雾蒙蒙(ABB式): 、 、 ②闻了又闻(×了又×): 、 、 10. ( 8分 ) 给多音字组词。 露:lù________ lòu________ 朝:cháo________ zhāo________ 重:zhòng________ chóng________ 兴:xīng________xìng________三、判断题11. ( 6分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里描写最多的是父亲的动作。 (3)父亲能看到鸟动,闻到鸟味,知道鸟儿唱歌的时间,还知道鸟儿最快活的时刻和最危险的时候。 12. ( 8分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大自然的声音》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2)大自然中的动物歌手只有鸟儿。 (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4)风的声音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 四、问答题13. ( 5分 ) 读一读课文《父亲、树林和鸟》,想一想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文章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开头有什么作用? 14. ( 5分 ) 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 五、综合题15. ( 5分 )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①句子中的“幽深”“雾蒙蒙”分别写出了树林 的特点以及早晨 弥漫的情景。②分析句子中划线点词语,下列对其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写出了黎明时的树林里,光线昏暗,模模糊糊,什么都看不清的情景。B.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表示父亲什么也不知道。C.把树林的深而幽静和光线的昏暗写得很生动。D.更表现出父亲了解鸟儿。(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这样写的作用是( ) A. 表现“我”的无知。 B. 说明树林里就没有鸟的味道。 C. 衬托出父亲对鸟的熟悉和喜爱。六、现代文阅读16. ( 17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头书一天, 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刨根问底:________聚精会神:________(2)句子工厂。 ①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把句子改为陈述句)②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把句子改为肯定句式)(3)请找出“石头书上的字”。 (4)“石头书”会告诉我们什么学问? ( 9分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今天风真大。树木被吹得摇摇摆摆,发出“呼呼”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撒________(sā sǎ)落在地上的碎纸被风卷上天空,在灰暗的天空中飞舞。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是闭着嘴,眯着眼,吃力地走着。顶风骑车的人,就像自行车运动员一样,弓着身,双脚使劲地向前蹬________(dēng dèng)着。我走进学校,操场上也是尘土飞扬。教室里的窗台上、桌子上、椅子上满是灰尘。我想:我们在大力植树造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树林,这样才可以防御风沙,让可恶的风沙在“绿色长城”面前驯服。17 ( 5分 ) .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8 ( 2分 )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顶风骑车”的“顶”是( )的意思。 A. 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 B. 用头或角撞击 C. 对面迎着19 ( 1分 ) .路上的行人为了不让灰尘进入到嘴里、眼里,他们行走时 的。 20 ( 1分 ) .文中把 比作“绿色长城” 七、写作题21. ( 5分 ) 拓展题 仿照课文2-5自然段,说一说大自然还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写下来。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A 二、填空题5.【答案】鸟;最快活;猎人攻击;树林和鸟 6.【答案】它们;南方;北京;滂沱;喃喃;掠过 7.【答案】 风声;水声;动物发出的声音;热爱 8.【答案】 (1)lí;chàng(2)níng;shùn 9.【答案】 白茫茫;绿油油;亮晶晶;看了又看;说了又说;想了又想 10.【答案】 露珠;露脸;朝前;朝阳;重量;重复;兴旺;高兴 三、判断题11.【答案】 (1)正确(2)错误(3)正确 12.【答案】 (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 四、问答题13.【答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作用:①开门见山,点题;②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三者的关系;③抓住了全文中心和情感基调。 14.【答案】 略 五、综合题15.【答案】 (1)茂密;雾气;ACD(2)C 六、现代文阅读16.【答案】 (1)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集中注意力地看,借以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2)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多。(3)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4)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答案】 17.sǎ;dēng18.C19.闭着嘴、眯着眼20.树林 七、写作题21.【答案】 我家门前种了很多蔬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蔬菜,格外新鲜。